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2019-09-10孙奇
孙奇
摘 要:主要针对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对玉米栽培技术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实现玉米高产。
关键词: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050-01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志码: B
玉米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它的产量将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所以如何实现玉米高产显得十分重要。
1 两垄双行种植模式
在采用两垄双行的种植方式时,可以把原有的65 cm或70 cm的两条小垄整合成一条长达130 cm或者140 cm的大垄。并在这条大垄上种植两行玉米,让株距处于35~45 cm的范围内,而具体株距要依照所选品种与土壤肥力水平来进行具体调整。通过减小玉米间的种植距离,与常规种植方式相比,可以让种植密度增加300~400株。而两垄之间玉米间距为90~105 cm,这样也很好地增加了通风量和光照强度,有效地解决了常规种植玉米时通风透光较差的问题。只要边际效应有所加强,就能让玉米增产8%~12%,同时这种种植方式还能增强抗倒伏能力,使倒伏率下降7%,而且这种栽培方式有利于玉米快速脱水,可以使籽粒含水量降低1/3[1]。这样一来,对玉米质量的提升、效益的增加、成本的节约、高产量的丰收都有重要意义。
2 玉米密植栽培过程
2.1 选种
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及农田栽培特点进行合适种植区域的选择,依据所选土壤的肥力、耕层、土壤环境的不同,再去选择与之匹配的种植品种,这是保证玉米质量的前提。选择合适品种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越區导致的种子发霉、过早成熟等不良现象。而在初期晾晒时,也要及时挑选出干瘪、破碎的种子,防止在后期播种过程中出现问题。
2.2 播种
在玉米播种的过程中,要确保所选品种为紧凑型,同时保证播种量为2.5 kg/667 m2,出苗量保证在6.0万~6.5万株/hm2,耕层5~10 cm,温度恒定在6~7 ℃。对于最佳播种期,东北平原地区应为4月下旬或5月上旬。同时在人工或机械刨坑时要注意坑度深浅一致,以便实现一次性全苗播种,这样才能保证播种后种子可以在土壤里正常生根发芽、茁壮成长[2]。
2.3 除草
对于生长在玉米地里的杂草,若数量过多,就会跟玉米争夺养分,影响玉米长势,而在农民收割时也有困扰。目前人们除草的方式普遍为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而选择相应功效的除草剂,同时恰当掌握除草时间也十分重要。最佳用药期是玉米的3~5叶期与杂草1~3叶期。同时,在除草前保证土壤温湿度以及除草中适量药剂的使用,以上种种都值得注意。
2.4 覆膜
在播种工作完成后,要在上层镇压3 cm厚度的浮土。之可后选用广谱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再度喷洒,实现封闭除草的作用。覆膜过程可以选择人工也可机械进行。膜的宽度要大于垄宽,在90~100 cm之间,而厚度在0.007~0.008 mm范围内。将地膜铺平盖在垄顶,抻平后在两侧盖以压土,保证覆盖后玉米的受光宽度在70 cm左右。由于春季多风,也可在膜上加上浮土防止毁坏。
3 玉米高产技术手段
3.1 田间管理
玉米的田间管理措施也是玉米保质保量生产的重要方面。第一,要结合土壤内水分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灌溉。对于春旱地区,要在冰冻前进行水分的充分灌溉。另外,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如出苗期、分蘖期、灌浆期、结实期,都要酌情进行灌溉,以满足玉米对水分的正常需求。第二,根据玉米种类及生长期的不同来确定肥料的用量,适量施加以便及时补充所需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第三是引苗揭膜,在玉米的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及时把地膜剪孔并把苗引出来,然后再用湿土覆盖孔隙。进行这一操作的大概时间是6月末或7月初。对于被破坏的地膜,要及时处理掉防止污染。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让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这也是提高玉米产量最有效的途径。
3.2 病虫害防治
对于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玉米栽培的重中之重。由于玉米病虫害种类偏多,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玉米的生长状况。尤其要了解玉米植株根、茎、叶各个不同部位的体态特征。在玉米发病初期,要及时用药进行防治,以免蔓延扩散,影响整片玉米种植区域的收成。同时要因地制宜,善于选用赤眼蜂、白浆菌等生物防治技术,这样才能更安全、更健康地实现玉米高产。
综上所述,玉米大垄双行密植栽培技术是现阶段实现玉米高产的有效模式之一。通过全面分析该技术的优势,促进农民种植玉米的发展水平。借助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了玉米种植整体的产量,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根据玉米种植的发展趋势,也让种植产业在农业经济甚至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中有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 1 ] 魏晓红.玉米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13.
[ 2 ] 陆书安.谈玉米大垄双行密植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7):95.
(收稿日期: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