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结合研究的必要性

2019-09-10沈成仁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情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英语教学

【摘要】安徽省高考自2016年起恢复使用全国I卷。通过对近年来的新课标全国卷的研读,我们发现:自2013年以来,新课标全国卷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的频次越来越高,而且在更大的国际视野下逐年拓宽了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视角。特别是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近两年英语高考试卷的命题更强化了对英语核心素养精神的贯彻。“英语试题渗透中外文化知识,助力文化品格培养,通过选取与文化有关的背景材料,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祖先们的智慧和文明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广泛影响,促使学生养成中国情怀,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据此,我们申报了安徽省淮北市市级教研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结合研究》并成功立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英语教学;国情;教情;考情

【作者简介】沈成仁,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

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结合研究的国情依据。

核心:用所学的目标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1.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十八大提出的党的最新教育方针在十九大上得以进一步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好十九大精神,就要以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理解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提升与发展,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其它依据:(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3)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1)

3.具体申报课题时,也主要参考了《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课题指南:71.中小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76.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整合机制的研究》等。

一、选题立项的教情依据

说到教情依据,不得不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行高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中的尴尬现状:自晚清民初“西学东渐”以降,我国历经各种政体演变、战乱、运动的风雨洗礼,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到一次又一次地冲击,它不是被笼统地当作“反动的传统”,就是被片面地看成“害人的枷锁”而为很多人否弃、淡忘。

在智识教育兴盛而价值教育式微的背景下,教育从注重德行教育而忽视知识教育的一端滑向了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行教育的另一端。即从中学英语的教材而言,中学英语教学以及人教版英语教材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所占比重极少,几可忽略不计,这非常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补。而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教师,其中坚力量是广大的中青年教师,我们自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积淀亦当堪忧。

“随着跨国交际学引入我国,我国文化的研究者和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的教学,但是大多数都是研究外国文化的。对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提高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方面则缺少研究。我国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大多都是目的性的学习,取决于这个语言对于自身的作用有多大,这样的思想在我国占据了主导的位置,导致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文化缺少了很大的认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大多数都是去一味地强调学习如何学习英语,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忽略了中国文化,忽视了如何在英语学习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也造成了跨文化学习的窘境。大多数高学历的英语学习人才,对于中国文化不能却不能很好的表达,这就是文化研究现象中的‘失语’现象。”(朱彩霞,2016.11)

本研究的意义:唤起各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跨文化意识,在教育实践中理性平衡优秀中外传统文化,在潮涌的外来文化冲击的语境下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教师在传授英语文化的知识的同时融入中国文化,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去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让多种语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亦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训练提升;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学习者学好外国文化的同时兼顾中国文化,有效的使用目的语表达本国文化,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这个光荣使命;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导入中国文化,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深刻认知感受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比较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

二、选题立项的考情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进入高考考查这一治国理念的重要推动者。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每一次演讲中都饱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013年4月7日,习总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说: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共度第三十个教师节时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讲话满怀真情、期望殷切,立刻引发强烈反响。在观摩北师大“国培”计划课堂教学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古代经典,语重心长。讲的虽是教材编辑要保留必要的中国文化经典,却涉及“把根留住”——民族复兴中國梦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

2016年10月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依据此通知,2017年的考纲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该文章为今后的高考指明了方向: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紧扣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考查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为主要目标。由此,核心素养的主要政策依据得以解决。

附:201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或考查情况

2013的课标II卷,书面表达涉及到中国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请外国朋友代买中国结);

2014年课标II卷的阅读理解C讲到了外国兴起汉语热(汉语言文化的传播);

2015年课标I卷语法填空素材是大美阳朔,课标II卷书面表达则涉及到了中国的节日文化和孝道文化(陪老人过重阳节);

2016年课标I卷的语法填空的话题是“一个记者的大熊猫情结”,III卷语法填空的素材是中国的筷子文化(饮食和民俗文化);

2017课标I卷书面表达的话题是李华教老外学唐诗,II卷的书面表达是邀请外教参观中国剪纸艺术展(传统工艺及民俗文化);

2018年全国I卷书面表达话题是到去中国人家做客的习俗(民俗文化)……

据此我们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结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是组织全体参研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厘清高中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继而深入实际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入途径和方法。

猜你喜欢

国情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英语教学
家国情?家国梦
关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研究
韩新政府清算国情院七大弊案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