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坚 百场马拉松跑入城市
2019-09-10李璧如
李璧如
“珠海環境好。”
提及在珠海跑步的感受,陆伟坚不假思索地说。空气新鲜、山海相依的珠海天然拥有户外运动的优势,得益于近年来珠海的绿道建设,可供跑步爱好者选择的路线也越来越多,其中板樟山山路上树荫葱郁,草木清新,是陆伟坚和朋友推荐的跑步路线之一。
作为澳门马拉松推广会会长,陆伟坚热爱跑步,也因跑步结识了许多好友。他对珠海的了解和喜爱,也是以跑步的方式呈现。
“在夏天,我们一般会选择在清晨日出前跑步,或者在有树荫的山路跑,不然日出之后,跑起来就太热了。”山路高低错落,能为路途添加一些变化,而且与坚硬的水泥路触感不同,土路更为柔软厚实。除了山,跑步的人也难以拒绝珠海的海岸线。清晨五六点时,天色尚未破晓,野狸岛上已经聚了不少跑步的人,在海天之间定格下运动的剪影。在情侣路上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前,捧珠渔女,雪白双贝,香炉湾细沙微浪,石景山翠峰奇石,海风潜进呼吸,涛声嵌入心跳,奔跑起来就如乘风破浪。长跑的魅力之处在于打破比赛场地的樊笼,将运动与城市融为一体,当汗水滴落在城市道路上的时候,既是人对城市的丈量与见证,也是城市对人的接纳与包容。
36年,跑向百马
陆伟坚在珠海澳门的跑友眼中,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他完成了一百场马拉松。
作为一项全程42.195公里的长跑比赛,马拉松让许多人望之生畏,然而在2018年12月,澳门马拉松推广会会长陆伟坚在澳门马拉松迎来了人生中第一百场马拉松。
陆伟坚参与的第一场马拉松也是澳门马拉松,“首马”和“百马”的百场赛事之间,记录了他36年荏苒光阴。1985年,陆伟坚还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自二年级开始就加入了校内的田径长跑队进行训练,当时的体育老师见他体能好且训练刻苦,不仅对跑步很感兴趣,而且“越跑越有劲”,就建议他去报名参加澳门马拉松。“当时我的年龄太小,不知道什么是马拉松,对42公里有多长也毫无概念,毕竟小学生平时跑5公里到10公里就差不多了。”当时天刚蒙蒙亮,老师就把他送到了比赛起点澳门工人球场,尖锐哨响划破清晨白雾,随着人群开始移动,陆伟坚跟着前面的人开启了自己第一场马拉松之旅。这场马拉松途经澳门半岛、氹仔、路环三地,环岛后再回到原地,路线较长,斜坡较多,那一天由于毫无准备,“初生牛犊不怕虎”,陆伟坚只穿了一双薄底的普通白鞋,鞋底太薄,后程脚底已经起了水泡,但是陆伟坚半跑半走,最后竟然全程坚持了下来。“跑完结束后,我又累又饿,几乎没法动了,后来老师开摩托车送我回家,第二天去上课时身体像是散架一样痛苦。”
虽然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体验又累又乏,但是这次经历让陆伟坚此后的人生和马拉松结下不解之缘。上中学后,陆伟坚一直跟着教练练习长跑,训练变得更规范和有针对性。1988年,陆伟坚参加了澳门马拉松青年组比赛,获得了第三名。“3小时08分10秒。”陆伟坚无比准确地报出这串数字,在成绩背后,是付出汗水后获得荣誉的成就感。
对陆伟坚来说,他参与的百场马拉松中,每一场都留下难忘回忆,但让他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柏林马拉松。比赛开始前,陆伟坚身体机能在充分准备和合适训练下达到高峰状态,加上是与别处专程赶来的好友一同参赛,让他信心满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比赛开始后,由于陆伟坚当天穿的袜子较厚,在他跑到10公里时袜子已经在脚底卷起来,慢慢开始起水泡,随后水泡破了,鞋袜与脚一直在伤口处摩擦,十分疼痛。“在跑到30公里时,我一度想放弃,在最后7公里时幸好身边有一位朋友陪伴着一起跑,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陆伟坚跑至终点时双脚已是鲜血淋漓,但是2小时48分18秒的傲人成绩,和队友与教练的赞赏鼓励让他感到十分满足。
2010年,陆伟坚前往马拉松发源地雅典,完成了一次对马拉松爱好者来说极具纪念意义的比赛。2018年,陆伟坚第二次与朋友一同参加柏林马拉松,在这里,他们亲眼见证了2小时01分39秒的男子马拉松的新世界纪录诞生。
坚持,自律与热爱
对马拉松参赛者而言,每个成绩的诞生都争分夺秒。马拉松成绩的评级标准是恒定的,哪怕是一秒之差,很可能就被分为两个等级,这也是陆伟坚对那些有纪念意义的成绩全都熟记于心、脱口而出的原因。在马拉松上提高成绩绝非易事,配速是在马拉松运动的训练中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身体素质的差异,在面对42公里这种运动时间长、消耗体能大的运动时,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情况设定自己的配速,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有经验的跑者对比赛和训练的控制计算精确到每分每秒,如果想把成绩提高几分钟,就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不仅需要调整身心状态和系统训练内容,加强速度和配置各方面都要进行,并且需长时间坚持,直到变化再次成为常态。
自律是马拉松爱好者们自我要求的核心词汇。每次准备马拉松比赛,陆伟坚都会在比赛前认真训练,提前一周开始调节作息、饮食、工作等方面的事宜,补充、储存体内能力,在睡眠休息方面适当调整,等肌肉慢慢进入到准备状态,让自己的体能达到发挥全马所需的水平,并且还会调整心理状况,保持最好的状态进入比赛。
每一场马拉松都在考验身体承受能力,也容易对各种关节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曾有不少人询问陆伟坚,他跑了30多年马拉松,并且几乎每次成绩都保持在三小时左右,有没有受过伤?“确实有一次比较严重的受伤,某次比赛后我太心急地重新投入训练,结果膝盖磨损,剧痛到无法参加训练和比赛,我不得不休息了整整一年。”对热爱马拉松的陆伟坚来说,看到朋友们参与各项比赛可是自己只能缺席,个中滋味甚至可用“心痛”一词形容。后来陆伟坚伤愈后加强护理按摩,调整心理状态,增加核心训练,很快就重新返回到马拉松的赛场上,近几年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受伤。“以前对自己的要求高,对身体的磨损也多,现在我只要求自己的膝关节保持三小时稳定状态就可以了。”
“一旦当人开始跑步,就很难停下来”,跑马拉松是会“上瘾”的,其中既有形成习惯的坚持,更少不了纯粹的享受与热爱。“我喜欢马拉松,因为它能锻炼意志,提高专注力和工作效率。”陆伟坚原本想要考取北京体育大学,但是后来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成为一名工程师。一直以来,他都平衡着自己的工作、生活与爱好,在参与比赛之外,还积极推广马拉松运动,也曾当过教练,看到学生们跑得越来越好,成就感与满足感油然而生。在澳门马拉松推广协会里,每年都会有不少人加入长跑行列,“许多没有基础的人加入后,我们都会带他们进行基础训练。只要他们愿意来,我们就会一起进行训练和比赛。”
三十四年来,陆伟坚通过马拉松认识了许多朋友,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因为同样的爱好凝聚在一起,结识、交流、分享,友谊不断升温。参加马拉松比赛可以前往许多国内外的城市与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共同比赛,甚至还能与世界纪录保持者同场竞赛,对他们来说,跑完42.195公里后迎接的欢呼声和心底油然而生的满足感,是一种千金难买的快乐。
奔跑,触摸城市
百马之后,陆伟坚的马拉松征战之旅仍在继续。除了一直努力争取的伦敦马拉松和东京马拉松外,对于国内的马拉松赛事,陆伟坚已有了目不暇接之感。
“以前马拉松对许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大家只知道这是一个长跑项目,普及度还比较低,只要知道哪里有马拉松,爱好者们都会一窝蜂涌过去,现在选择就很多了。”
除了国内四大马拉松——北京、广州、重庆和武汉之外,光是广东省内举办马拉松的城市就不在少数。陆伟坚细数自己参加过的广东省内马拉松:肇庆、茂名、汕头、中山、阳江、清远……在辗转进行马拉松比赛时,畅游城市、享受美景也是行至异乡的一大乐趣。“虽然每个城市比赛长度一样,但是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天气与景色都不一样。每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规划路线时,一般都会选择当地最好的风光。”
“在外地比赛时,我们喜欢清晨去‘探路’,一边跑一边观察沿途好吃好玩的地方,在比赛结束之后再来游玩。而且跑步的人能欣赏很多不一样的风景。”当大部分人还在酣梦中沉睡时,陆伟坚已经在城市中奔跑了一圈,晨光清澈,鸟鸣啁啾,他见过很多次日出,但是每一次日出都因城市背景的风情差异绽放出不同的光彩,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油彩。
陆伟坚也常在珠海的土地上奔跑,步伐经过日久天长的积累,让他对这座城市十分熟悉。早年陆伟坚时常发动朋友来珠海跑步,“我们会从拱北跑到中山三乡,或者从上冲检查站跑到雅居乐,选择新路线的话全长约10公里,选择旧路线的话全长16公里,从拱北到雅居乐的旧路线约是30公里。”他的脑海里存储着一张详细的路线地图,标注好起点、终点、路线与总长度,谈起来如数家珍。
陆伟坚的好友,珠海跑步发烧友廖志荣从2014年開始,在每月第一个星期天都会组织一场板樟山土路20公里的固定跑步活动,如今参与总人数已经超过两千人。参与活动不需要报名,只需要清晨六点半按时出现即可参加,跑友们在柠溪邮局集合,先是跑进吉柠路,右转,随即上山,结束后还可以在运动后的酣畅余韵中吃一顿早餐。
山水之美源于自然的馈赠,随着绿道、社区公园的相继建成,全民健身随之兴起,跑步、骑行等相关活动也增多了,在青葱绿意掩映中,越来越多像陆伟坚、廖志荣这样喜好运动的人,通过奔跑触摸城市,让跑步不再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