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制作与实践后的反思

2019-09-10杨振华高力涛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52期
关键词:音视频知识点数字

杨振华 高力涛

一、微课“似课非课”

微课绝不等于课堂,它的作用类似于教师在传统教学课堂中,为学生准备的普通音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其它数字资源,是服务于教学的。它是教师为了阐发一个或几个重要知识点而开发的音视频资料,是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工具。“知子莫若亲”,学生自己的“亲老师”亲自录制的数字资源,是不是更有针对性?

二、微课的可复现性极大地弥补了传统课堂的遗缺

众所周知,再精彩绝伦的课堂,也不可能杜绝其中一个或几個学生开小差,或者受限于个体的理解能力,个别学生会暂时性对某个或某几个重要知识点不能当堂即时充分理解。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一个个地为学生单独“开小灶”,不是不可以,但比之于微课,只能算作是“做苦力劳动”了。微课资源是可复制粘贴保存的,教师也可以就推敲现成数字资源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这种微课的可复现性是不是极大地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呢?

三、微课要“好钢用在刀刃上”

教师费心费力地去开发微课资源,以提高自己,服务学生,当然不是无的放矢。课程主题选择自然不能太随意,要以本学科教学内容中疑难点、重难点为主要内容。如果在制作时,没有进行谨慎地选题,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这样的微课制作出来便丢掉了微课最初的目的。不但不能与传统课堂相得益彰,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亦不能标新立异,甚至不能说每一节课少了它不行。

四、合理地利用公共微课资源

全国各地教师同仁们所开发的微课资源,一旦上网便是共享的资源(本文尊重但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所谓“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但我们总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课堂当成“视频欣赏”课堂吧?所以,面对那么多的优质资源,师生一定要谨慎合理地学会“拿来主义”,适时适量地取用。结合现阶段的教学条件,尤其是县级中学的教学条件,微课尚只能作为课上的点缀,其合理性作用尚未被充分挖掘出。

五、微课属于草根研究、趣味创作

所谓草根研究,指微课的产权如无特别声明,应属于个人。这可以鼓励教师们踊跃开发微课资源。国内一些教育资源网站也应出台鼓励措施,而不能一味地要求教师无条件地上传自己的劳动果实,当然,竞赛或课题研究等性质的除外。所谓趣味创作,指历史课不是天生枯燥烦闷的,好的历史微课当然会异常为人所瞩目,通过关注和点击量,甚至可以为作者(教师)带来巨大的物质收益,许多位所谓“史上最牛历史教师”们的成功,便是证明。对于他们的课,学生怎么可能不爱听,不去关注呢?学生课下、课余利用蓝牙耳机甚至在做内务的时候都可以反复地去听阅。

六、基于现状的考虑

比如硬件设施。如今大部分学校是禁止学生在校使用使用智能手机的,但通过无记名问券调查,学生的手机实际存有量不下40%。换句话说,可观数量的学生不是不能接触手机,他们是在搞“游击战”,一味地堵只是权宜之计,合理地引导才是长远之策。比如,能不能引导学生在课余、假期使用微课、网络来自主学习?能不能介绍几个“史上最牛教师”的音视频,哪怕几个非历史专业但确实有利于他们成长的音视频呢?不要觉得偷拿手机的学生就一定是“坏”学生,没干“好”事的学生吧?这里我们当然绝对不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来听阅微课,但学生不是机器人,高节奏的作息时间安排,让他们在安排好的休息时间一定要休息,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说眼一闭就能睡得着的,这也是现实。

七、相关其它思考

1.技术和实效性需提高。录制微课需要一定的技术,同时对于教师设计和讲解难度要求较高,需要教师仔细研磨。2.虚心接受学生的反馈。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或因厌倦,或新鲜感一过就了无兴趣,这种情况导致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把握难度加大,需要教师虚心接受学生的反馈。3.微课时间不能过长,最好10分钟以内,否则这种数字资源便失去了“微”的定义。

猜你喜欢

音视频知识点数字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聚焦“5G+音视频”融合发展 2019中国音视频产业大会深圳举办
广电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三部门规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
答数字
青云QingCloud推出音视频转码服务
知识点自测
数字看G20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