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和“渔”看扶贫工作的辩证关系
2019-09-10韦棋
韦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给一条鱼能解决一时之困,但想永远有鱼吃必须学会钓鱼的方法。它强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只起辅助作用。当前,扶贫工作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何因地因人施策,激发贫困地区及其群体的内生动力,带领他们打赢这场攻坚战,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四方面关系。
扶贫工作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是输血还是造血,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假如眼见人都快要饿死了,当务之急自然是先让他吃饱,之后再考虑教他谋生的方法。“两不愁三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是扶贫工作必须要做到的。对于丧失劳动力、身体或智力残疾等缺乏脱贫能力的贫困人群,必须要靠社会救助体系来兜底。对于自身有脱贫能力,只是因为交通不便、文化水平等条件限制造成贫困的人群,扶贫最重要的是帮他们找准发展路子,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比如,通过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方式,恢复“造血功能”,帮助他们断掉穷根、开掘富源。
扶贫工作既要“扶志”更要“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生产、发展能力。过去我们片面强调物质扶贫,而忽视了精神扶贫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激发贫困户的脱贫能动性,反而使一批懒汉产生依赖思想。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好吃懒做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甚至成为地区文化。这些人不愿受工厂约束,也吃不了苦,拿到工资后喜欢喝酒、赌博、睡懒觉,有钱多花,无钱少花,不会做长远打算。对于这些地区,扶贫工作的重点就是移风易俗,大力提倡沿海地区的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美德,让贫困群众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脱贫。改变贫困地区文化的关键在教育,要让贫困户尤其是他们的孩子接受更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如果没有智力支持,个人很难摆脱贫困的命运。只有提高贫困群众的素质,才是长远脱贫的根本所在。因此,对于这些贫困地区,要大力开展智力扶贫,通过兴办中小学义务教育,开展“农民夜校”等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从根本上拔掉穷根。
扶贫工作既要“扶弱”更要“助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走致富道路的有效方式。中国从1979年开始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以东部地区开发开放为战略重点,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再带动后发展的地区共同发展。扶贫资金毕竟有限,是雨露均沾渐趋式微,还是通过树立典型带动一片?后者的成效明显要好。因此,扶贫工作中,我们除了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两不愁三保障”重要指示,保障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积极培养那些自主能力强、基础条件好的贫困群众,让他们成为先富起来的人。让这些先富起来的致富“领头羊”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学政策、学技术、学文化,增强致富本领和脱贫信心,让致富能手一个人的产业,变为大家共同致富的产业。
扶贫工作既要“固本”更要“通络”。《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就讲了这么个故事:“西藏小女孩卓玛每天早上3点钟就要起床和爸爸妈妈去采松茸,一般要走上一公里才能找到一朵松茸。如果去晚了松茸就被其他村民给挖走了。”像卓玛这样的贫困家庭儿童,大多生活在农村,农业产出有限,而以此为生的人又很多,这就造成了恶性竞争,你4点起床,我就3点起床。国家发展经济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机会主要在城市,城市二三产业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甚至当前中国城市普遍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一人进城务工,全家摆脱贫困,绝不只是口号,而是当前中国的现实。因此,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要破除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提高生产生活技能,让农民成为工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从而帮助他们的家庭脱贫。而且隨着贫困地区农民大量进城,留下的农民拥有的人均农业资源显著提升,同时引导农技、管理等人才下乡,通过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人员一旦流动起来,不管是走的人,还是留下的人,他们的生活水平都将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