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9-09-10王军武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王军武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逐渐意识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学科较为抽象和复杂,这也造成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较大难度,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以此更好的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能力;教学方法

0 引言

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由于高中物理涉及电磁场、力学、光学等重要理论,使物理知识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导致学生经常出现难以掌握课程内容和正确解答问题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失去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解题能力。

1 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状

相比于其他学科,高中物理课程知识要更加晦涩难懂,这也使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时,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这也造成学生对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存在很大困难。在高中物理学科中,其教学内容涉及到许多门类,如光学、磁场、电场、力学等,如果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这些物理知识,势必影响到其对日常物理现象的正确理解,从而使其无法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必须要充分运用其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深入剖析各种物理现象,并从这些物理现象中总结具体的解题方法,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其解题能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往往存在很大困难,其不仅与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有关系,和其教学安排也有着一定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常常采取灌输式理论教学的模式,这也造成高中物理教学的整体氛围较为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高中物理在课程设置上无法和初中物理课程进行有效对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其学习思维仍旧停留在初中阶段,从而无法有效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更加难以培养其独立解题的能力。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2.1整合知识点,强化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学年段的物理课程囊括大量的物理理论,这些理论在生活中很多领域都有应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物理考试中将试题内容同生活实践相关联的题目越来越多,一道题目会包含多个知识点,当几个知识点一同出现时,学生需要对这些内容加以整合,同时弄清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各个知识点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学生在腦海中构建完备的知识构架,进行重组完善,再组合成全新的知识构架,使学生在做题的同时强化对公式的理解。比如,在解析电磁学的题目时,涉及这样一道题目:“现有电量为q,重力可不计的带正电小球水平向右射入如下图1复合场区域,求问小球在区域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这一题目中包含“电场”和“磁场”两个知识点,学生在求解时,需要把“电场”和“磁场”的相关知识加以汇整研究,细致探究后再列算式解题。此外,教师在进行题目的讲解时,要尽可能地通过一些观点化、直白性的描述方式来传递信息,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模式,并基于此前提构建应用题模型,如此方可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切实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2.2画图审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在审题方面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审题能力。高效的审题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问题的主旨,从中筛选出重要信息,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由于高中物理知识涉及范围和层面极为广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法,提高对问题的审题能力。虽然一些物理问题较为复杂抽象,但是通过直观的图形学生可以准确地梳理解题条件和解题思路。比如,在学习关于“力的分解”相关内容时,有这样一道题,把重量为G的球放于直面与斜面挡板之间,让学生解答直面与斜面分别对球体产生的作用力有多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出球体受挡板弹力、重力、支持力对应的简图,并标出斜面垂直重力G1,水平方向G2,挡板弹力F=G2Gtanβ,支持力N=G1=G/cosβ,这样学生就会快速准确地进行解答。学生通过画图审题可以有效降低解题的难度,从而使学生解题能力得以提升。

2.3重视物理解题中的关联性

高中物理学科是较为复杂的,其学科内容往往涉及到众多领域的抽象知识,这些抽象知识都有着大量的物理问题,而且许多物理问题可能同时涵盖多个领域的内容和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来关联物理问题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通过分析物理问题中涵盖的相关知识点来掌握解题的关键,从而明确解题思路,这样即可帮助学生有效解决这些物理问题,同时还能巩固其他关联知识,进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2.4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简单解题

高中物理知识涵盖面广泛,抽象的知识点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如此才能在实际解题中有所突破。一道题目有多种解题思路、多种解题方法,找到最简单的方法才能提高解题效率,学生要学会发散思维将繁复的题目简便化。此外,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去画图。一些晦涩抽象的试题从题干看来似乎无从下手,但若是把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通过图示的方式画出来,则可以理清题目涉及的条件和要素,找到解题头绪,因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画图,并意识到画图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力的分解”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目“将一个重为G的球置于斜面和挡板之间,斜面倾角是β,求斜面和挡板对球体产生的作用力?”此题通过画图可以更好地理解题意,学生可在读题的同时随手将图示画在纸上,将球受到的挡板弹力、重力、支持力一一标识出来,结合图示分解球体受到的重力,标出斜面相垂直的重力G1,水平方向的G2,根据挡板弹力F=G2=Gtanβ,支持力,这样一步步解题,效率和准确率都能有效提高。

2.5引入错题集锦,培养学生的正确解题思维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需要课程知识从浅至深、从简单到复杂,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形成一个层次鲜明的知识体系。为了考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往往需要通过许多模拟考试来达到该目的,这也使其需要花费很多心血来对试题进行设计,尤其是在考察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上,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但如果不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分析,在后续解题中仍旧可能出现该类错误,因此需要教师建立相应的错题集锦,使学生能够认真分析错题集锦中的出现的错误,从而提炼出题目中要考察的知识点,进而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巩固与强化,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解题思维,在后续解题中也能有效防止这些错误的反复出现。

3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逐渐提上日程,要注意物理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累积和学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突破常见误区,归纳总结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培养优良的解题习惯,不断强化他们的物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宇华.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S2):231.

[2]豆平祖.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思路刍议[J].才智,2015(22):135.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