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2)

2019-09-10刘玉辰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小学

刘玉辰

摘 要:新的课程教学标准赋予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更沉重的责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成为了广大教师必须要落实的任务。教学目标有所变动,那么教学的策略也必须有所调整,本文将在信息素养视角下,谈一谈如何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信息素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引言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技能,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最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出发点,教学的目标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教师首先要对信息素养的内涵有准确的把握。

1.信息素养的内涵

通常来讲,信息素养,是指个人对信息的需要以及对信息活动的看法、获取、分析、应用等能力。它是一种在个人需要前提下,所产生的对信息的态度。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的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1]。

2.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2.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不仅要让他们学会,会学,还要想学、乐学,学习兴趣是最基本的前提。当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建立起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后,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就能够顺利实施了。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的状态,教师怎样去设计教学,决定了这门学科最终留给学生怎样的印象。刚刚接触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时,学生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应该在这些难懂的知识点中融合一些有趣的元素,打响开篇的第一炮,也为学生打下兴趣基础。

例如,在认识键盘时,主要是让学生熟悉键盘,为后面的指法学习打下基础。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的游戏来进行课堂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这样来打迷:“有户人家真奇怪,房子区域分四块,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有的成员多,有的成员少,别看他们不起眼,少了他们真麻烦。”打一个电脑组件。随即拿出教学课件,学生们回答:键盘。教师从谜面上就暗示了键盘的重要性与区域分成[2]。这样的课堂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2整合教学资源

对待信息技术这样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学科,教材中的内容只是教学的参考,而不是唯一,教师应该搜集更多丰富素材,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在拓宽教学面的同时,让学生将课本知识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与教材配套的光盘资料,由于存在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特点,与教材中的内容贴合程度较高。还可以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数据库,不仅资源海量化,而且内容形式也多样化,包括視频、动画、音频、图像等内容,可以体现教学内容的新颖。考虑到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的原因,而教育资金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有限,因此不能单纯地依赖硬件方面的投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学会创造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来开创组合优势,如通过在网络上下载一些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较为”落后”的平台来传达更为”先进”的知识。

2.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课程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例如,面对3~4年级的学生,要会感知信息,并且了解信息的各种表达形式,还有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基本运用等,5~6年级的学生被要求学会计算机硬件结构与功能,能解决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了解常见文件的类型及属性,能对文件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等[3]。教师在教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完全掌握理论知识,将来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可以有能力解决。例如,让五六年级的学生做一份简单的Word文档,能够知道怎么新建文档,输入文字和保存文档即可。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但是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知识的试金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单纯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作品来打分,对他们进行好与坏的评价,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也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鼓励,目的是为了使他们充满上进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课堂的教学评价具有导向与激励的功能,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明确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总结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评价之后对教学计划做出及时的调整,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训练。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变革教学评价的重点,由以前的结果型评价转变为过程型评价。例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走进PowerPoint》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进入与退出程序、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插入幻灯片等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还要让学生深入领会幻灯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审美能力,能够制作出具有创新色彩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学生也可以参与,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信息技术学习表现来进行自评、他评或者是小组之间评价等等。

3.结语

教师必须结合信息素养的内涵,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目标和内容进行颠覆性的调整,让学生能够在勃勃的兴致下,主动学习,实践应用,得到更多的收获。在未来,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核心学科,也将提出更高的教学标准,教师必须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蔡晓程.基于信息素养优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2019(07):50-51.

[2]包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信息技术创客课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9-20.

[3]黄俊.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5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小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