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引导路径研究
2019-09-10刘连红
刘连红
摘 要:通过编制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意识相对淡薄,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就业信息关注面较窄;在就业取向上,多数学生倾向于与本专业相关行业就业,不能将自身实际状况与社会需求状况有效结合起来,就业的期望值偏高。为此,学校需建立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社会全员性的就业服务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以便实现完美就业。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本文主要是在认真研读了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编制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再将问卷发放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次问卷发放298份,回收298份,回收率100%,有效回收率98.99%。
1.2.3 访谈法
对本专业实习基地学校的体育教师和相关负责人交流,了解他们对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的相关要求。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交流,了解学生近年来的就业走向。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 SPSS17.0(中文版)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数据反映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提供实证。
2 结果与讨论
2.1 就业认知
2.1.1 学生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了解
尽管经历了系列的“历史最难就业季”及“更难就业季”,部分学生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有一定的紧迫感,但面临选择的时候依然犹豫不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学校体育也带来了发展机遇,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但仍然有部分同学因为没有编制的问题而不愿意上岗,宁愿去参加竞争激励且名额不多的教师公招考试。另外,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国家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尽人意,“非常了解”的就业政策的仅占10.6%,多数同学对政策处于了解又不具体的状态。这说明学生对就业政策的关注度有待提高。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有效的为学生讲解国家最新的就业政策,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1.2 学生职业规划情况
职业规划是指一个人对一生的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调查发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缺少详细的规划,且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的更改,整个过程缺少监督机制,没有形成延续过程。
2.1.3 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识
据就业率统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之一,说明体育教育专业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就业难度较高,这也要求学生尽早的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所打算,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在大学期间必要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一名师范类专业学生,在加强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要利用第二课堂对师范技能知识进行补充。其次,学生要有意识的去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情况,根据了解的需求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2 就业意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90%以上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6%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少数学生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目前,学生择业观念呈多元化趋势,如择业观念自我、目标功利、以父母的意愿为第一意愿等。学生愿意选择的就业单位是教师,其中女生的意愿高于男生;选择去私有企业单位、自主创业及其他就业单位的学生比例虽然依然偏少。很多学生虽然也想自主创业,但由于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2.3 薪酬期望值
月薪在1500-2000元以下的有14.3%的学生能够接受,35.2%的学生认为在2000-3000元能接受,42.4%的学生希望能达到3000-5000元,有5.8%的学生希望月薪能在5000元以上。多数大学生对薪酬期望基本能有合理的定位,但仍然有少数学生月薪定位不准确,以致在面临择业时总是犹豫不前,东挑西拣,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对就业一直处于张望状态,结果往往错过很多就业机会。
2.4 工作地域的选择
大学生择业地区依然呈“向上流动”趋势,从调研中得知,农村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需求较大,但学生在选择上宁愿原则在经济条件好的城市,也不愿意去条件差的,有编制的农村中小学。总的来说,学生多数愿意留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选择去边远地区就业的人数极少。
2.5 专业对口的选择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是否会选择专业与所学专业一致的相关工作时,男女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75.5%以上的女生希望能够有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主要原因,第一,希望能够发挥大学所学的知识,展现自己的专业特长。第二,由于体育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就业选择面较窄,就业压力更大。相比女生而言,男生在就业选择时,更希望能够独立创出一番天地,或者选择薪酬较高且发展空间较大的职业。
3 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择业时的教育引导
3.1 从学校角度出发
3.1.1 需建立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
尽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已经纳入了高校的课程,但是发展还不完善。我校的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展了为时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到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在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中没有延续性,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對学生的整个规划的变化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调整和执行。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市场的需要,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相应的指导,以保证学生职业规划的延续性和执行力。
3.1.2 构建社会全员性的就业服务体系
毕业生獲得获得工作的方式包括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招聘网站、校外招聘会、他人介绍,以及其他途径通过校园专场招聘会来校的招聘单位以及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站、学校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的招聘信息,因经过了学校的严格审核和筛选,而且不少学校、企业都是多年来持续来校的优质雇主单位,也有一些应学校邀约来校招聘,这些单位不但与我校开设的主要专业以及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相契合,而且可供毕业生低成本安全就业,成为了毕业生获得工作岗位的主要途径。其次应该与学生实习基地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3.1.3 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的就业面就比较窄,为此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势在必行的。而针对体育教育学生应从大一进校就要利用第二课堂开设的综合素质实践教育,以此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大一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期,主要是以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如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书法训练、写作能力训练,且通过相关比赛检验训练效果。大二阶段即学生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在教师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结合体育专业特色继续拓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组织竞赛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开展的项目主要有多媒体的运用、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比赛等。大三阶段即学生的冲刺阶段,主要为学生搭建教学能力培养平台、组织竞赛能力培养平台和科研能力培养平台,开展的项目有教学基本功比赛、简历制作比赛、教学比赛、说课比赛、微课比赛、职业模拟面试、创新创业讲座、中小学体育示范课等。大四阶段即学生系统提升阶段,该阶段为学生搭建教学能力培养平台、组织竞赛能力培养平台、指导训练平台、科研创新能力平台。
3.1.4 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服务
为使学生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是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的最佳目标。因此,在具体开展就业指导活动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求职目标需求,向同学们介绍不同职业的性质、特点以及对求职者的素质要求等等,使学生能够及时、全面了解职业具体情况,根据他们自身的需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指导、教育、培训。
3.2 从学生自身出发
3.2.1 正确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只有准确的评价自己,才能把握未来的职业选择,为自己确定适合的就业目标,选择适合的就业单位,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3.2.2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依然有很多毕业生存在“一步到位”的就业思想,女生尤其明显,一门心思的准备参加教师公招和公务员考试等。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现实就业状况,应有心理准备,降低就业起点,先工作,实现就业,工作一定时间后,可以重新选择就业,有了第一次的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自身的经验和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再次择业时,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会大大提高。
3.2.3 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
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体育教师的需求量是供大于求,这就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是无法得到体育教师这一岗位的,更多的学生必须要重新选择其他职业。为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在求职过程中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项目来源: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课题编号:CSZ15040
参考文献:
[1] 盖世洲,刘雅宁,李蔚娅.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62-63.
[2] 朱新江.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和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94-98.
[3] 刘湛新.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校生就业意识及就业取向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 付丹,鲁娜.高职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J].职教论坛,2014(32):1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