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W”读懂学生
2019-09-10刘银海
刘银海
我们有时会精心准备一节很丰富的课,信心满满地去上课,结果却发现事与愿违;我们有时会发现我们使劲喊破喉咙,想让学生静下来,却更是吵闹,其实其中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没读懂学生。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为什么会有那种行为的发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很多。接下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为什么要读懂学生,也就是“why”
(1)读懂学生是顺利推进新课程、保证新课程能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数学课程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只有很好的了解学生,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2)读懂学生才能促进课前备课。在备一节课时我们除了要研读课标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了解,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才能知道怎么样去设计一节课学生才是容易接受的,我们才知道学生学习的难点会在哪里,这样才会有针对性,学生蓄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读懂学生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备好一节课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那么如何把有效落到实处,具体还要看学生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以及反馈。从学生的语言回答、眼神、动作等方面去读懂学生,才能及时地处理好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把握课堂时间,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才能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读懂学生的什么,也就是“what”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那么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1)学生已有知识的状况。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整体认知平均水平,之前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学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为我们新知识做好哪些铺垫。例如,这次东风西路小学的“同课异构”,其中,人教版和苏教版以及北师大版的教材差异是很大的。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的学生在学习“可能性的大小”这节课之前就有不同的知识铺垫,只有了解了已有的知识状况才能有利于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其实,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差异,这才有益于我们的因材施教,基础比较好的可以尝试挑战题,基础比较差的側重基础题,这样才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
(2)学生的学习经验和需求。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看待同一件事和同一个问题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这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其次,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最渴望得到哪些知识的补充,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更利于他们学习。
(3)读懂学生的学习过程。读懂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把握,从学生的回答以及动作表情去读懂学生,更有利于教与学蹙额的有效性。
三、如何读懂学生,也就是“how”
(1)读懂学生,要尊重学生。读懂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给学生平等的发言权,这样学生才能把心里话说出来,说出内心的困惑,说出他更好的想法,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才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尊重,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就会努力地做好自己以不辜负他人的尊重,这样的话,学生的潜力就会得到极大开发,在不断获得肯定与成功的同时,自信心也得到逐步培养。
(2)读懂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交流。小学生的知情意各方面都在发展,存在着不稳定性,仅仅根据心理学研究出来的普遍规律,往往是不够的。只有多和学生进行交往,在交往的过程当中,形成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学生才更愿意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和教师进行交流,我们才能真实的知道学生到底是需要什么,一般遇到问题是怎样去考虑的,他们最想要又怎样的课堂等等,了解了这些,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老师,喜欢课堂,喜欢学习,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读懂学生。首先,教师要善“观”, 老师们需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从孩子们的学习活动中,从孩子的细微表现中,看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情绪、学习情况等。善于从间接的线索,如语言、神态、表情和姿态语来理解学生内心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迅速地看穿孩子的动机或因果。 其次,还要多理解和倾听学生的内心,耐心的聆听和细心的体味孩子的喜怒哀乐,这样才会拥有一颗相容之心,也更能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中去,站在一个更客观的立场上看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也就更能够赢得孩子的敬重和信赖。
其次,要善“思”,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善于反思,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和自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