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开”孩子紧闭的嘴
2019-09-10罗杏萍
罗杏萍
[德育案例]
外出学习一周,疏于管理,我发现班上的问题特别多。尤其严重的是同学、老师接二连三反映第五小组的纪律问题。今天数学老师也来投诉,对象还是“第五小组”!
我了解到第五小组的成员喜欢在课堂上说话,有时三三两两,有时甚至整组的纪律都十分放肆,当中有后进学生自律性不强的原因,更让人的生气的是组长、以及一名科代表都列入违纪名单之中!
怎么办,如果不严厉整顿这个小组的纪律,那么这股风气会蔓延,以致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事情啊!于是我把整租同学找来,开始让他们集体反思,再各个击破。经过几轮“洗脑”之后,最终定下了一个“第五组专用课堂表现考核评价表”的方案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但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一个男生的思想工作却处理得非常得艰难。
他叫王梓峰,平时是个思维很灵活也很多话的男生,就是纪律比较懒散,但是跟他讲话他也还是愿意沟通的。可是今天的他,无论是在集体反思,还是个人谈话中,任凭老师如何问话,都紧闭着嘴巴,一个字都不回应。
无奈之下,我只能拨通他妈妈的电话。直觉告诉我:他性格这么古怪,大概会跟家里的情况有关系?现在他只字不愿讲,我需要寻求家长的帮助,好好了解一下。
家长很配合来到学校,然而无论家长如何温声细语、软磨硬泡,得到的“待遇”还是与我一样,孩子依然紧闭嘴巴!就在家长也无计可施之时,我也同样苦恼要寻求“撬开”他嘴巴的方法。这时,我想到了“正面管教”中提到的在纠正之前先建立情感链接。对,得让孩子的感情先倾向好,工作才好做啊!
我先把家长支开,问了孩子两个问题:第一、“你愿意做我的学生吗?”孩子点头。第二、“我是不是做过伤害过你情感,然后导致你讨厌我,甚至是不愿意与我讲话的事情?”孩子摇头。“既然没有刚才两个前提问题的存在,你能不能开口回应我一下,哪怕你不想说话,你也开口告诉我‘不想说话’?”这一回孩子终于松口说了一个字“好”。接着我问他答进行了几句简单的对话,孩子还算配合,我便让他先出去静一静考虑一下如何解决今天的问题。
妈妈进来后,眼泪就开始来了。原来孩子平时就这样对待家人,只要遇到他不喜欢的话题,就采取沉默的方式对抗,任凭谁,说什么,都统统不回应。之所以会造成孩子这般性格,妈妈提到爸爸应该是一个最大因素。孩子的爸爸是一个脾气极其暴躁的男人,经常会因为工作辛苦、身體不适,对母子进行训斥,儿子从小就目睹爸爸对妈妈的打骂。更甚的是爸爸在孩子读三年级的时候,曾经在别人唆使提出过与妻子离婚,并分开了长达一年之久。后来敌不过孩子的央求,妈妈选择了与爸爸复婚。自此之后,孩子就只和妈妈说话,不再与爸爸有半点沟通。妈妈对自家情况的坦白,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与孩子沟通的情感切入点。果真,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存在问题的家庭。
妈妈走了之后,孩子似乎知道妈妈与我谈话的内容,开始向我打开了心扉。与他的继续交谈中,我发现了他内心的纠结:“他很爱他的妈妈,但是就有‘爱在心口难开’的尴尬;而对于爸爸,他是既爱又恨,完全不知如何与爸爸进行交流。”
我尝试用一个极端的问题去打开他的心房:“假如你爸爸生命垂危,但是只要你大声说出‘爸爸我爱你’这句话,他就平安无事,你愿意吗?”他说愿意。“你知道你的这个选择说明什么吗?”他思考了一会,答道:“说明我对爸爸的爱胜过对他的恨意。”“既然这样,你还要对自己所爱的父亲如此的冷漠吗?”他不回答,但是我知道他内心开始动荡。
我再尝试引导他正确看待自己对母亲的行为,“你经常看到爸爸打骂妈妈,你觉得妈妈会伤心吗?”他点头。“你经常对妈妈的问题无动于衷、置之不理,你觉得妈妈会伤心吗?”他也点头。“既然你与爸爸的行为都会让妈妈受伤,那你跟爸爸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想你的行为是爱妈妈的表现吗?”他不说话了。我接着向他解释了“冷暴力”的概念,他开始有所触动。我趁机鼓励他要尝试改变,希望他跟我念一句话给自己听:“我不说话,最伤心的是妈妈!”也许孩子从来没说过这么感性的话,在我面前终究不敢开口,我只好妥协,让他独自去外面说给自己听,欣喜地,他做到了!我想我初步“撬开”了他紧闭的嘴巴。
谈话到最后,孩子也主动的承认他近段时间以来在学习的怠慢,在纪律上的松懈,他向我保证,他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这种古怪脾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样地,想要改变他的这种性格,也不是仅仅这一次谈话就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所幸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善而坚定的步伐,争取到了他越来越多的信任,后来的他慢慢打开自己的心扉,并经常会主动来跟我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畅聊各种心情感受,变得更加阳光开朗起来。
[情思分析]情思柔性德育主张用“爱”来做教育,唯有“爱”才是最为柔性却又最有力量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使另一个生命动“情”启“思”促“行”的效果。笔者在面对学生一问三不答的倔强表现时,想到的不是老师的尊严被漠视,而是通过向家长了解原因后,找到切入点与孩子进行情感对接,让孩子愿意松开紧闭的嘴巴,向我敞开心扉。接着再使用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近日的课堂行为以及对父母态度上存在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的行为上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