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2019-09-10李大钦
李大钦
摘要: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水驱动用层度低,层间动用差异大,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事故井逐渐增多,水驱控制、动用层度下降,剩余油分布难以识别,导致开发效果逐年变差。
关键词:濮城油田;剩余油挖潜;油藏开发
1 油藏的基本概况
(1)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位于濮城背斜构造的东翼,为一北北东向的长轴半背斜构造,含油层位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沙三中6-10砂层组,细分为27个含油小层,油层埋藏深度-3180~-3630m。含油面积10.1km2,平均有效厚度13.9m,石油地质储量734×104t,标定采收率17.4%,可采储量127.7×104t。
(2)储层特征
沙三中6-10油藏平面上连通性局部好、整体差。物源方向来自于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砂体分布由北往南逐渐变薄变差,部分砂体在南部尖灭,中部、南部连通性差,北部油层厚度大,连通性好。总体上,从北部往南部砂岩呈减薄趋势,北部砂岩百分含量达30%,向南砂厚变薄,层数减少,砂岩含量低于20%,有的砂层向南尖灭。
(3)开发历程
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于1980年发现,1983年投入试采。沙三中6-10油藏于1993年正式投入滚动开发,到2017年底已经历了25年的开发历程。
(4)开发现状
截至到2019年5月,沙三中6-10油藏共有油水井70口:油井41口,水井29口,注采井数比1:0.71。油井开井30口,井口日产液水平257.2t,日产油水平38.8t,综合含水84.9%,自然递减-2.0%,综合递减-8.2%,地质采出程度16.03%,采油速度0.16%,采液速度1.23%,水井开井23口,日注水量1262m3,月注采比4.74,平均动液面1953m。
2 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层间非均质性强,动用差异大,精细挖潜难度大
沙三中6-10油藏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层内渗透率平均级差大于4,变异系数0.49,突进系数1.8;油藏多油层,长井段,层间差异大,长期一套井网开发,导致一类油层动用程度较高,二三类油层动用程度低。
2.2 平面矛盾突出,剩余油难以挖潜。
1、通过剩余油精细研究,分析总结出油藏主流线水淹方向,归纳出油藏水淹突进方向形成低效循环条带(同时也是泄压区),泄压区相邻的低压区(同时也是剩余油富集区),因得不到能量有效供应难以挖潜(形成低能弱水淹区)。
2、通过历史流线分析,刻画主力小层水淹图,总结油藏主水淹突进方向由东向西,形成低效循环条带。低效循环条带与地层倾角、物源方向一致。
2.3 井网适应性差,造成水驱效果差。
依据井网需要,确立影响生产的事故油水井总井数12口,损失地质储量120.01×104t,损失可采储量12.69×104t。2017年至今,新增事故井6口,主要以水井为主,造成井组能量下降,开发形势变差。
1、北部注采井网较完善,常规井网开发受低效循环条带影响,造成水驱效果差。
2、中南部注采井网不完善,油藏水驱控制、动用程度降低。
开发处于“双低”阶段:采油速度低(0.17%)、采出程度低(15.8%),沙三中6-10井网统计,事故井占总井数比为48%。
3 油藏潜力分析
3.1 储量动用情况
统计沙三中6-10各小层剩余可采储量与新钻井小层水淹状况,表明一类层水淹较强,二三类层水淹较弱,一类层相对采出程度高,但剩余可采储量仍最多。
统计一类层水淹情况,油层占59.78%,弱水淹层占63.4%,强水淹层占53.5%,相比较,二、三类中,油层占72.7%,弱水淹层占19.86%,强水淹层占7.43%,水淹较弱。
3.2 历史注采流线分析
进行井组精细评价,分析历史注采流线,对单井分水进行精细重分。通过理清历史流线,局部水淹情况得到重新认识。
3.3 油藏水淹情况分析
以水井为中心,逐个井组进行分砂组精细评价,进行水淹图绘制。
3.4 明确剩余油分布规律
沙三中6-10油藏总体上采出程度低,水驅动用程度低,一类层剩余油主要富集在井间条带分布,二三类层因动用程度低,局部富集。剩余油分布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4.1 注采完善区剩余油
沙三中6-10油藏注采完善区剩余油仍然大面积连片分布,层间只有沙三中61.2,81.3.4小层采出程度相对较高。一类层剩余油主要富集在井间条带分布,下步可继续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3.4.2 断层高部位剩余油
油藏为濮67断层与东顷的地层组成的构造岩性油藏,形成了较多的近断层滞留剩余油。
3.4.3 弹性开采区剩余油
井况损坏区和注采井网不完善区,生产井靠天然能量开采。主要分布在油藏的南部和井况损坏井区。这部分储量可通过新钻注水井、老井转注、对应补孔措施改为注水开发。
3.4.4 透镜砂体剩余油
由于本油藏透镜砂体发育,难以形成注采关系,从而形成剩余油,此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三类层中,部分可通过补孔零星挖潜。
4 结论与认识
1.加强基础研究,在明确油藏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大修、转注、归位、层间调整加强潜力层动用,完善优化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动用程度,挖潜剩余油。
2.动态分析是一个不断认识、持续调整的过程。针对油藏不同阶段的突出矛盾,及时调整开发思路。
参考文献:
[1] 万仁傅.采油工程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 方凌云,万新德,等.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分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