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李明田金梅
李明 田金梅
摘 要:语言,是我们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正处在语言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所以,幼儿教师一定抓住这一重要的发展时期,帮助幼儿训练发音以及语调,让幼儿多多的进行交流与互动。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表达兴趣;教学情境;教学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过程中,无论是学习还是与朋友的交往都是需要先能够听懂他人的语言,然后再能够与之进行交流,从而能够获得成长。可以说,语言是我们适应社会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必须要接受系统的语言的学习与训练。语言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本文笔者就多年教学经验从幼儿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激发幼儿表达兴趣
幼儿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神奇的颜色,孩子仿佛从遥远的世界偶然降落在人世间,让这个世界又多了一抹神奇的色彩。但是,由于刚刚接触到这个世界,所以,幼儿的心里难免会产生些许的恐惧,他们期待着又害怕着即将面临的一切。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温暖以及关怀,则会帮助孩子燃起生命的活力。在学习中,我们也都希望能够听到他人鼓励性的话语或者赞赏的评价,这会让人想要更加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起居以及生活习惯,树立幼儿的自信心,给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孩子感受表达的乐趣。例如,教师在与幼儿一同进行《我长大了》的语言交流活动时,要让幼儿感受自己身体的成长变化并且与与其他同学一同分享自己的喜悦。教师可以以“同学们,您们还记得当初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是什么情境吗?是否有过害怕或者紧张的感受呢?那么,这么长时间过去,当我们再次踏入幼儿园的大门,是否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呢?”这些问题来询问幼儿,让幼儿去联想这一段时间自己的变化以及内心的感受。然后,教师可以展示幼儿这段时间的生活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孩子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当时的经历以及场景,从而勾起自己内心的回忆。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给幼儿以坚定的支持以及鼓励。
二、创设语言教学情境
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会产生强烈的兴趣,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别人或者其他事物的干扰而无法专心的进行学习。但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又可以帮助幼儿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事情。所以,创造一个适合的语言环境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与此同时,幼儿需要进入各种环境之中才能够增加其生活经验,在观察周围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其思维意识。作为幼儿教师,要自觉的为幼儿创造各种情境,让孩子深入情境之中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让幼儿进行以“春的声音”为主题的语言交流时,要让幼儿感受春天的活力以及观察春天的美景。教师可以让幼儿观看许多春天的图片,如柳树的刚刚发出的新芽、清晨的阳光等,帮助孩子进入春天的情境之中。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倾听各种事物的声音或者让孩子想想事物应该具有的声音,并且进行模仿。幼儿在活动之中会模仿风吹柳梢的声音、蜻蜓纷飞的声音以及小草钻出草地的声音等等。在愉快的模仿过程中,幼儿们都快乐与同伴进行交流,从而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
三、设计不同教学方式
我们总是需要时刻保持对于一个事物的新鲜感,才能够拥有持续的动力去坚持做一件事。然而,幼儿在心理与认知上还没有发育完全,他们无法对自己进行知识以及心理的建设。所以,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设计来让幼儿拥有不同的体验,从而让孩子始终具有对于课堂的新鲜感。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思维能力设计相应的系统的教学活动,利用不同的活动来帮助幼儿提升其语言能力。例如,教师在向幼儿讲述《小熊的一家》的故事中,要让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梳理故事发展的过程以及情节设计,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结局。然后,教师要让幼儿在脑海中复述刚才刚过的故事并且在纸上写出事情的大致脉络,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则让幼儿在讲台上重新将这个故事讲述出来,其他孩子可以对其进行评价以及补充。幼儿只有经过很多的语言训练,才能够在不断的总结与反思之中获得语言表达的灵感。有时当语言训练的次数增多了,幼儿也会拥有语言表达的惯性,从而掌握说话的艺术。通过这样“听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幼儿能够在其中得到听力以及表达的双重训练。
综上所述,由于幼儿学习水平以及能力的影响,幼儿教育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情况,它需要来自很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研究孩子的成长发育特点,根据不同的知识水平设计相应的活动,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淑霞.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6):70-72.
[2]赵红霞.情感视角中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策略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