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物流助力主销区粮食供需平衡
2019-09-10杨月锋曾玉荣
杨月锋 曾玉荣
摘 要: 【目的/意义】粮食供需平衡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主销区粮食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需要靠物流来助力和实现。通过该研究为主销区粮食供需平衡提供物流方面的助力措施。【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粮食物流进行价值创造的时间、空间和增值效应,阐述主销区粮食物流的生产、调入和储备职能,即保障基本供给、实现跨域转移和满足持续消费,以福建省为例剖析了主销区粮食在生产布局、运输过程和储备制度等方面的物流现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主销区粮食物流存在着生产形势不乐观、运输网络欠顺畅、储备压力不轻松等问题,对此提出了生产上要发掘潜力和稳产增效、运输上要开辟通道和优化网络、储备上要完善设施和有效管控等物流助力措施,以确保主销区粮食供需平衡。
关键词: 粮食物流;粮食供需平衡;主销区;助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6;F3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37-5617(2019)05-0015-06
Abstract: 【Objective/Meaning】Grain supplydemand balance is the basic premise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The balance between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main grainconsuming areas needs to be facilitated and realized through logistics. Through the study, logistics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the grain supplydemand balance in main grainconsuming areas were put forward.【Methods/Procedures】By analyzing the time, space and valueadded effects of value creation in grain logistics, the production, transfer and reserve functions of grain logistics in the main grainconsuming areas were elaborated, namely guaranteeing basic supply, realizing interregional transfer and satisfy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Then, by taking Fujian for example, the logistics status of grain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transportation process, and reserve system in the main grainconsuming areas was analyzed.【Results/Conclus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existing problems of grain logistics in the main grainconsuming areas, such as the unoptimistic production situation, unsmooth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 uneasy storage pressure. Therefore, the logistics support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tapping potential and stabilizing production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n production, opening up channels and optimizing networks in transportation, and improving facilities and making effective control in storage, thus to ensure the grain supplydemand balance in the main grainconsuming areas.
Key words: grain logistics;grain supplydemand balance;main grainconsuming areas;supporting measures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2017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77 kg,远超人均130.1 kg的粮食(原粮)消费量[1]。随着近年来粮食产量的持续稳步增长,现阶段我国已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一号召。总体上来看,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地域广阔,且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较大,我国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及主销区的粮食自给状况存在明显差距。例如,主产区黑龙江省的稻谷自给率高达1128.55%,而主销区福建省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7%,其中玉米自给率不足10%[2-3]。销区的粮食需求缺口势必要通过从产区调入粮食,以及销区的粮食库存储备来加以满足,这其中,粮食物流系统功不可没。粮食物流通过其运输、储存等功能实现了粮食这种特殊物资的远距离输送和长时间保存,克服了粮食产需间的时空差异,在衔接产销区间粮食调出调入以及弥补销区的粮食自给不足等方面扮演着“桥梁”角色,为助力主销区的粮食供需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粮食物流创造的价值分析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在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服务等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包括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等,是一条完整的环节链[4]。粮食物流通过其功能活动创造价值,包括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增值效应。
1.1 空间效应
空间效应表现为由于物的空间转换所产生的效益,即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费在地理位置上的矛盾。粮食运输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如铁路、水路和公路等,实现了粮食物资跨省区的长距离、大运量输送,为区域粮食供给和消费平衡提供了保障。物流空间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运输工具的快慢、运输规模的大小以及运输过程的损失程度。因此,实行铁海联运方式,采用粮食运输专用车厢,在运输过程中实现散装、散运、散卸等,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通过优化粮食运输过程,提高粮食运输系统效能,为粮食物流创造更高的空间价值。
1.2 时间效应
时间效应表现为由于物的时间差异所产生的效益,即通过储存等活动克服商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不一致。粮食储存通过中央、省、市、县等各级粮库及农户家庭的简易粮仓等形式,解决了粮食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异,为满足居民用粮提供了安全保障。物流时间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储存期限的长短、储存条件的好坏及储存过程的损耗程度。因此,完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采用科学、先进的储粮技术,保持良好的储粮环境,确保粮食储备的数量安全和品质安全。通过优化粮食储备体系,降低粮食储存成本,为粮食物流创造出更大的时间价值。
1.3 增值效应
增值效应表现为物在流通环节价值不断增加的过程,即通过持续增值,使商品自身附加值递增,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在粮食物流运作系统中,各环节会带来粮食物资的价值上升,如运输增值、储存增值、流通加工增值等。粮食运输和储存活动通过变换粮食的位置(产地到销地)和时间(季节收获到全年消费)从而改变粮食的供需关系,其本身就是增值过程的体现;而粮食加工通过改变粮食的形态(如稻谷变玉米、小麦变面粉等)将原粮转换成商品粮的形式,使粮食商品最终价值不断增大,也更接近末端市场的消费需求。物流增值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各环節的增值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及整个物流系统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因此,提升粮食物流各环节的运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科学、高效的粮食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物流综合效率,为粮食物流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
2 主销区粮食物流的基本职能
粮食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省(直辖市),其特点是经济相对发达,但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粮食产需缺口较大[5]。考虑到粮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物流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物流活动,在保障主销区粮食供需平衡和粮食消费安全方面,发挥着特殊职能。总的来看,粮食物流通过粮食生产、粮食调入和粮食储备这三大基本职能,为主销区提供了粮食的基本供给保障、实现了粮食的跨域转移和满足了粮食的持续消费。
2.1 粮食生产职能:保障基本供给
主销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各省和大城市,耕地面积相对有限,且地理、土壤、气候、技术等条件亦不适宜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普遍较低。据统计资料显示[1],2017年全国7个主销区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和为4813900 hm2,粮食产量总和为2767.2万t,仅各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4%左右。尽管如此,主销区各省(直辖市)并未降低对粮食生产的要求,反而进一步利用其经济优势,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以保障本省(直辖市)粮食的基本供给。例如,福建省于2019年2月27日公布了《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办法》,其中对于粮食生产保障方面,要求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广绿色、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技术,同时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粮食产量来源的最根本途径,作为粮食物流的职能之一,生产使粮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2.2 粮食调入职能:实现跨域转移
主销区有限的耕地面积使得粮食自供不足,基本的粮食需求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必须通过从主产区调入粮食以解决主销区的粮食产需缺口。以福建省为例,近年来福建省年均粮食产量在500万t左右,而消费量高达1800万t,缺口已超千万吨。为稳定省外粮源,福建与山东、江西、吉林、安徽、河南、黑龙江、湖南、江苏、湖北、内蒙古等粮食主产省(或自治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十多年来已签订粮食购销合同超8000万t。同时,为鼓励粮食企业引粮入闽,福建省粮食局联合财政厅于2016年印发了《福建省引粮入闽奖励办法》,鼓励和支持骨干粮食企业多调粮和调好粮,对有效增加福建省主要口粮品种稻谷的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福建省还通过从加拿大、巴西、美国等国外产地进口粮食(包括谷物及谷物粉、豆类、淀粉块茎及薯类)来满足居民用粮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主销区粮食的需求上升趋势显而易见,而产量下降现象却在所难免,粮食产需缺口有日渐扩大之势。粮食调入是满足粮食需求的补充途径,作为粮食物流的职能之一,调入使粮食实现了从“异地”到“本地”的转变。
2.3 粮食储备职能:满足持续消费
粮食作为季节性生产的农产品,间断产出却要连续消费,这一产消矛盾将通过粮食储备来解决。主销区粮食储备主要通过建设省级和市县级粮食储备库,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在衔接粮食的跨时消费、保护粮食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福建省的情况来看,省级储备粮的经营管理责任主要由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负责省级储备粮的购销、存储、调拨、轮换及相关业务[6]。各市县级粮库提供粮食储存、收购和销售等业务,负责市县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以及灾区、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工作,缓解粮食供给压力,确保区域粮食平衡。在政策措施方面,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市县级粮库建设要求和资金补助办法》,对市县粮食库项目建设执行170万~250万元/万t的补助标准;同时,在对“危仓老库”的大规模维修改造方面,采取省级财政补贴70%、市县配套30%的资金扶持政策,提升粮食仓储条件,并推进粮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粮食储备是弥补粮食产消矛盾的重要手段,作为粮食物流的职能之一,储备使粮食实现了从“彼时”到“此时”的转变。
3 主销区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
从供需平衡视角来看,产、运、储是保障主销区粮食供需平衡的重要物流手段。其中,“产”涉及粮食生产布局,“运”涉及粮食运输过程,“储”涉及粮食储备制度。因此,主销区当前粮食物流的发展情况将围绕上述3方面来展开讨论。
3.1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但生产形势不乐观
主销区维持一定程度的粮食自给率是遏制粮食产需缺口日益扩大的有力方式,因此粮食生产任务不容松懈[7]。从近3年(2016-2018年)的粮食产量变化情况来看,三大主销区广东、浙江和福建的粮食生产保持着稳定发展态势,稳中求进,略有波动。以福建为例,2016年福建粮食产量仅477.28万t,是1970年以来的最低产量,但在2017和2018年则连续小幅增长,增幅分别为2.1%和2.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有所扩大。从粮食生产布局来看,福建的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南平、三明和龙岩一带,三地的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0%左右;而福建约55%的常住人口分布在闽东南的泉州、福州和漳州一带,是粮食消费的主要集中地,粮食产需的地区结构不平衡。
尽管粮食产量有微增趋势,但主销区现有的耕地资源显然已无法承载本区域现有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8],粮食缺口数量有增无减,其中广东缺口高达2769万t。从主销区当前的粮食生产形势来看,一方面,主销区多临山近海,地域特色使得粮食生产条件不足,且易受台风、山洪等自然灾害影响,耕地面积扩大和粮食产量提升均大幅受限;另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且在种植选择上,呈现出由粮食作物向非粮作物如蔬菜等转移的趋势。在内外因素的双重夹击下,主销区的粮食生产任重且道远。
3.2 粮食运输方式多样,但运输网络欠顺畅
主销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粮食自给率却逐年走低,每年约2/3的粮食需要从省外调入,调入量保持在1200万t以上。主销区的原粮多来源于东北、华北等粮食主产区,其长距離调拨采用铁路、公路和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现已形成的“北粮南运”格局,主要是东北地区的粮食依靠火车、汽车、驳船等运输工具,经铁路、公路等运往环渤海港口,再经水路运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9]。以福建为例,1200万t的粮食物流总量中,经铁路调入的约384万t,占32%;经水路调入和进口的约750万t,占63%,其中经水路从省外调入的约430万t,占36%,主要品种为东北的玉米、稻谷和大米,江苏、山东的小麦等。目前,辽宁的大连港和锦州港等均已开通了通往南方主要港口的定期航班,开展粮食中转业务;省外粮食在港口接卸后再经省内公路和铁路转运至福州等粮食缺口较大的地区,从而保障粮食流量流向稳定。
尽管国家一直提倡和鼓励粮食物流的“四散化”(即散装、散卸、散运、散存)作业以降低粮食物流成本,但目前主销区的粮食运输仍存在散粮运输(如散粮车或集装箱)与包粮运输(如90 kg麻袋或50 kg编织袋)并存的现象。散粮多为原粮,以水路运输为主;包粮多为成品粮,以铁路运输为主,且跨省铁路运输70%以上仍主要采用包粮的方式[10-11]。此外,主销区粮食物流一体化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主产区与主销区在仓库、运输工具、中转设施等整个流通环节的无缝化连接有待实现,公铁联运、铁海联运及铁路与水路的合理分流等需持续推进,现代化的散粮流通体系尚未建立。
3.3 粮食储备体系多级,但储备压力不轻松
在粮食生产能力低下、大部分粮食靠外调的客观形势下,进行大规模粮食储备是主销区为保障粮食供需平衡的普遍做法。目前主销区已具备了以省市县三级国有粮食储备库和粮食购销公司(或储备粮公司)为基础的粮食收储体系,主要以储存原粮为主,同时还有农户家庭粮食储备作为补充。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主销区的粮食储备数量严格执行“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这一明确规定,同时,成品粮储备要达到10~15天的市场供应量[12]。福建省在“十二五”期间已建成标准化储备仓容137.37万t,农户科学储粮罐35.6万套,尚有部分仓容在建设中,“危仓老库”的维修改造也在进行中,预计“十三五”期末全省标准化储备仓容达到500万t以上。与此同时,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及福州、厦门、漳州等市也在积极探索推广充氮气调、低温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推进“智能粮库”建设。
尽管目前主销区已建成满足粮食储备要求的现代化仓容,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和消费者对粮食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主销区的粮食储备规模还将持续扩大。这会给现有储备仓容带来压力,同时在储备过程中也会对粮仓机械、储粮技术、储存条件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增储后每年储备粮的轮换数量也将不断增加,储备粮储存和管理难度都将进一步加大[13]。完善储备粮管理机制,创新粮食储备模式,开发新型储粮技术,是主销区降低粮食储备成本、保证储备粮质量安全和提高粮食储备效率的未来发展方向。
4 主销区粮食供需平衡的物流助力措施
主销区粮食供需平衡要兼顾数量平衡和质量平衡的双重目标,在基本用粮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做到粮食品类多和质量优,以满足主销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粮食消费需求。借助物流手段,主销区将通过粮食生产、粮食调入和粮食储备来实现粮食的增量增质,达到粮食供需的数量和质量平衡目标。
4.1 生产助力:发掘潜力、稳产增效
考虑主销区粮食耕地面积相对有限的客观事实,在现有粮食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发掘粮食生产潜力,达到稳产增效的目的。
(1)利用“本地+外地”资源,提升粮食耕地面积潜力。“本地”是指主销区自有资源,如福建地处沿海,可利用滩涂围垦造田的形式,补充耕地面积;“外地”是指借助粮食主产区丰裕的耕地资源,主销区与主产区进行跨区合作,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等形式,将外部耕地资源为“我”所用。
(2)利用“制度+技术”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潜力。单产提高需要有地力支撑,对现有耕地采取轮作轮休、稻蔬轮作等制度[14],有利于耕地资源的休养生息,改善耕地质量,增加产出潜力;同时单产增加也需要技术来助力,通过技术示范、培训和入户到田,指导农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出率。
(3)开发“品种+品牌”模式,既能稳定粮食产量,又能提高粮食质量,引导主销区粮食生产走向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发明了可以种植在盐碱地上的海水稻,将有助于突破主销区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缓解耕地压力和增加粮食总产量;同时,加强绿色稻、超级稻等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营造生态种植环境,种出高产、优质的生态米、绿色米,并树立粮食品牌意识,创建区域特色粮食品牌,传承优良品种。
(4)建立“应急+保险”机制,针对像福建这些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的沿海主销区,全面提升主销区粮食作物应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一方面,联合农林牧渔及气象、公安、卫生防御等部门,建立灾害应急联动机制[7],完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粮食作物保险如水稻保险等,化解农户种植风险,维护主销区农户粮食生产积极性,实现稳产增产。
4.2 运输助力:开辟通道、优化网络
考虑主销区粮食产需品种、数量的不匹配情况,粮食调入呈现规模大、种类多的特征,需要在稳定粮源供应的基础上,开辟专门的粮食运输通道,并优化运输网络,提高粮食运输效率。
(1)在调入源头和对象上,明确粮食调入源头,稳定外部粮源,并兼顾粮食数量和品种类别,优先调入优质品种。粮源稳定是粮食调入工作开展的前提,主销区粮食供给对外依存度高,需通过签订粮食购销协议、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等形式[15],与主产区建立长久、稳固的供需合作关系,确保有粮可调;在调入对象上,结合主销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饮食偏好,进行粮食调入品种、等级的选择搭配,满足主销区居民对各类粮食的区域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以福建为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1218元提高到2017年的30048元,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年均实际增长率为7.3%,居民消费能力明显上升;此外,当地居民喜好米食和高档面食,因此在口粮需求上,主销区如广东、福建等倾向于从省外调入或国外进口优质稻米和小麦品种,满足人们更高的消费要求。
(2)在运输通道和方式上,开辟粮食专用运输通道,采取以铁路或水路为主的多式联运,结合“四散化”运输技术,完成粮食物资的长距离、大规模运输和集散。跨省区粮食物流通道常受铁路网运力的“瓶颈”制约,粮食运量提高空间受限。以引粮入闽为例,可以利用福建靠海优势,发展粮食水路运输,并依托福建沿海大型深水港如厦门港、漳州招银港和莆田秀屿港等,完善水-公-铁交通枢纽建设,拓展铁水、公铁等联运形式,将到港接卸的粮食再经公路和铁路转运至福州等地,构建粮食入闽专用物流通道。同时,要大力发展散粮运输技术,提高散粮运输比例,通过在散粮装卸及中转环节采用机械化作业进而减少人工成本,从而有效降低粮食物流系统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在北粮南运格局中,散粮水运将在粮食运输到主销区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3)在配套设施和设备上,加快散粮中转库及粮食专业化码头等粮食物流节点建设,采用散粮专用车、散粮船等运输工具,优化运输设备及网络,提高粮食的快速运输和中转能力。结合福建的情况,要重点推进厦门港海沧港区、福州港三都澳港区、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等港口散粮中转库和专用码头建设,依托粮食批发市场、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大型粮油配送中心等配套资源,完善散粮中转、接卸设施设备和服务平台,构建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实现粮食流通环节的无缝衔接。从主销区粮食物流发展水平来看,大规模粮食的快速运输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在突发事件下(如自然灾害、灾难性事故、战争等)会影响主销区粮食的有效供给。因此,扶持和引导具备一定运输条件和能力的粮食物流企业、运输组织等参与到粮食运输中来,通过对现有运输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粮食运输向散装化、规模化、社会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4.3 储备助力:完善设施、有效管控
粮食储备是确保主销区粮食供需平衡、规避缺粮风险、保障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目前各主销区均执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通过改善主销区的储粮设施,合理调控储备结构和规模,进一步提高储粮技术和完善储备粮管理机制,从而增强主销区的粮食仓储能力。
(1)做好主销区粮库建设,进行粮食储备设施升级,建设绿色粮库、数字化粮库等[16],改善储粮条件,减少储粮损失,保证粮食品质。考虑主销区粮库需应对日益扩大的粮食储备需求,兼顾开展异地储备模式,通过在主产区投资建设粮源基地的形式,将产后粮食就地储存并进行必要加工,既减少长途运输损失和成本,又能缓解主销区的仓容紧张局面。
(2)合理调控储备结构和规模,依据主销区居民饮食习惯储备相应比例和数量的粮食品种,如稻米、小麦、玉米等原粮,并建立储备规模预警等级,克服主销区库存量过大、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同时,鼓励和引导主销区农户家庭根据消费需要进行必要数量的原粮及成品粮储备,如储存3~6个月的消费量,以分散储备粮的集中储备压力。
(3)引入科技储粮、生态储粮等理念,发展绿色储粮技术,并运用粮情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对储备粮进行智能化管控,进而提升主销区粮食储备管理水平。先进的储粮技术和手段能够有效地防虫治害、减损提质,使储备粮更加优质、绿色和安全。除原粮散装库的技术运用外,也鼓励福建、浙江等主销区的大中城市建设成品粮低温储备库,在改善粮食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粮食的应急保供能力。
(4)以省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为主,考虑委托代储、代轮换以及储加(即储备-加工)结合模式,完善主销区储备粮管理机制,实现储备粮的常储常新。主销区粮食储备应以优化粮库布局、提升仓储功能为重点,确保每个市、县(区)都有一个标准化中心储备粮库。同时,依据主销区现有条件,改造或新建區域性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健全主销区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5 結语
粮食供需平衡是实现区域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低要求。主销区在依靠自产无法保证供需平衡的形势下,势必要通过粮食物流功能来对其助力。粮食物流的生产、运输和仓储功能顺利协助主销区完成了粮食从“无”到“有”、从“异地”到“本地”和从“彼时”到“此时”的转变,保障了主销区粮食的有效和持续供给,实现了主销区的粮食供需平衡目标,为满足主销区居民粮食消费安全和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谢高地,成升魁,肖玉,等. 新时期中国粮食供需平衡态势及粮食安全观的重构[J].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6):895-903.
[3]曾福生,何友. 中国区域粮食自给率测算与分析[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1):25-35.
[4]侯立军. 中国粮食物流科学化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闻海燕. 粮食安全:市场化进程中主销区粮食问题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杨月锋,徐学荣. 福建省农户储粮行为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0(2):12-16.
[7]蔡雪雄,李倩. 中国粮食主销区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研究[J]. 亚太经济,2018(5):130-136.
[8]刘宁. 粮食安全视角下主销区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分析——基于本地生态足迹模型[J]. 兰州学刊,2013(5):104-108.
[9]苟倩,王成金,程佳佳. 中国港口粮食运输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J]. 人文地理,2017,32(6):95-103.
[10] 王丹. 粮食物流现存问题分析——北粮南运[J]. 经贸实践,2016(17):261.
[11]钟昱,亢霞. 多维度视角下我国粮食运输的结构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2016,30(8):14-21.
[12]韩建军,邹亚丽. 区域粮食储备的地区差异与规模确定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3):464-472.
[13]庄福生. 粮食主销区创新完善储备粮管理机制的思考[J]. 粮食问题研究,2018(6):47-50.
[14]陈德好. 福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探讨[J]. 福建农业,2017(3):36-37.
[15]易小兰,袁泉. 主销区粮食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6,41(6):1-3.
[16]唐柏飞,赖明. 我国绿色粮库建设现状及展望[J]. 中国粮油学报,2016,31(9):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