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的智慧 舌战的风云

2019-09-10向蕊

成长 2019年5期

向蕊

摘 要:无论是一言而挂秦国相的蔡泽,还是以一说丧三俊的蒯通,还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天才辜鸿铭,他们逞才使气、锋芒毕露、情辞激越的论辩风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无论论辩多么有锋芒、多么动情甚至多么激烈,它总是充满了艺术性。本文就人物传记中的论辩语言的风采才华作一些探索和赏析。

关键词:论辩;论辩的深刻性;论辩的灵活性;论辩的语言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语言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严谨流畅而又富有文采的论辩语言,不仅增添了论辩的力量,而且使论辩的内容摇曳多姿、妙趣横生,令人击节赞赏而心生向往。怎样增强论辩语言的风采呢?现就《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汉书·蒯通传》和《辜鸿铭传》中的精彩片段作一些探究和赏析。

1 增强论辩深刻性和灵活性的两种技法

1.1 类比推理法,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环环相扣地论说开来,最后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出自己的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的谬误,确有说理透彻、发人深省、令人信服的效果。

《蔡泽列传》中,蔡泽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揭示了应侯与君主关系的不牢靠甚至危险性,按君臣的关系而论,商鞅、吴起、文种比不上闳夭、周公,而应侯的功绩以及受到的信任、宠爱又比不上商鞅、吴起、文种,应侯的君主亲近忠臣、不忘旧情连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践都不如,而应侯的官职爵位却显贵至大,自家的富有超过了商鞅、吴起、文种,这三人尚且性命不保而应侯还不知引退,恐怕下场更惨!说到这里,大家心中都不禁为应侯捏了一把汗,更何况应侯本人!

《蒯通传》中,当蒯通鼓动韩信自立山头时,“信曰:‘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蒯通以“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而卒相灭亡者” 事与韩信忠信以交于汉王二者类比相推,痛心疾首地规劝韩信“必汉王之不危足下,过矣”。又把韩信与文种类比相推,认为“故以交友言之,则不过张王与成安君;以忠臣言之,则不过大夫种。此二者,宜足以观矣。” 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韩信功高震主会带来的灭顶之灾。

1.2 譬喻法,论辩中的善譬巧喻能使抽象事理形象化,使论辩富有机趣,且以修辞与逻辑、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力量,将论辩引向深入,因而兼有明理与引导的双重功能。而且若比喻中有对比,更是利于揭示矛盾,给人以不容辩驳的感染力。

《蒯通传》中,蒯通用譬喻法游说曹相国,举荐东郭先生、梁石君。其言浅近平易而又生动有趣,轻快灵便而又深刻贴切,“乃见相国曰:‘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足下即欲求妇,何取?’曰:‘取不嫁者。’通曰:‘然则求臣亦犹是也,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愿足下使人礼之。’曹相国曰:‘敬受命。’” 一种活泼机智的色彩简直跃然纸上,让人忍俊不禁而又拍案称奇!当然,语言天才辜鸿铭那个妙趣横生的譬喻更为大家耳熟能详:“你们见过一个茶壶配四个茶杯,可曾见过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 这样的譬喻诡辩简直让人乐不可支,笑得跌脚!

2 增强论辩力量的语言大观

作为一种口语表达方式,语言是论辩的载体。在论辩中,对一个思维主体来说,思维的力量需要通过语言的力量来表现,反过来,对一位接受者来讲,语言的力量对其接受的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语言的运用是论辩成败的关键。

2.1 善问

善辩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善问。启发诱导时要问,寻求共鸣时要问,先纵后擒时要问,巧设圈套时要问,比附推理时要问。有提问,有设问,有探问,有责问,有誘问,有套问,有追问,有诘问,变换各种方式问,……而问句常在大段大段的阐释末尾,前方雄辩辩滔滔,激情澎湃,排山倒海,势已蓄足,时机已到,断然一问,如空中惊雷,往往使对方无言以对,无力抵抗。如蒯通在论及韩信功高震主时,洋洋万言之后曰:“今足下挟不赏之功,戴震主之威,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 蔡泽历数功臣性命难保的血泪事实后,慨然发问:“四子之祸,君何居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许由、延陵季子之让,乔松之寿,孰与以祸终哉?即君何居焉?” 简直让人产生若不战或若不退,天地之大自己却将无立锥之地的强烈感觉。

2.2 善引

纵观辩士的整个雄辩过程,无不环环相扣、安排得当、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各种人物案例随手拈来,对自己的观点起了巨大的证明作用。那些随口道来的引言更是各处熠熠生辉,让人回味良久。“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事极必反”,这就是辩士蔡泽给我们留下的最大的精神财富。

2.3 善铺排

论辩中的铺陈、排比,也是辞令和辩术的结晶。善用铺排,不仅让论辩文采华赡,说理透辟,而且能让论辩逻辑严密,气势恢宏,既强化了内容的表达,又增强鼓动性、说服力和感染力,且有增强语言节奏感和旋律美之作用。在火药味之外更洋溢着一种艺术趣味,让人心旷神怡。

2.4 善对比

对比是蔡泽、蒯通等辩士在论辩中广泛运用的语言表现手法。通过人物力量的对比、人物遭遇的对比、人事的功过是非对比等等,把人事物的对立面用相对的语句显示出来,以揭露矛盾,论证观点。通过这些对比,带来无懈可击的逻辑力量。如《蔡泽列传》中论及的“范蠡知之,超然辟世,长为陶朱公” 的富贵安乐和文种的“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下场就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警示!

无论是以一言而挂秦国相的蔡泽,还是以一说丧三俊的蒯通,还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天才辜鸿铭,他们逞才使气、锋芒毕露、情辞激越的论辩风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勰曾言“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所以炉火纯青的论辩艺术都源于性情,千古的论辩风采也许就是人性与历史交相辉映而迁延后世的余味吧!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2] 班固    【汉书﹒蒯通传】.

[3] 严光辉  【辜鸿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