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的喜悦与读书的忧伤

2019-09-10魏玉山

新阅读 2019年5期
关键词:读书人成年人国民

魏玉山

4月21日,中国版权协会举办的“远集坊”第20期活动,主题是“阅读的态度”,阎崇年、白岩松、唐家三少先后分享了他们读书的体会与读书态度。我讲了一个观点:阅读的喜悦与读书的忧伤。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想法呢,主要是基于我们多年的国民阅读数据有感而发的。我们研究院开展全民阅读调查已经20年,积累了丰富的、连续的国民阅读状况的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近20年我国国民阅读发展的曲线,可以看出我们的成就与短板。我所谓阅读的喜悦,是指全民阅读的总体情况趋好:一是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工作,阅读相继写入了党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等文件,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图书馆法等法律,一些省市区颁布了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性法规,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二是阅读基础设施不断普及与完善,包括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阅读专门的场所不断完善,也包括各类书店大力参与全民阅读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形态多样的阅读空间;三是各种数字化的阅读终端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与阅读相关的APP不断创新,与之配套的数字内容平台汇集的资源越来越丰富,数字化的阅读更加便捷,为更多人开展阅读创造了条件;四是读者队伍越来越壮大,按照我们研究院的调查:2018年我国成年人的综合阅读率超过80%,这意味着每100个成年人中,有80个人是阅读者,他们或者读书,或者看报,或者读屏,或者各种媒体都看。与2008年相比,综合阅读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按照现在的人口规模算,这10年来读者人数净增了1亿多。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也是大家齐心协力推动全民阅读结下的硕果。

喜中有忧的是国民读书的状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甚至有的数据还在下行。一是在读者人数增加较多的前提下,讀书人却增长不多。2018年我国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还没有达到20年前的水平。尽管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读书人的绝对数量也随之增长,但读书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却下降了;二是人均读书的数量增加有限,10年前,我国成年人年均读书4.72本,2018年人均读书4.67本,即使加上3.32本电子书,十年来的增长也不多;三是人们每天用于读书时间仍然偏少,2018年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20分钟,即使包括读电子书的时间(10分钟)在内,也不及半个小时,与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时间无法比拟;四是虽然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不少,但是家庭藏书越来越少,10年前我们家庭平均藏书68册,如今却降到不足40册;五是专注于读书的人少了,在手机上泛阅读的人多了,青年人更是如此。据我们的调查,成年人每天接触手机时长是85分钟,据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95后”每天使用手机时长高达8.33小时。手机在普及阅读的图书,也在分散着读书人的注意力。读书不再是风景,刷手机成为一致的行动。

相对来说,阅读是一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特别是泛阅读、浏览式的阅读,只要拥有了智能手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进行。但是读书确是一件不易的事,即使家里有大量的藏书,即使有了便捷的阅读设施,特别是完完整整地读一部书,更是需要一点毅力。豆瓣有一个人气很高(截至2019年4月28日,有“397940 个书呆子 在此聚集”)的读书小组,叫作“买书如山倒 读书如抽丝”,主要交流买书与读书的感受,其中一个共同点是许多人买了书却不读书或不能完整的读一部书。这是当下许多人的通病。手不释卷的人少了,眼不离手机的人多了;安安静静的读书人少了,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的人多了;获取各种各样有关无关信息的能力加强了,学习与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能力减弱了。总之是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在普遍不乐观的同时,对大学生群体读书状况尤感担忧。根据中国青年网记者的调查,51.98%的大学生每天阅读时长不超过1小时,而导致阅读量缺乏的主要因素,59.69%的学生认为是“沉迷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学习为己任的大学生不看书,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在大学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是论文的参考文献只有期刊,没有或很少有图书。有关中美大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的对比的研究也显示:美国大学生借阅图书的发散度高于中国大学生,涉及的学科面也更广一些。

读书是最重要的阅读行为和学习方式,读书是最核心的阅读。我们倡导广泛的阅读,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介质参与阅读,在阅读中丰富自己;我们更希望专注的读书,安安静静地、踏踏实实地一本一本地读书,在读书中升华自己。我们所说的书,既包括纸书也包括电子书。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读书人成年人国民
没有一个成年人,能笑着看完体检报告
成年人爆笑日常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我是快乐读书人
成年人的辛苦
读书人
错别字先生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国民”与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