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与“友情”相约
2019-09-10徐霓虹
徐霓虹
图画书的最大魔力就是能让孩子亲近阅读,亲近书本,把图画书作为课程资源,它不在乎文字的多少,而是给孩子们的阅读一个轻松的起点,搭起孩子们的阅读之桥。
这本书是我在网上偶然看到的,我当时在想,绘本阅读是“无压力阅读”,这本书又比较适合低年級的孩子,要让孩子有兴趣的去阅读。想着想着我就决定让我班的孩子也来尝试看这本书呢,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开心的、有兴趣地阅读。上下来之后发现有自己的亮点也有不足之处。在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时,我一直注意着以下三个方面:
一、挖掘绘本内涵 激发学习欲望
阅读本书时,我首先看了这本书的图画和文字概括,在两三遍的欣赏中,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在自己的收获下,再去寻找作者的心里答案,去寻找本书的价值性和绘本的内涵,这本书不仅是要告诉学生友情的珍贵,还有就是告诉学生其实友情就在你的身边,要大胆的结交朋友,和朋友在一起要学会分享,学会谦让与合作。通过自己细心、耐心、用心的琢磨,我最终把目标定制为:首先通过画面的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胆地猜测故事情节。第二知道友谊需要寻找才能获得,感悟友情的珍贵。
这堂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我选择思想性好,而故事内容又新颖生动,切合儿童生活实际,孩子乐于接受的内容。这是这堂课外阅读课成功的第一个前提。
二、带着问题读故事
这堂课采用语言、画面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并且读读动动,使整个阅读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充分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故事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又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分段进行,使整篇童话读来不显冗长。引领孩子自行阅读,不是彻底放手让他们盲目地去读,而是用问题来牵引,来指导学生进行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教会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是最好的提高理解能力的办法,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当读到第一页的时候,我问学生,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大猩猩?孩子便仔细观察起猩猩来,告诉我说:是一只难受的、不高兴的、孤单的大猩猩。继续往下看,我又问孩子:你猜猜,大猩猩会在树叶上写些什么?(我让没看过故事的小朋友回答)后面我又相继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大猩猩和小女孩玩了什么游戏?它为什么不说话也感到是一种幸福?后来,它为什么不带包和沙漏了,而是带了饼干呢?大猩猩的身边一直有谁相伴?旁边还有哪些动物?他们为什么没成为好朋友呢?大猩猩交不到朋友,原因只在大猩猩吗?用什么办法才能交上朋友?等等。这样的带着思考的阅读,让孩子不仅看懂了故事,又明白了友情的无价,也懂得了友情是需要自己争取的。
三、重视个性化阅读
整个阅读过程以大猩猩挂的牌子为线索贯穿始终,突出了童话的主题思想,使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所以不管是课文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教学,都应该做充分的预设,不仅是对文本,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进行,这样的课才能更完满。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没有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孩子,而是,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想法,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的个性阅读是健康的阅读,曹文轩曾说过:文学一开始就是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的。”让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首先满足孩子们而不是成人的感情需要,我们重在引领,不在灌输。
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细致地去观察小老鼠和其它动物的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果再增加小动物们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朋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主动地亲近、寻找朋友,才能得到珍贵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