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2019-09-10姚颖超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宁海县综合体宁波市

姚颖超

在宁海县制造研发设计云平台上,记者看到不少模具公司发布的设计外包、标准件采购需求等信息。“以前,每个企业都要单独购买相关软硬件资源,而现在,大家只需通过购买制造研发设计云平台的服务,就可以享受云平台的高效服务。”该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海县制造研发设计云平台是宁海县模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重要载体,通过该平台,宁海县制造业企业可以享受到高性价比、软硬件一体化的信息化支撑服务。宁海县模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自创建以来,技术引领、人才培育、产业赋能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像这样紧扣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产业链贯通、全要素整合、创新链协同发展的新型载体,正在宁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是宁波市落实‘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举措,以服务于‘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导向,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目标,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宁波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全市已创建培育综合体30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11家、区县(市)级11家,带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19家市級以上综合体所覆盖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总值3975亿元,占区县(市)生产总值比重均值达到37%,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技术开发、知识产权等服务22000余家次,帮助解决难题2300多个,累计与900余家企业建立紧密科技合作关系,集聚科技型创业项目(团队)超过600个。

立足特色全链条服务产业发展

块状经济集聚、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宁波产业的一大特点。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更新换代的日益加快,宁波传统块状经济面临产业层次低、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品牌影响小、布局结构散等瓶颈制约。大量中小企业又往往实力有限,难以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立一种聚集产业发展需求、集成各类创新资源、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的创新联合体模式迫在眉睫。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列入全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决策部署。去年7月,《宁波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围绕“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根据“创建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发展思路,提出布局公共科研设施、拓展专业的公共服务功能、构建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四大任务,明确到2020年全市要建设各级综合体60家的工作目标。在财政资金支持上,明确对列入市级重点创建名单的综合体给予不低于2000万元的支持,列入省级的参照省里标准给予支持。

依托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宁波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各区县(市)、开发园区等各单位突出重点,补短板,培育新动能,突出创新生态培育,突出成效与区域特色,提高站位、高度重视,全面加快综合体建设,形成了服务产业发展的“大合唱”。

在以石化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为产业主导的镇海,精细化工因其连结上下游产业链的独特作用获得长足发展。宁波镇海精细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宁波市打造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的核心区,自创建以来,努力打造政务链、创新链、服务链、金融链、产业链“五链一体融合”的产业创新服务生态链,为宁波打造绿色石化万亿级产业提供全链条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去年,综合体绿色石化产业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901亿元,同比增长12%,形成“1211”的企业规模效应,即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企业1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2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2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11家。

记者了解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内,整合了各种创新资源,并形成了有利于创新成果高效孵化的体制机制,打造了一个全产业链集聚、全要素整合、创新链协同发展的技术创新高地,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补强产业创新发展短板,提升产业价值链。同之前建立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相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新资源更加集聚、服务功能更加全面,是对前者的迭代创新和再深化。

各显神通综合体建设全面开花

两年来,宁波市积极先行先试,锐意改革创新,逐步探索走出“需求驱动、市场运作、模式多元、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

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正是这一发展道路的典范。截至目前,该综合体已集聚高水平研发机构8家、科技服务机构500余家,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近1000家,辐射带动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2300亿元,已成为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的新引擎、助推器、示范园。目前,综合体内已建成高能级产业研究院15家,其中,国内首个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已建成1个公共实验检测平台和6个工程技术中心,设备总投资超1亿元,形成“拎包创业”服务能力,年服务企业超过2500家次。去年11月,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北区一期开工建设,将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新材料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去年,依托上市公司组建市场化运行的,集研发、孵化、投资功能于一体的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美诺华药物新材料创新研究院,设立专项基金8亿元,现已成功孵化、培育、投资一批新材料高技术企业。

宁海是中国模具之乡,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模具生产基地”“中国模具产业基地”,拥有2000多家模具企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经过多年的培育,宁海已成为国内模具产业集聚度高、研发能力强、影响力大的重点区域之一。去年,宁海模具行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宁海县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投入财政资金,提供场地、设备等基本要素,体现模具综合体的公共性、开放性,另一面引进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商,体现服务供给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自创建以来,宁海县模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产业创新活跃度明显提升,研发费支出达到3.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5%,授权发明专利达75件,同比增长28%。新认定模具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培育模具行业科技型初创企业16家,全县模具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规上模具企业产值增长9.6%、销售增长9.2%。不仅如此,综合体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去年,宁海县文具产业、家电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6.2%、10.7%。

“智能装备产业是北仑区落实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北仑制造’由大变强的重点新兴产业之一。”北仑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统计,目前,该区已有智能装备企业29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1家,初步形成了以海天精工、海天驱动、安信数控、弘讯科技为龙头骨干,以伊泽机器人、广强机器人、聚华光学等创业企业为生力军的智能装备产业创新企业集群。去年,北仑区制定出台《北仑区智能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提出将通过三年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服务水平强、产业培育能力强的全链条智能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未来将带动北仑形成千亿级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除了成为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加速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还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助推器。位于江北区的浙江省智慧供应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方法,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用户间构建网络,实现供应链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截至去年,智慧供应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集聚创新服务机构9家、各类创新载体9家,核心服务区入驻企业已达10500家,实现网上交易额近2000亿元。

突出服务提升综合体效能

综合体是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地、高端创新成果的策源地,是否拥有高能级、专业的平台,能否产生并提供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是综合体建设成败的关键。两年来,宁波市积极完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综合体累计拥有85家众创空间(创客服务中心)、3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2家。梦想4.0创新工场国家级众创空间便是北仑智能装备综合体建设典范之一。自成立以来,梦想4.0创新工场累计引进各类创客260名、毕业创客150名,已有30个项目完成公司注册、开展正常运营,其中留学生企业5家。专业研发高端小家电产品的宁波国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了性能远超过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原装样机的苏打水机、香槟机等多种高端小家电产品;专业从事电机驱动器的宁波纳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国内电机驱动行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技术攻关,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便是有效载体。全市各综合体在推进建设过程中,积极申报承担“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新材料等综合体服务领域,实施了107个重大科技项目,研制出一批关键技术和战略产品。“人机融合、发展智能机器人是大势所趋。”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院长甘中学说,“机器换人”是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然选择,“机器换人”对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提升劳动力素质、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甘中学介绍,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作为余姚机器人综合体的建设依托单位落户余姚以来,已经自主研发了7款目前在我国最先进的机器人,还拥有2项机器人核心技术,其中机器人控制器更是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创新服务是综合体的功能使命,专业化是创新服务的基本要求。目前,全市综合体在孵企业近5700家,其中成长性较好的高科技企业50余家,卢米蓝、锋锂电池等一批在综合体孵化的企业,有望成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综合体依托建设单位对外提供检测服务6万机时,年服务中小企业7000余家次。气动元件是奉化区重要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奉化区共有300多家气动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在全国占有近1/3市场份额。但目前也面临着区域气动企业大多小而散,总体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强,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能力缺乏,气动上下游企业间合作不紧密,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等制约发展的瓶颈。对此,奉化区依托宁波启迪智能装备(气动)科技園,联合国家气动产品质检中心和奉化气动工业协会等单位打造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标准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宁波市气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去年,宁波气动综合体服务中小企业100余家次,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真正打造出开放、共享、协同、共赢的气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产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创新发展是唯一出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有效增强了产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了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形成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联合体”,大幅提升了创新绩效。据统计,全市综合体已引进建设研究院30多家,其中2018年以来新引进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智能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2家,已集聚各类创新人才3万余名,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国内外全职院士3名,博士2000余名,国千、国万等领军人才50余名。

猜你喜欢

宁海县综合体宁波市
商业综合体中的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研究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德州立天唐人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K金 精致细腻
宁波市宁海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宁海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