基于“让学引思”主张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2019-09-10王春燕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改革“基于教师教的学”已经成为必然。在小学英语教育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体性主权,激发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同时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对此,本文简要分析基于“让学引思”主张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春燕,青岛东川路小学。
引言
“让学引思”是一种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借助“让学引思”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意识,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独立的思考问题,同时借助这一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知识探索意识,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辅助作用明显。对此,探讨基于“让学引思”主张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一、突出文化内涵,实现兴趣激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促使学生可以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导学生实现文化品格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实现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借助各种途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内容的思想内涵理解,并准确的掌握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技能,从而达到学习能力的持续性提升以及文化品格的形成与提高。
例如,在“Thanksgiving”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文本的方式实现对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入在家庭中度过除夕夜与感恩节这两个特殊的节日,同时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关于火鸡与饺子的烹饪视频,同时引导学生从视频当中形成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适当的突出关于火鸡中填塞香料的操作,借助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形成理解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措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借助对学生中外文化的差异铺垫,例如习俗、饮食等,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从而形成对内容的准确理解,为文化品格与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创建情境,突出自主参与热情的提高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实现文化品格与思维品质的塑造与培养,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初中英语教育方面,部分阅读话题对于初中生而言难度较高,同时实践性的机会也并不多,这也导致教师的情境创设难度较高,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情境脱离实际。情境的合理应用正好可以弥补这一问题,促使情境本身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现状。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情境创设更加丰满,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枯燥的教学课堂,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加入趣味性元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一个听说读并存的学习氛围当中,感受英语学习的魅力。应用多媒体词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屏幕观看到新的词汇或短语,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特殊的功能实现对单词读音、含义以及在句子中的功能,解释更加清晰,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以外研版“Stonehenge”这一阅读内容为主,这一内容主要是以张家界的游记为主进行对比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让有条件的学生通过周末的时间拍摄一些当地的名胜古迹,在回到学校之后教师可以先对图片或视频进行筛选调整,在课堂开始时先提出问题“How farisit fro mour school?What can you see?Which part is mostin tere stingon the video?Where can you havea rest?”。借助系列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也间接为学生创建了阅读背景,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三、改进教学思路,减轻学习压力
在小学英语教育过程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持续性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以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的教育模式可以更好的实现“让学引思”,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也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因为学生是刚开始接触英语,再加上年龄与认知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被动的特性,同时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学生也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在课程教育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教育,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教材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此,便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方式,借助英语歌曲、影视片段以及动画片等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有效减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提质的目标。
以翻转课堂为例,对于上述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先提供张家界与巨石阵的视频资料,将预先制作好的微视频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开展对相关知识的预习性学习,一方面缓解单词方面的障碍,促使学生可以顺利的完成课前的阅读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国外旅游经典、美食以及购物的视频资料,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环境之下,做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质量培养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发展之下的必然社会趋势。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属于一个长期性的培养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坚定信念,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逐渐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各种素养与能力问题,综合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实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参考文献:
[1]朱熹.茶文化中“让学引思”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8,22(14):155-156.
[2]康叶钦,陈冬梅.课程-学习-教师一体化发展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基于小学英语浸入式教学的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8,15 (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