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育苗技术及经济价值
2019-09-10王轩钱关泽
王轩 钱关泽
摘 要:通过说明海棠种的生物学特征,意在从种子收集、幼苗培育、栽植时机、水肥管理和病害防治5个方面介绍海棠的种植育苗技术,以期为海棠的商业化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棠;育苗;栽培技术;经济价值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071-01 中图分类号: S661.4 文献标志码: B
广义上海棠树是苹果属和木瓜属多种植物的统称,其模式标本植物为海棠花,隶属蔷薇科小乔木或灌木,我国常用于园林绿化、景观造林,是我国著名的观赏树种。海棠花颜色呈粉红色或白色,花期较短仅7 d左右。例如,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垂丝海棠和贴梗海棠备受人们好评,被称为“海棠四君子”。海棠是典型的温带观花树木,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海棠花颜色朴素清新,花蕾期呈弱黄色,随着开展逐渐变为粉红色或白色。海棠果味道酸涩难以下咽,但还有许多有益成分,比如花青素、粗纤维、酚类化合物等。
1 生物学特性
海棠多为小乔木,树种高达2.5~5 m,树干直立生长。一年生枝条呈紫红色色、纤细圆柱形,二年生枝条灰白色具稀疏皮孔。冬芽卵形无毛。叶片为椭圆形,长达5~10 cm,叶片较大,具有良好的遮阴效果。叶缘有锯齿,叶表面光滑无毛,花白色6~9朵;果实椭圆形或球形,深红色。果肉淡红色,质粗,果汁多,味酸带涩味,品质中等;种子卵圆形,深褐色,充实,每果 2~4 粒。
2 育苗栽培技术
2.1 种子采集及处理
海棠种子应采自健康、无病害的树上,果实应充分成熟,将海棠果采下后即行人工破碎,注意不要损伤种子,取出的种子用清水清洗 2遍,洗去果肉,然后阴干,放干燥通风处保存。海棠种子萌发必须进行种子沙藏处理,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2~24 h,捞出;用干净的河沙加水,湿度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种子与沙的比例为 1∶5,湿沙与种子混匀放入保鲜袋中,可放置于冬季户外或4 ℃冰箱中。翌年 3 月中下旬打开保鲜袋,保持 25 ℃左右进行催芽处理,待有 2/3 以上种子萌芽时即可进行播种
2.2 培育壮苗
园地内做沟,沟深 10~15 cm,宽30~50 cm,种子种植的选择根据后期灌溉条件可酌情变更。进行第一次浇灌后将种子撒入沟内,表层覆盖一层浅土。7~10 d苗木会陆续出土,苗间距 5~10 cm,密度为 20~30粒/hm2。苗高 10 cm 时开始施肥,适量浇水、追肥、松土,并注意防治蚜虫、刺蛾等害虫。
2.3 适时栽植
栽培时期分为春植和秋植。海棠秋季种植时需要采取防风、防寒、防虫等措施,施行较为复杂,故多为春天移植。春天移植需要在土壤解冻之后,大约在每年的3月份。海棠种植对土地要求不高,可在酸性及弱碱性土壤中种植,寒冷地区种植需要适当覆盖地膜和增加保暖措施。海棠种植可采用多密度种植,培育幼苗时行距0.5 m、间隔1 m。幼苗移植后需要灌水扶正,第二次浇灌时间为种植7 d后。
2.4 土肥水管理
将海棠树快速增粗增大的同时,提升海棠果的产量,关键在于灌溉和施肥相互配合。海棠树的种植全年应当施肥4次,可酌情增加叶面肥和有机肥。底肥选择氮肥为主,在海棠幼苗移栽时施入。花期肥料仍以氮肥为主,以保证树木样本,促进细胞分裂,有效增加果实产量和质量。果期肥料需要氮肥和磷肥掺混使用,促进果实生长,提升果实含糖量。施肥可采用条沟施肥、穴施和喷施3种方法。海棠树拥有极强的抗旱性,但即使浇灌可有效提升果实产量,一般每年需结合施用肥料进行灌溉,即底水、花期水、膨果水和冬季封冻水。
2.5 病害防治
海棠銹褐病为海棠常见病,集中暴发于4月下旬。海棠锈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橙黄色病斑。病斑正面出现黑色小粒点,叶片背面长出坚硬的黄色须状物。发病后期,黄色须状物的颜色变深,叶片正面病斑扩大,形成黑褐色坏死斑,并可以脱落成穿孔状。应尽量避免海棠、苹果、梨等与桧柏属的针叶树相互混交栽植,若不可避免时,应将柏类种植在下风口,海棠种植在逆风口,以尽量减轻危害。春季在海棠刚萌芽时向海棠喷杀菌剂进行保护,如国光三唑酮、国光康圃、景翠等,10 d1次,连续喷2~3次。
3 经济价值
海棠果具有丰富的组成成分,如多糖类有机化合物,能够协助人体补充必要的氨基酸,补充人体机能。海棠果富含酸酐类物质,可补充人体细胞内液,有生津止渴的功效。此外,海棠果富含有机酸铵类成分,能够帮助消化系统对饮食膳食进行消化,可应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腹胀等病征。海棠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多糖类、多种维生素、核黄素、硫胺素、尼克酸等,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提高机体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海棠果既是一种园林绿化的优良品种,同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推广海棠种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