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寄宿制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09-10于金涛
于金涛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农村人口的出生率也随之在不断的下降,使得农村的小学生源也在不断的持续降低,由于家庭、家长在关爱和教育小学生这方面的空缺,加上一些农村寄宿小学相对来说单一贫乏的教育模式,部分农村小学生因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心灵问题。随着这种集中办学的出现并普遍,寄宿制也越来越向着低龄化的方向发展。学生受到了年龄的影响,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结合所了解的农村寄宿小学的基本情况,分析这些学校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寄宿;小学生;对策
寄宿制是针对走读制的一种学校教学的模式,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都在学校里,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饮食和日常教学活动。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这种教育的形式虽然具有提高学生集体生活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的优势,然而还会有一些难以完全规避的缺陷与问题,特别是对这种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和偏远的乡村地区儿童。如何将寄宿管理得当,让学生和家长们安心,这是当前寄宿制学校所要面临的问题。
一、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安全问题,许多学校发展为寄宿制学校,但是相关的配套设施却没有跟的上来,生活设施往往存在各种的安全隐患。加上学校体制管理方面不健全,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年纪较小,辨识能力差,自控力不足,很容易发生各种危险,而且学生在寄宿期间,情感一方面也会收到干扰,长时间不和家人在一起,父母与孩子的相对交流和沟通的时间会较少,长期缺乏亲情抚慰和关怀,有些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和学生学校联系的不够紧密,不了解学生心理需求,许多父母因为工作较忙,对孩子的学习不在意,或者一些家长文化水平也不高,不知应如何和孩子沟通,有些是因为交通不便和经济比较困难,家长也难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去了学校,一切应由学校负者,长而久远孩子个人的情感和性格上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发展。例如社交恐惧、对他们无信任感等问题。一方面,小学生正处在茁壮成长的时期,在饮食上要求也会较高,有些寄宿制学校伙食不够完善,学生常年都吃同样的几个菜,有时还会有吃不饱的现象,学生身体方面就会收到影响。还有学校长期或设施有限,学生日常娱乐方式就会减少,基本上就是室外活动,而室内的一些文体活动较少,从而使部分有特长的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
作为寄宿制学校,老师负担过重,学校教师力量不足,教学老师既要完成学校任务还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较长,教师在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学生课外的学习辅导和日常教养的责任。寄宿制小学教师如果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在管理学生身上。而正常的学习辅导就会变少,并且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研讨较长和备课上去,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基本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发展自己个人爱好,个人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教师就会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对教学工作没了热情。
二、小学寄宿建设管理等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资金上给予帮助
首先,政府应重点加大对寄宿制小学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投入足够的经费,不断的完善基础设施,为寄宿学生提供完整的成长环境,政府可以针对较为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贫困补助,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针对默默付出的老师们给予更多的补贴和精神慰籍,好让学生们教师们有努力奋斗的动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其次就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由于有些地区教师少,教师任务量大,负担过重。国家就可以通过一些优惠的政策,吸引大学生实习或支教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的教师服务,并设立专门的培训机制,不断的提升教师们的能力与素质,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当的增加人员编制,设置保安员、宿管员、后勤生活保障员等一些岗位,教师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时,也不能一味的指责,而是需要和学生多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也有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开始几乎就是父母的呵护关爱下长大的,很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家里的时候父母会宽容,这样就会使学生认为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寄宿生的生活对这些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没有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各种各样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非常需要宿管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学生改变原来不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和习惯。从而达到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率,保护好学生的权益。
(三)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
还有多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和课外课内活动,成立学生们自己的管理小组,以学生管理学生的一种办法,找一些具有优秀品质的学生替老师分担一下,有些学生之间法能矛盾,可以协调沟通。开展多种活动,通话活动课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情况和特点,制定不同的方法对策。并要及时对学生开展心理质询与辅导。学校还可以利用寄宿生时间较多的特点,开展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可以不会让学生感到寂寞,还能培养兴趣爱好,锻炼能力,陶治情操,让学生们始终褒词一个健康、快乐、活泼的心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家校联系
然后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可以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家长热线电话,不定时期的举行家纺、家长探视接待等多样的方式制度,可以让家长在有限的时间更多的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尤其是对一些问题较大的学生,教师更好和家长多进行沟通,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可以让家长提出相应的建议,学校作出一些适当的方案。便于学校、家长、学生可以更好的协调沟通。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寄宿制小学来说,很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学校年级尚小并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这就要学校和教师去发掘更多的方案方法,既需要学校才有等多優化和创新措施去给予学生更好的招呼,也需要家长切实履行好教育和爱护子女的职责,同时也离不开社会的共同协助。让每一位寄宿学生都能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全面提高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景,张学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0(03)
[2]杨兆山,杨清溪.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