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硬汉:誓死“啃”通“地狱式”隧道

2019-09-10张刘敏

中国工人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柱建设者项目部

张刘敏

在祖国西南边陲,秦时茶马古道的咽喉处,万仞群山夹裹着一条奔流不息的澜沧江。如今,与澜沧江十字交叉的大瑞铁路正在紧张施工。

2008年,穿梭于群山之间的大瑞铁路大(理)保(山)段率先开工建设。这段135.64公里长的线路,共有21座隧道,34座桥梁,桥隧占比高达86.5%。

其中,位于云南保山的大柱山隧道,是一条让500余名隧道专家看了直摇头的“地狱式”隧道—复杂断层、涌水涌泥、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等各类风险集于一体。

大柱山隧道被确定为极高风险隧道,也是中国中铁“天字号”高难工程。

为了缚住这条“恶龙”,来自中铁一局四公司的几十个二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十易寒暑,扎根深山,奋战了近4000个日夜。

10年,大柱山隧道冲出了一支肯吃苦、敢担当、能创新的工人先锋队。

高难工程的考验

原本计划5年内完工的隧道,工期却一延再延,施工第九年才挖到了100公里,大柱山隧道真的有这么难?

据初步统计,10年来,这条在修的隧道竟然涌出了一亿多立方米的水,相当于十余个西湖的水量。

“不知是不是遇上了暗河,但是地质太复杂,怎么都找不到水源从哪儿来。”中铁一局四公司项目经理姜栋回忆说,“一小时仅一股涌水就达1500方,高峰期一天下来涌水达7万多方。”

2009年8月,施工掘进至燕子窝断层。断层内有裂隙水、溶腔水等静水,还有管道水等流动水。这些水相互连通又相互补充,水路极其复杂,犹如一个放大的蚁窝,密密扎扎,交错纵横。而且水压极大,时常水夹着细沙、鹅卵石,平射喷涌而出。一次,喷出的泥浆将停在掌子面附近的一臺重达几吨的挖掘机推出40多米远。

“所有断层里平导燕子窝断层施工难度最大,耗时最长,艰难得不可想象。”姜栋至今心有余悸。面对156米的断层和“恶龙”的多次肆意咆哮,建设者们与其艰苦缠斗了26个月,才战胜了它,平均每天掘进不到20厘米。

除了要经常在“水帘洞”中被迫“淋浴”,建设者们还会经历“桑拿”的考验。

2014年10月,隧道出口端掘进到4.7公里时,隧道内温度猛然间升至35℃以上。机械设备集中作业时,洞内温度常常高达42℃。

42岁的老党员陈志强清晰地记得那段“水深火热”的日子。“三公里的高温带,人待在里面都有一种窒息感,一般人撑半个小时就烦躁。我们经常待七八个小时,一个人一天喝20多升水。”

即使项目部购置了大量冰块,但温度高的时候,一卡车冰一小时就化完了。冰块的作用微乎其微,仅仅能使洞内温度降低1℃左右。

与此同时,隧道里湿度达80%以上,不少建设者都患上了风湿病。其中,最“遭罪”的是喷浆班的6个兄弟。喷浆料溅到身上,他们从肚脐眼儿到脚指头的皮肤全溃烂了,疼得晚上睡觉都不敢翻身,一天要抹两三支药膏。

“2010年,我刚来到工地,头一天就进了4次隧道,每次出来脸黑得就像打仗一样。有一次回家,在家休养了20多天,吐的痰还是黑的。”刚到而立之年的三工区总工杜利军,性格腼腆。2014年,他腿疼得不行,检查发现自己得了风湿病。

受恶劣环境肆虐折磨的,不光是人,还有机械设备。测量仪器在洞里二三个小时后才能开始工作,损坏率比在其他隧道要高几十倍。20分钟能测量完的任务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挖掘机、运渣车只要在洞里停放一天,就开始生锈。在隧道的高温下,出渣车跑不到一半就开锅了,休息20多分钟才能继续走。

从2008年开工至今的4000个日夜,项目建设者们都在经受着这个高难工程的考验,并向“不可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百折不挠的精神

施工环境比人们想象中的还要恶劣,然而,让建设者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次次与危险甚至死神擦肩而过。

至今都让杜利军感到后怕的是2010年11月的一天晚上,他和两位同事正在掌子面的台车上做测量放线标识。突然,“轰”的一声,好像炮弹爆炸的声响在耳边响起。

“那一刻,我下意识地从台车上往下跳。等回过神来,身后一块大石头已经重重地砸在钢拱架上,隧道顶部一股大约十厘米粗的水柱喷射而出。”

技术员雷腾也遇到过类似骇人的境况。一天值夜班时,凌晨两三点,他在台车旁和工人一起立钢拱架。只一眨眼间,便听到“嘎吱吱”一声响,平常看似粗大刚硬的拱架好像被一双看不见的大手往后推了一两米。伴随着后移,拱架变形。第一次碰到如此情景,雷腾脑子里一片空白,顿时不知所措。一位领工员大喝一声“撤”,他才醒过神来。

恶劣的施工环境,也吓退了很多人。招工时,当地人一听大柱山隧道,连忙摆手:“不去,不去,太苦、太苦,那不是人干的活。”

2010年到2012年间,是项目最困难的时候。不少人走了,工程部只剩下刘昕华。“我光杆司令一个,既是副总工、工程部长还是技术员。指挥部和各参建单位戏称大瑞铁路十大怪,其中一怪就是一局光杆司令刘昕华。”刘昕华自嘲道。“我们不甘心让别人误解我们10年连一条隧道都打不通,无论如何得坚守到最后。”

再苦再累再艰险,中铁一局的建设者们还是坚持了下来。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他们对家人越来越深的亏欠。

军人出身的魏峰,为人硬朗,做事干练。10年里,他在家只过了两个春节。有一次,妈妈拉着他的胳膊说:“啥把你留在那儿了?钱挣不了多少,整天见不着人,这日子还过不过了?”他只是淡淡地回应母亲:“单位的事,您不要管了。”

抱着孙子亲一下脸蛋儿,这样的情景只能在李春风脑海中多次幻想。“前年,儿子结婚,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现在孙子都1岁多了,还没见过。项目上大型台车19台,装载机10台,挖掘机5台,空压机9台,接送车5辆、还有众多的风机、水泵、罐车、卡车,每天都有修理的机具车辆,高峰期仅仅轮胎一个月就要更换400多条,平日里每月平均也要百十条,根本走不开。”保山到西安的飞机只要2个多小时,但他一直回不去。

为了心中的信仰和人生的追求,他们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和奉献在大柱山。就像老党员陈志强所说的:“我不能走,不能半途而废。做了逃兵,就输掉了整个人生。我们干的是‘天字号’高难工程,干好这个工程,我们每一个人都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璀璨光芒的背后

10年,大柱山隧道的建设者们交上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截至目前,大柱山隧道出口平导独头掘进突破了7900多米,创造了国内单线铁路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独头掘进的新纪录。

项目部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云南省工人先锋号、大瑞铁路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姜栋、韩方瑾也先后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10年前刚到这儿来,心理落差非常大。那会儿没路、没水、没网,我做梦都想离开,到处都有危险,很有可能把命丢了。”思想波动大的不只韩方瑾一个,几乎人人都是,艰苦的环境超过了很多人的心理承受力。

好在项目部领导及时发觉了这个现象,立即组织了一系列培训,给大家讲修建这条铁路的意义,讲党员的吃苦奉献精神,讲如何做好工作又要確保自身人身安全,大家的恐慌感才慢慢减弱。

环境苦,施工难,人心急。党政工团组织齐齐发力,将党员群众火热的激情导入到施工生产之中。

“筑精品工程、当跨越先锋”“七比一创”“一创一建”“助推新跨越、建功新时代”……10年来,项目工会组织了多次劳动竞赛,将各个班组纳入活动,激发了干劲。

项目部还建立了多渠道人才成长平台,推荐提拔了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的管理人员。

每年,工会的温暖行动也直抵人心。给技术人员发放两套工作服,给劳务工每人每月发放100元服装补助,丰富饭菜花样,送上生日蛋糕……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及项目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经常到工区,了解职工思想、工作、学习动态,问询职工生活、身体等情况,帮助职工解决困难。

2016年3月,一场隔空爱心接力上演。

26日下午4时,叶文的父亲突发主动脉瘤病。榆林第一人民医院告知叶文的母亲,这个病72小时的死亡率达90%,必须及时手术,全国只有北京的阜外医院可以治疗。晚上8时左右,母亲给在工地的叶文打了电话。

怎么办?怎么办?急得团团转、无助又沮丧的叶文给项目部领导汇报了情况。领导在“风雨同舟”微信群中请求大家帮助。一局四公司党委书记刘新文、总经理孔凡强得知情况后,积极向一局集团求助。爱心接力不断传递,很快就联系好了这家医院和主治大夫。第二天早上,叶文的父亲手术顺利完成,生命得以挽回。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看守炸药库的几个老同志家里有困难,项目部号召大家捐款;工区几个同事为子女学费发愁,党支部就积极向公司争取金秋助学……10年的相守,他们产生了亲人般的深厚感情,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不分你我。

“苦是苦,可我在这儿心里很舒坦,我们之间的感情如兄弟般深厚。干好工作,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也是对兄弟们负责。”杜利军如是说。

2018年,是大柱山隧道开工的第十个年头。这一年,好消息一次次传来。截至2018年底,大柱山隧道正洞累计开挖完成12.119公里,剩2.365公里,完成83.7%;平导累计开挖完成13.270公里,剩1.046公里,完成92.7%。

2018年12月29日18时58分,随着大柱山隧道进口平导一声炮响,大柱山隧道平导进入最后1000米核心段冲刺。再有两年,隧道就通了。

【新闻链接】

大瑞铁路东起大理站,西至中缅边境城市瑞丽。铁路自大理始发后,沿西洱河右岸而下,跨漾濞江、银江、澜沧江,穿大柱山后至保山市,再经怒江、高黎贡山,终到瑞丽,全长330公里。大瑞铁路是西部开发性新线项目之一,也是我国西南进出境通道之一的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瑞铁路建成后,将重塑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辉煌,进一步凸显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数读大柱山隧道】

14484米

大柱山隧道是大瑞铁路全线最高风险隧道,全长14484米,隧道最大埋深为995米。

7分钟

通车后,火车只需7分钟就能穿越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

10座西湖

大柱山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6条断裂带,岩溶发育地段5处,褶皱构造3条。开工至今,大柱山隧道总涌水量相当于10个西湖的水量。

1.27公里

施工中易遇到突水、突泥和围岩失稳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地处硬质岩的应力聚集带,施工中易出现岩爆现象。同时,隧道穿越1.27公里的煤系地层,含有瓦斯气体。

猜你喜欢

大柱建设者项目部
建设者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建设者
就要把钱借给你
就要把钱借给你
“劳动者”与“建设者”
建设单位矩阵组织结构下的项目部质量管理研究
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在项目部落地生根
借夫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