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丽·雪莱还能当科幻的祖师奶奶吗?

2019-09-10江晓原

新晨 2019年5期
关键词:雪莱开普勒科幻

作为科幻作家的开普勒

我的博士研究生穆蕴秋小姐,开始做关于科幻与当代科学发展关系的论文不久,有一天很兴奋地告诉我,她注意到开普勒当年写过一个作品《月亮之梦》,“这就是科幻作品啊”,她说,“很想找来读一读”。我告诉她我这里就有,是我二十五年前复印的。她非常惊奇,说你那时怎么会连这种东西都收集啊!其实我当时收集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并非出于什么远见——比如预知二十五年后会指导穆小姐的博士论文,而是纯粹出于好奇。

在通常的大众读物中,英国大诗人雪莱的第二任妻子玛丽·雪莱一直被尊为科学幻想作品的鼻祖,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发表于1818年,这经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玛丽·雪莱据此被后世誉为科幻文学的“祖师奶奶”。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如果也算上那些攀附在同一主题上的,已达50部左右,真可以说蔚为大观。

其实,从“科幻”(science fiction)这个主题延伸到“幻想”(fiction),中间并无鸿沟,而是可以“平滑过渡”的——哪些幻想是“科学的”而哪些又不是,本来就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在一些西方人看来,《弗兰肯斯坦》、《星球大战》、《黑客帝国》和《哈里·波特》、《指环王》都可以归为同类。

而开普勒的《月亮之梦》,即使按照狭窄的定义,也完全可以算得上“科幻”了。

1593年,开普勒就读于德国图宾根大学时,已经写出了《月亮之梦》的雏形,那是一篇关于月亮天文学的论文,他设想如果太阳在天空中静止不动,那么对于站在月球上的观测者,天空中其他天球所呈现出的运行情况将会是怎样的——是在日心体系中的情形。这篇已经富有科学幻想色彩的论文在当时未能公开发表。十五年后,1608年,开普勒重拾旧作,在原文基础上扩充内容,1620年至1630年期间,他又在文末补充增添了多达223条的详细脚注,合起来其长度四倍于正文还不止,即成《月亮之梦》。

这部作品在开普勒生前一直没有机会发表,他去世后,其子路德维希·开普勒于1634年将其印刷出版。但是长期不太为人所注意。三百余年之后,科克伍德(P.F.Kirkwood)女士于1965年将《月亮之梦》译为英文,取名Kepler's Dream,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当年复印的就是这个版本。

《月亮之梦》中的科学幻想

《月亮之梦》之所以有资格被列入“科幻之祖”的候选名单,首先是它的形式——以梦的形式写成。开普勒在书中说,本书中的内容,来自他某次“梦中读到的一本书”中主人公留下的记载,在那本梦中的书里,魔鬼引领着主人公和他的母亲作了一次月球旅行。这个情节的设置,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开普勒母亲曾经被指控为女巫的遭遇。

关于去往月亮的途径,开普勒也有奇情异想。他的设想是:那些掌握着飞行技艺的魔鬼,生活在太阳照射下地球形成的阴影中,魔鬼们选择当地发生月全食时作为从地球飞向月亮的旅行时刻——这时地球在太阳照射之下所形成的锥形阴影就能触及月亮,这就形成了一条到达月球的通道。看看,这难道还不算“科学的”幻想?事实上,这完全可以算是17世纪的“硬科幻”啦。

比较重要的幻想,是开普勒对“月亮居民”(inhabitants of moon)的想象:

在月亮一直面向地球的一面,布满了很多像被刺穿一般的小孔,这其实是月球上一些连续的洞穴,它们应该是月亮居民用于抵御严寒酷热的遮蔽所。

在这部分内容里,开普勒认为月亮上也存在有生命的物种:

(月亮居民)生于泥地里,长于泥地里,他们身材庞大,成长迅速,但生命周期非常短暂。存在于朝向地球一面的月亮居民没有固定居所,成群结队到处游荡,一些用脚行走,可能比骆驼快些,一些用翅膀飞翔,还有一些坐在小船里随波漂流。中途暂停的时日里,它们就爬进那些洞穴里,根据各自的特性在群体中扮演不同角色。

开普勒认为月亮上存在有生命的物种的想法,并非天马行空的任意想象,而是他通过望远镜对月亮观测结果的一种解释。他所依据的现象是:月亮上一些斑点区域内的洞穴呈完美的圆形,圆周大小不一,排列井然有序,呈梅花点状。开普勒认为,这些洞穴和凹地的排列有序以及和洞穴的构成情形,正是月球居民有组织的建造成果:

我们认为月亮上存在某个种群,他们能够合理地在月球表面建造凹地。这个种群一定是由许多单个的群落组成,每个群落都有供自己使用的凹地。由此就可解释,为何我们发现这些凹地相互完全一样,因为它们是按照共同的设计方案建造的。这表明不同的凹地建造者之间达成了成熟的一致意见。

开普勒在《天文光学》一书中也提到过有关的内容。而在《宇宙和谐论》第五卷的结语部分,开普勒说他的老师第谷也认为别的星球上可能存在有生命的物种。

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哥白尼革命》一书中谈到17世纪望远镜发明和科幻萌芽之间的关系时说:“望远镜成为一种流行的玩具,对天文学或任何科学此前从未表现出兴趣的人,也买来或借来这种新仪器,在晴朗的夜晚热切地搜索天空……一种新的文学也随之诞生了。科普读物和科幻小说的萌芽都可以在17世纪发现,一开始望远镜和它的发现是最显著的主题。”这段论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创作《月亮之梦》时的历史背景。

“科幻之祖”五大候选人

开普勒的《月亮之梦》,有时候确实也被视为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从“科学”、“幻想”这两点上来说,这部作品都是毫无问题的;唯一不足的是作为小说稍稍有点勉强。不过《月亮之梦》并不是唯一威胁玛丽·雪莱科幻祖师奶奶地位的作品,“科幻小说先驱”的头衔,目前至少已经有五位竞争者。据穆蕴秋小姐整理,五位竞争者的情况可见下表:

表中《吉尔伽美什》和《奥德赛》之所以入选,当然是因为作品中的幻想成分;而如果说《月亮之梦》被视为《弗兰肯斯坦》的先驱,那么将普鲁塔克《月亮上的脸》视为《月亮之梦》的先驱,也完全有根据——开普勒自己表示,他的《月亮之梦》深受两部古希腊哲学家著作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普鲁塔克的《月亮上的脸》。普鲁塔克在其中对月亮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的天文现象作了探讨,并已经论及月亮是否会是一个可居住的世界。开普勒将它从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足见他对这一作品的喜爱。

内容简介:

科学很枯燥吗?不,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有趣。《科学外史》系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著名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涵盖天文地理、宇宙太空、科技科幻诸多领域,谈及司南传说、星占学家、“超级民科”、影响因子等科坛趣事。作者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學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行文之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诸外部因素之关联及互动;作者又喜用学术眼光分析逸闻趣事,常有标新立异之论点及表达——初看似乎离经叛道,细察则仍言之成理。而对于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作者关注尤多。《科学外史》出版后已获七项荣誉,包括首届年度“中国好书”、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等。

作者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猜你喜欢

雪莱开普勒科幻
Burst Your Bubble
未来科幻城
一诺三十年
雪莱一诺三十年
雪莱:保卫小狗窝,一诺30年
开普勒的最新发现:第二地球
“死而复生”的开普勒
开普勒的大发现
孤独远行的开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