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忆

2019-09-10俞依青

参花·青春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风月风物诗情

俞依青

读一本书,也许就是在完成一场遥远的追忆,我们的眼睛里叠映着所有可能存在的记忆,而这记忆因为我们眼睛的存在而不断地复刻,每个我们视域中的被回忆者也可以是回忆者,每个回忆者也可能成为被回忆者,这坚韧的锁链打破时间给我们的残酷限制。一朝风月可以成为万古长空,万古长空也可以成为一朝风月。追忆是最美丽的姿态。我也许不会成为制造记忆的那个人,但我愿做永远的追忆者,被强大的精神征服的追忆者,我放胆让自己游荡在悬崖边缘,不断追溯,直抵苍茫遥远的源头。

此间有风物,此间有诗情。 此间迥异的方块字如同新鲜的血液,而让人有“今日之我非昔日之我”之感。基于阅读所获得的世界仿佛是来回都走不到尽头的大地,我们所能窥见的仅仅是偶遇的,与我们心灵契合的一角。在精神面前,我们始终是渺小的,但我们也已足够伟大,在这回忆的锁链里,缺了你我,也许就不再完整。

此间风物

我流连于汪曾祺和沈从文笔下的世界。此间风物,此间真情,唯以心体悟者能知。

汪曾祺老先生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花鸟虫鱼和吃食的小品文,第二类是怀念师长朋友的悼文,还有一类是洋溢着民风民情的小说。《人间草木》清新淡雅的文字很容易走入我的内心,我爱那洗尽铅华之后的质朴和真实。老先生对诗词赋信手拈来,眼前之生长荣枯的草木,仿佛立在文化的土壤里四季常青,寻常细微之物皆可入文。在细处打磨的人不少,而这些人往往溺在细处中不再出来,而于有限的细微之处寻找无限之物的人不多。木芙蓉、车前子、紫穗槐,浅浅淡淡的语言里荡漾着先生从容坦荡的心境,这绝非刻意为之。真情不在残酷的雕琢中实现,而往往自然而然地降临。我也爱《异秉》《受戒》《鸡鸭名家》那个平凡而又轻盈的世界,难以忘记小英子“我给你做老婆你要不要”的率真,也难以忘记尘世间至平凡至温情的点滴。世间有阳光,亦有尘埃,而汪曾祺便是个“拂尘”者,在他的世界里,我们看不到苦难的困缚和时代的苦苦相逼,而只看到世界温柔的剪影。

汪曾祺先生的秉性淡定坦然,在大风大浪中亦能为自己掌舵。他受到老师沈从文很深的影响。在他来到上海举目无亲的时候,沈从文写信大骂他一顿“为了一时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要自杀,真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这“一支笔”的底气,令我为之动容,想起那个前门火车站门口卷着破铺盖的文艺青年,演绎着传奇般的故事。《从文自传》中,先生冷静地回顾着过去的三十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里的砍头与鲜血、独自漂泊在外的旅程,先生在进行情感的克制,而这不动声色背后并非冷血。我想这源自沈从文自身的秉性。纵然有那么多荒凉与悲哀,他始终用一颗包容的心,不断地去经历和感悟。沈先生笔下的人物拥有自然自在的人性,未经“现代化”的洗礼,于细微之处可洞察生命的庄严,于字里行间感受到先生的悲悯情怀。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是一双满带怜爱与同情的眼睛,是如长河般缓缓流淌着的细腻的情思。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我從两位先生身上看到生命中细节的力量,风物如生命中摇摆的风铃,需要一阵风,将它们叮叮咚咚地吹响。

此间诗情

读海子的诗,能感受到肉体撕裂般的疼痛,语言的张力让人感到自然中的一切都在紧张地对抗,以色彩或以暴力。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仍在他的王国里称帝。而他的战役太过酷烈,追求终极的满足,以至自我燃烧,最终与太阳融为一体。我们能看到痛苦如何丰富了一个人的人生,而最终让诗人用生命的代价拒绝妥协。这种冲击极端的方式,不能不让我们自省,我们以平庸为代价,流失了多少本该属于自我的东西?我一直存疑。直到走了一段路途,回过头来,才有新的感悟和体验。

一旦诗人发现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产生碰撞,会立刻缩回自己坚硬的保护壳里。我们无须从消极的意义上来理解诗人的“逃避”,因为一个诗人一旦妥协,就不再纯粹了。诗的世界需要绝对的纯粹,让我们相信世界的美好是存在的。因而,读诗并不只是在词语的陌生体验中感到惊奇和欣喜,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会不断地获得反思,会渐渐构筑起评判世界的标准。我们也许无法做到诗人的境界,而我们可以试着去赞美这个残缺的世界,重新建立自己的标尺,去丈量这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世界。扎加耶夫斯基有一首诗歌:“你应该赞美这残缺的世界,还记得那些时候,我们一起,待在白房子里,窗帘飘动,冥想重返乐声奏起的音乐会。”

因追忆,记忆不断地复现,我在复现的记忆里回味旧的故事,旧的诗歌,另一个我到达了彼岸,开始用生命写新的故事,新的诗歌。

我感念在时间的长河里千万阅读者用记忆托起一个宇宙,这宇宙为我们所有人共享。此间风物,此间诗情,无关风月,只关乎你我。一颗被现代化囚禁起来的心,需要漂泊。我们困在时间里,困在狭小的空间里,却常常忘记用心去观看,去经历不一样的经历,其实抬头就能望到那些伟大而神秘的星宿烧灼在宇宙的暗夜。阅读,在记忆里漂泊,漂泊后的回归更让人懂得我就是我。回忆可能会带来新的体验,拉长我们的生命战线。来自过去的箭镞强大而有力,也许会让许多人在同一时间里贯穿为一个人。今夜灯下,我读《从文家书》,那一刻的从文先生在灯下读司马迁的《史记》,顿觉身处时间河流中记忆重叠的美妙。阅读,总让我感到莫名的欣喜,谁言相知者必在身旁?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风月风物诗情
“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展览
国学小笔记:“可盐可甜”的地下第一IP
即景
木槿
关风月 无关风月
过骊山
风月
风月
诗情空间的创造
一束火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