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渐我为师
2019-09-10斐雯
斐雯
林风眠(1900-1991),字凤鸣,后改风眠,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人。早年赴法、德留学,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回国后,担任国立艺术学院首任院长,他将所学西方画术融入中国文化,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林风眠早期的水墨山水画多以灵动飘逸见长,而后其格调渐沉静。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70年代,林风眠的风景画大都以光色交辉的灿烂秋景或以回忆西湖为主题的优美抒情为主要特色,即便色调凝重、风格强劲的一路作品,也侧重刻画一种宁静安详的意境。
1926年,林风眠从欧洲学成回国不久,在撰写《中西艺术之前途》时,已清晰指出他的艺术方针 :“其实西方艺术上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东方艺术之所短,正是西方艺术之所长。短长相补,世界新艺术之产生”。林风眠也提出“民族文化之发达,一定是以固有文化为基础,吸收他民族的文化,造成新的时代,如此生生不已的”(1929年《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著)。
林风眠自述道:“我作画时,只想在纸上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来。我很少对着自然进行创作……我是凭着收集的材料,凭记忆和技术经验去作画的……有许多想不起来的,也许就是无关重要的东西了,我大概就是这样去概括自然景象的。”
林风眠从上世纪20年代即开始风景画的创作,其早期作品不多,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40年代开始在真实的风景中寻找素材,进行融会中西画法的实验;50年代是其风景画的成熟期,运用大量色彩,具有鲜明的形式感。
《秋林山水》接近画家50年代的成熟期风格,此时正是其进行中西画法探索与调和的重要阶段,属于画家独特的、带有个人体验和心境的风景。《秋林山水》满幅构图,在方正的画面中,暮色将临,远处山峰阴暗,近景树木茂盛,层林尽染,山石之间,潺潺流水。平静的画面,虚实相间,造成深远的空间感。虽然画面的色调较为沉重,均以重墨和赭石绘出,但也营造出一些颇具变化的形式,用笔纵横恣肆,纷披老辣,达到“乱而不乱,不齐而齐”的效果。
这么一个普通的山林小景,在秋意的风情中,浓墨重彩,仿佛无意掠过的一个热烈浓艳的秋色印象。这种画法源自于大师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也来自于传统的积墨法,渗透了西方艺术的空间构造与画面张力,亦隐含着中国画中虚静简逸的精神本源。
画家从油画着色的技巧中取得灵感,发掘水墨重迭颜色的可能性。轻巧而重迭的色块,幻化成多层次的树丛,使风景有更强烈的光影穿透感。这种独特的风景画之主观意识,且大胆使用西方表现主义采用的非写实的颜色来引发情感,同时引入西方印象派对于光线和色彩折射的观点来作画,为大师之首创。
林风眠笔下的风景画与中国的传统山水画迥异,呈现出中西合璧之境。他在艺术形式上吸取了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等西方现代艺术的方法,将空间设置、光色效应、冷暖对比这些塑造方法引入中国画,创造出一种“新风景”,在格局与色调上均独具一格。
从画作内涵而言,他强调意境深远,又情思无尽,实际上更为契合中国山水画的内在精神。此幅《秋林山水》便可体现大师的艺术观念,方寸之间展现出秋林一隅,枫树高低不等,枫叶正随着季节转换由绿变黄,由黄变红。层次分明的空间,宁静致远的格调,使人如置身于真实山水之中,又有着恰当的距离感,这种奇妙的感受来自于西画与文人画相互融合的化学反应。
林风眠的学生吴冠中曾对老师的风景创作提出了他的观感:“林风眠的画是抒情诗,运藏着深远的意境,正因畫中有诗,就不需额外题诗。”
林风眠的风景画中,以秋景为主题的画作是其最为成熟,也最富有个人特色的作品。50年代是其风景画的成熟期,1953年,他赴苏州天平山游览,对秋天的枫林、池塘、小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开始创作一种以丰富的色彩和变幻的光线为主导的“新风景”,他将西方水彩画的空间结构和光色效应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融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诗化风景,“秋景系列”即属于这一范畴。“秋景系列”出现于50年代后期,延伸至林风眠的艺术晚期,是其毕生所喜爱的画题,这一系列是林风眠进行艺术实验的载体,也是他生命中最灿烂的一段时光的体现。
此幅《秋林山水》代表了林风眠之风景画的典型风格,厚重的颜料着色,可见大师为了加强景物的质感,同时稳定水墨的流动性质,刻意以重彩着色,采取“墨迭色、色迭墨”的着色技巧,虽重而不滞,形成色层错综重迭,水性颜料厚薄相间的风景画。从中可以看出画家的实验轨迹,他舍弃了传统山水以水墨为主的画法,而是以色彩为主,制造出热烈动人的画面效果,他将西画中的一些技巧,如逆光、倒影、冷暖对比和空间效应引入画中,使画面更具真实感,同时仍然保持了水墨的流动性与通透性,乃为中西画法的巧妙融合,林风眠所创造出的这种独特的光色语言来自于自然风光,来自于中西方不同的技法,也来自于他的个人体验,对于后来的画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