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审题的研究
2019-09-10杨冰兰
杨冰兰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在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越发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审题能力的提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加快学生的解题速度。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审题的研究展开深刻探讨,并提出有效策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审题;教学研究
面对新形势下所提出的“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号召,各个阶段的院校都进行了相应的措施和改革,其中就包括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數学知识,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能力。因此,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要将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出仔细审题、认真做题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往后的各科学习中都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一、小学数学审题中的常见问题
1.常犯粗心等不良问题
粗心是很多学生都无法避免的一种习惯,原因来自各个方面,如注意力不集中、太过急躁等。尤其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大都会因为粗心这种不良习惯而导致审题错误。
2.易受思维定式的干扰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被一些思维定式所束缚,因此在审题中也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干扰。比如在计算“25×4”和“24×5”时往往都受到“25×4=100”的思维定式干扰,所以一遇到24×5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写下“100”,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3.抓不住题目的关键字词
在数学的题目中,每一道题都有它的关键字和关键词,它们是解题的关键和核心,只有抓住关键字词并理解它们,才会离正确答案更近一步。相反,很多学生即使有审题的过程,但抓不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以至于忽视了关键条件,解题过程中不清楚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也不知道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内在联系。若不清楚关系,就无法列出关系式,最后也就无法解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高效审题的策略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对学生来说,做到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是其顺利且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基础。每当考完试后,一些同学拿到试卷发现分数和自己预期的分数相差甚远,检查过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粗心导致的,没有认真审题。
2.画出关键词,加深题意理解
在阅读审题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将题目中的关键词划出来,加深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只有抓住关键词,学生才能抓住解题的关键,才会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学生要一边读,一边进行勾画,可以用三角符号,也可以用波浪线画出,使关键词更加清晰地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中。当读完一遍题目并且勾画重点后,学生再读一遍关键词,这样很快就能理解题目的意思。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的应用题为例,如解答“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在解答这样的应用题时,学生可以将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如“10倍”“多288元”“各”等划出来。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然后进行解题: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32×10=320(元)。通过关键字词整理出题目中的各个条件的关系,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才能做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3.增加读题次数,理清关系
有效的阅读审题,有时需要反复读,要增加读题的次数。首先让学生自己小声读一遍,然后教师再读一遍,最后让全体学生共同读一遍。在教师阅读时,学生可以认真听教师阅读的节奏和语气,推测教师在哪些关键词的阅读上加重了语气,同时进行标记。反复阅读完题目后,学生就会明了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在推进新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学生有效审题为终极目的。阅读与审题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发现自己做题不顺利或者正确率过低时,也会使自身的自信心受挫,而有效的阅读与审题能力就会解决学生这一烦恼,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和压力,使学生提高解题正确率,从而获得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王素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读题与审题”能力[J].中国新通信,2018(7):213.
[2]黄玉芬.读题、审题——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63-164.
[3]刘国祥.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2016(23):98.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