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 合力推动全民阅读

2019-09-10赵康

新阅读 2019年5期
关键词:书屋天津市书香

赵康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为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创新提升、转型升级,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共同实施《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其主要事项概括为“一个会议、两个平台、十项活动”。“一个会议”是指建立一个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席会议制度;“两个平台”是搭建京津冀文化产业大数据平台和开通“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微信公众服务号;“十项活动”是每年组织开展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十项重点活动,如每年制订一个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工作计划,每年举办一次以上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联展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以上京津冀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等。

京津冀全民阅读协同发展的现状

(一)北京全民阅读的现状

“北京阅读季”启动于2011年4月,2014年正式更名为“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季致力于“联结社会力量,创变阅读价值”,以“政府引导、业界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受益”推广体系为基础,已经拥有33家天津市级成员单位,100多家合作机构;联结超过400家公共阅读空间、300位社会知名人士、300家民间读书会;汇聚了500多家出版和文化单位、1000多家社会机构、100多家主流媒体和万余名专业阅读推广人,年均阅读活动落地30000多场次,覆盖和影响天津市民超过1000万人。

(二)天津全民阅读的现状

截至2018年,天津市已经连续举办三届读书会与“书香之家”等活动,着力推广阅读交流活动。以2018年“书香天津”活动为例,活动期间天津市新闻出版局、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河西区政府承办了2018书香天津·春季书展。贯穿全年的“书香天津”系列主题活动,针对不同读者人群的阅读需求,以图书馆、天津市书吧、农家书屋、职工书屋、实体书店等公共阅读服务场所为阵地,在元旦、春节、读书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主题出版物展示展销、优惠售书、名家讲座、阅读分享、书画摄影展、读书论坛、特殊群体系列读书活动,开展读书看报、送书下乡、送书进社区、送书下基层等活动。

举办了四届阅读推广天津论坛、京津冀全民阅读交流论坛、“书香之家”读书成果论坛、读书会分享论坛、出版单位交流论坛、天津市民读书论坛、企业阅读推广论坛会等。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活动。天津市残联举办了九届“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朗诵比赛、读书讲座、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依托社区开展向残疾人推荐优秀图书活动,并在全天津市100个社区向残疾人免费发放盲人使用的多媒体播放器,图书和有声读物。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天津图书馆承办“牵手残疾人,走进图书馆”盲人读书指导讲座以及残疾人文化周等公益活动。天津市、区兩级图书馆还开展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弟的阅读指导服务。天津市妇联加强“儿童之家”阵地建设,继续做好“儿童之家”亲子阅读、“绘本漂流书箱”活动,推动家庭亲子阅读。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以“我的书屋·我的梦”为主题的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并联合新蕾出版社组织开展“百社千校”阅读活动,进一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天津市流动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的基本阅读需求。

天津市还组织了区域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海河名家读书讲堂、绿书签──名家读书讲座进校园和书香天津·全民阅读评选征集以及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七进”等活动。

在数字阅读方面,由天津市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建设的书香天津全民阅读网站正式上线。天津市新闻出版局还联合中国移动在“咪咕”阅读平台设立的“书香天津全民阅读、书香天津线上阅享新春、书香天津读书月”数字阅读专区,为读者奉献更多的可供免费阅读的精品力作。

(三)河北全民阅读的现状

河北省专门成立了包括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直工委、河北省国资委、河北省妇联等十七家单位在内的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各市、县党委、政府分别成立相应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在当地深入开展。围绕“4·23”世界读书日开展了“书香之家”授牌宣传活动、“读书成就梦想”主题报告会、“我的中国梦”读书征文活动、“河北省青少年‘阅·知·行’读书活动”“我为盲童读经典”全民阅读志愿公益活动以及“好书推荐、乐读共享”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暑假期间,河北省持续开展农村青少年暑期读书实践活动。连续举办四届惠民阅读周和惠民书市,特别是2016年的活动,举办规模更大,活动开展更具特色。活动期间,全河北省共接待读者近百万人次,销售出版物103.7万册、1605万元,书市期间整体让利680万元。

河北省在推广全民阅读时采用了树立典型的方式,广泛开展“书香系列”评选活动。“书香系列”评选是河北省近年来“七进”工程重点工作之一,第一次书香家庭摸底调查,评出书香家庭2万多家,评出书香之村、乡镇、社区、街道共66个优胜单位。并将评选活动逐步扩展到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军营、书香企业、书香区县、书香城市等各个领域,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阅读平台建设方面,河北省注重城乡同步发展,着力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网络,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222个乡镇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以石家庄市为例,对区级图书馆、文化馆以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分县(市)区文体活动中心已经建成,新开工住宅小区要求配建不小于3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中心等。每个农家书屋基本配备的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覆盖全河北省行政村;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成5010 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并在全河北省推广使用。在数字阅读方面,除了数字农家书屋外,燕赵都市报社的数字全媒体“青纱帐——河北民间抗日数字档案馆”建设及全媒体推广项目比较突出。河北省组织的“听抗战,铸国魂”——有声图书抗战主题展播两个项目入选总局41个专题数字阅读重点活动。

举办了“迎书博、读好书”全民阅读进军营活动、“最温暖图书陈列馆”图书捐献公益活动、“书博大篷车美丽河北行”全河北省巡展活动、“美丽河北·书香燕赵”主题读书活动、“我爱我家—同悦书香”亲子阅读活动、“小手拉大手”一起来读书活动以及河北省青少年“阅·知·行”读书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各级主题读书互动500余场,各系统、团体活动100余场,参与活动总计520多万人次。

(四)京津冀全民阅读协同的现状

1.阅读平台建设

天津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已经连续组织两届京津冀图书馆阅读推广交流展示活动。京津冀三地图书馆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台、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了大量与图书馆有缘的感人故事和珍贵图片,并通过老照片展览、微电影展播、读书故事分享、情景剧演出和名篇朗读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了京津冀三地的读者各自与图书馆的一段段难忘情缘。

2.联合活动推广

2018年5月30日到6月3日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主题为“璀璨读书廊 阅享京津冀”的“首届京津冀图书展览会暨全民阅读文化节”。本届图书博览会开设四大展区和夜间晚场,共同打造京津冀全民阅读的文化盛宴。

3.组织人员交流

2017年京津冀三地就共同签署了青少年经典导读活动资源战略合作协议。青少年经典导读活动在首都图书馆的推动建设下,成为2017年北京市红领巾读书活动的重要项目。目前,已有184所北京市中小学、357个班级累计4万人参加学习。京津冀战略合作协议生效后,京津冀三地中小学生都能免费参加共读。

京津冀全民阅读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京津冀协作推广全民阅读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阅读资源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社区(农家)书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经费不足、藏书质量不高、服务标准欠缺等低效问题。在数量布局达到标准之后,社区(农家)书屋的建设需转向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方面;藏书量小、书籍旧、质量低,不能满足高素质市民的需求;环境条件一般,开馆时间短,不能满足市民下班后和周末的阅读需求;馆员学历层次偏低,指导阅读的服务滞后。

(二)京津冀文化组织协调程度有待加强

虽然目前京津冀有一些全民阅读协同发展政策推出,在政策实践中缺少统一有效的区域规划和管理,行政管理模式 “条块分割 ”的问题仍然存在。京津冀三地政府没有制定指导整个区域全民阅读协同发展的文件及统一的协调机制。

(三)全民阅读活动长效性需得到进一步重视

京津冀阅读推广活动数量较多,但具有持续性的不多,阅读活动的实际成效有待提高。阅读推广贵在坚持,形成习惯和传统才会逐步释放其效果。那些短、平、快的推广项目,能产生一时的影响,但不可能产生持久的能量。

推动京津冀全民阅读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社区(农家)书屋的效率布局应该体现与公共图书馆、独立书店等其他阅读空间的联动关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为适应当下人们阅读需求的变化,馆、社、店三方应打破各自原有的定位,为读者创造新型阅读空间。馆、社、店联手建设新模式的運作是在社区免费提供物业的基础上,由企业出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对于产生借阅行为的图书,由公共图书馆进行回购。馆、社、店联建模式融合了书店、社区、图书馆三个不同的公共阅读空间,整合了空间、资本、图书三种重要的阅读资源,提高了书屋中的图书资源利用率。

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管理服务,用于书屋装修、图书配置更新、专业人员管理等,有助于解决社区(农家)书屋一直存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标准的缺陷。针对社区(农家)书屋合作共建模式的探索,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事业建设中来,积极进行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社会化运作,是对传统阅读空间布局的有益尝试。

山东省东营市所推行的“公共图书馆+书店”模式,打破了公共图书馆传统的采、编、藏、借运转模式,让读者成了图书采购员、书店成了图书馆的分馆,实现了公共图书馆由被动借阅到读者主动阅读的转变,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于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全民阅读服务机构,政府可以鼓励社会力量以冠名资助、公私合作、捐建捐赠等形式参与建设,为社会力量免费或优惠提供物业、设备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之外,社会力量还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全民阅读的推广之中。在这方面,佛山市的做法值得借鉴。佛山市尝试“市民馆长”的做法激活社会力量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度。2017年首批上岗的10位“市民馆长”既有学校图书馆馆长、中学教师,也有职业培训师、阅读推广人、非遗传承人、在校大学生。他们不仅参与智能图书馆的日常运营、维护与监管,还要以智能图书馆为阵地策划、组织读书分享会、公益讲座与培训、阅读辅导等文化活动。2017年,“市民馆长”共举办52场活动,服务约1300人次。在“市民馆长”的推动下,佛山市首批开放的智能图书馆形成了“一周一活动”的格局。

加强调研提升协调性与科学性。阅读推广涉及面广,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加强协同,提高推广活动的系统性,效果才会更加显著。加强学术研究,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推广活动才不会盲目。比如,推荐书目是阅读推广的重要方法,但书目的编制需要科学研究,切不可沦为商业工具。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参考文献:

[1]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发展 让青少年共沐书香http://www.caigou.com.cn/news/2017040631.shtml.

[2]第二届京津冀图书馆阅读推广交流展示活动在津启幕https://news.sina.com.cn/o/2018-10-29/doc-ifxeuwws9306850.shtml.

[3]首届京津冀图书展览会暨全民阅读文化节将在河北廊坊举办http://hebei.cri.cn/20180504/ce85ea97-cbd2-2d3f-f7f8-f9c1b4d22707.html.

[4]晁巧玉.京津冀协同背景下图书馆多元化阅读推广服务链构建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12).

[5]付少雄,陈晓宇.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化运营模式——来自新加坡Mall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8(1).

[6]梅成安.协同创新理念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发展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2).

[7]田稷,杨柳.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全民阅读科技服务能力模型及内容体系构建[J].图书馆,2018(8).

猜你喜欢

书屋天津市书香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大树里的小书屋
墨韵书香
如果画笔会说话?
墨韵书香
The Right Mindset is the Key to Success
书香海报
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天津市东丽中学“六·五”环境日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