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途径
2019-09-10黄泰强
黄泰强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素质教育渗透,要求各个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状态。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则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发展,促使学生高效率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此,本文则从合理设置问題、转变教学方式以及提升教师素养等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策略,望给予历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问题意识;培养途径;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教学目标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为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虽然大部分历史教师都相应新课程提出的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探究学习等号召,但在实际教学中设置问题依旧单一化和表象化,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目的。问题意识即促使学生形成产生疑问时主动寻求答案心理状态,历史学科过去性特点则要求学生具备问题意识,从而更好地站在历史角度提出具有历史意义的问题并展开知识探究,真正提高历史学习质量。
1.合理设置问题
保证问题质量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设置问题,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高中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所选问题是否可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目的。首先问题设置保证难度适中;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在学习中不愿自主获取答案,过于依赖教师。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注重设置难易适中问题,使学生主动思考。同时还应坚持层层深入原则,拓展学生历史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设置问题还需有一定难度,经努力探索才能得到答案,保证问题有效性。其次问题设置应具有启发性;启发性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积极性。然而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忽视问题启发性,或惯性围绕考试内容设置问题,但这种问题只能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无法启发学生思维。以《南京条约》一课为例,多数教师会设置如“《南京条约》涉及哪些内容?它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上述问题只是将学生思维固定在历史教材当中,因而在学生思维中就逐渐形成《南京条约》是一个带给中国危害的条约。事实上,该条约并非单纯给中国带来危害,从开放通商口岸这条而言就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所以教师针对《南京条约》设置问题时应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不仅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更能站在全新的视角对历史事件进行评析,逐渐形成辩证思维,是养成良好历史问题意识。第三问题设置具有探究性;探究性问题可以增强学生主动求知动力,历史教师可通过设疑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以《俄国十月革命》一课为例,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曾有一名共产主义成员向马克思提出一个问题,即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直接回答:“不行”,但在俄国实实在在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难以马克思也会判断错误吗?这种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2.转变教学方式
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还应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和学生沟通互动,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该章节为学生传授的知识点即虽然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但却被袁世凯窃取了胜利的果实。对此,历史教会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让学生思考为何辛亥革命会成功,该如何评价袁世凯这名历史人物。当学生充分掌握教材知识点后,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相互讨论,积极鼓励学生阐述观点。之后教师再评析学生各种观点并适当补充其不足之处,保证学生以辩证角度看到历史人物和事件,更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目的。除了上述教学方式,历史教师还可借助小组合作构建开放性历史课堂,再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为例,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明清宫廷电视剧片段并提出相关问题:“明清朝廷如何运行的?”“明朝和清朝文化有何不同特点?”之后让学生相互讨论,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思考历史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3.提升教师素养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教学习惯和方式在一定程度直接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养成,因而需要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拓展教师专业知识;毫无疑问,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更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只有教师具备处理问题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历史教师应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坚持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即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已有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也是教师吸取他人优秀教学经验弥补自身存在不足的关键,因而教师应善于课后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核心理念,帮助学生站在历史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最重要可以改变传统单一沉闷课堂氛围,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高效率掌握历史知识,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沈文娟.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分析[J].新课程(下),2017(11):191-191.
[2]张春蕾.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7(15):90.
[3]洪立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探讨[J].亚太教育,2016(20):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