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之心迎春来
2019-09-10杨英
杨英
他,对广袤的农村一直很陌生,却在踏上国定贫困县——山西省天镇县的第一天就爱上了这片土地。他,在不到9个月时间,就从听不懂天镇方言的“北京人”转变成了和村民心连心的“农村通”,成为了薛牛坊村民心中接地气的“博士书记”。他在扶贫的路上用真诚、务实的一言一行,带领广大村民开展脱贫攻坚战过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他,就是国家人社部驻天镇县薛牛坊村的第一书记——俞贺楠。
党建贴心:
奠定脱贫攻坚基石
天镇县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属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1995年,原国家人事部就开始选派干部到天镇县挂职,并延续至今。2018年9月,俞贺楠身肩重任,以“第一书记”身份在薛牛坊村定点扶贫。9个月来,他已然对村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有了感情,更对如此朴实无华的村民有了新的认识,他把自己工作多年来的经验和才学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奋战在精准扶贫战线最前沿。
薛牛坊村,是天镇县赵家沟乡一个贫困村,全村现有耕地2016亩,全部为旱地和山坡梯田,无法进行机械化耕作。整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传统农耕和种养结合为主,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得薛牛坊村贫困范围广、程度深,多年来,虽然各级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产业帮扶,但一直没有找到脱贫的突破口,如何走出多年沉积的“贫困泥潭”,步入致富的阳光大道,这成了摆在俞贺楠书记面前的一道难题。
要扶贫,先沟通,每户村民的聊天成为了他最为基础的工作。为此,俞贺楠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和贫困户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一边听、一边猜、一边问、一边记,慢慢地适应天镇的方言。“土圪瘩瘩嫩瓦瓦,喜个印印亮腾腾”,像这样的方言俚语,如今成了俞贺楠和人聊天的口头禅。
解决了语言关,更重要的把住“方向盘”。俞贺楠通过“党建鼓精神”这一法宝,将农村党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驻村工作以来,他格外注重在村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三会一课”常态化,创建了薛牛坊村党建微信交流群,重点将近几年的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于农村工作的政策导向细化成册,让党员入脑人心,并且还让在外地工作、学习的党员也能参与讨论农村建设。发展村里的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解决村里党员老化问题,为村党支部注入新的活力。村中一位72岁的老党员薛向东感受最深:“自从俞书记来了之后,抓组织建设、抓党建工作成了我们村的头等大事,也成了每个党员的心事。常态化的开会也是次次有重点,会上会下一条心,那就是围绕如何带领村民富起来进行讨论。他是从北京来的干部,从来就不怕吃苦,有学识、有干劲、有方法,只有党员干部冲在前、村民跟在后,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我们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这几天,天镇县相关领导要到薛牛坊实地调研,俞贺楠和村委干部早早就开始调试电脑和投影仪。映入眼帘的投影布上红艳艳的几个字——“热忱欢迎各级领导到薛牛坊村做客”,背景是绿油油的田地。这样的场景在贫困村里是极为少见的。
因为基础条件差,村内场所简陋,昔日的薛牛坊村党支部并没有像样的办公设备,俞贺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着手村党支部硬件的配备,通过其所在单位人社部劳科院党委的大力帮助和个人的积极协调,为村党员活动室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打印机、投影仪、扩音器等设备,还在室内外配备了党建宣传栏、“四议两公开”公示宣传栏。现在的薛牛坊村党员活动室面目一新,已然成为村民日常学习交流的课堂和开展脱贫宣传活動的场地。
此外,俞贺楠积极争取各种机会带领乡、村基层干部到全国其他地区开展党支部学习交流、扶贫经验学习交流等,包括四川、北京、重庆、上海等地,通过内援外引的学习交流,开拓了基层干部的眼界,让大家思想统一心贴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产业暖心:
上马项目带领村民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入适合区域发展的项目产业,给村民提供就业的机会,才能让村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薛牛坊村属于天镇县与河北省的接壤地区,有些村民经常到河北打工,个别村民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俞贺楠提出了建立扶贫车间的想法,让这些手艺人不出村就能就地安排工作,实现创富。如此一来,也可以带动村中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发挥特长,在家门口上班赚钱。
记者在村中看到,人社部扶贫车间已经完成封顶,预计下月就可以投入使用。村支书薛向来高兴地说,“扶贫车间的选址、打地基、施工等一系列工作,尤其是争取到近10万元工作经费,让扶贫车间从4间房,扩建成7间房。可以讲每砖每瓦都离不开俞书记的大力支持,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据了解扶贫四间也有了初期的规划,3间为妇女手工服装加工车间、2间为农产品包装加工车间、剩余2间为乡村农产品展销厅和会客间。
项目有了,培训先行。俞贺楠从供给(在村妇女意愿、技能培训)和需求(服装加工业务)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方面,通过锁定目标群体和统计分析,在村妇女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有36人,他重点对这36位妇女人户走访,了解她们从事服装加工、掌握技能情况以及下一步接受人社部门培训的意愿,特别对她们预期劳动收入进行摸底;另一方面,他多次联系北京、山西、河北、陕西、山东等20余家服装加工企业,对接服装加工业务和订单,目前有两家企业初步形成合作意向。
扶贫车间除了3间妇女手工服装加工车间,还有2间农产品包装加工车间,设备由人社部扶贫工作队为薛牛坊村配备,其中包括真空包装机、肉类切割机、玉米粉碎机、榨油机等,村民可以在家门口进一步加工自产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而达到增收的目的。“这里的人一直靠天吃饭,是俞书记一户户走访宣传,才让大家转变了思想,从只知道种地变成如何靠种好地来脱贫致富。有了项目,有了想法,大家都会觉得生活有了方向,干事有了奔头!”来自薛牛坊村驻村工作队的薛福英这样向记者说。目前,扶贫车间的业态布局基本完成,相关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搞养殖例来是农村想干的产业,但从哪里人手,如何干也是大家头疼的事情,跟不上形势,摸不清市场,成为农村干部推行养殖项目的心事。俞贺楠多次和村两委、工作队到邻村、邻省考察鸡苗、鹅苗养殖,通过多方比较,最终决定在河北订购一批通过补贴形式为村民发放的鸡苗、鹅苗。而这一项目补贴经费却是从国家人社部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经费“抠”出来的。这样的事对于俞贺楠他们来讲已不是什么事,他们最关心的就是真正能让老百姓脱贫。目前,村民发放补贴鸡苗1860只,已有93户受益,其中就有68户贫困户,占到全村的73%;发放补贴鹅苗100只,14户受益,其中有12户贫困户,占全村的86%。村中的贫困户薛胜利就是受益者之一,他聊起这些事,至今仍激动不已,“关于发展养鹅产业,一开始我还是抱有疑虑,看到俞书记人家一个外乡人都下这么大的功夫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想办法,我们也能看到村里的变化,我这次下了决心,一定要跟着俞书记一起干,前期,通过青青田野养殖合作社的帮扶,已经帮助我养殖10只蛋鹅,这次我主动申请20只补贴鹅苗,希望通过扩大养殖规模,提高收入,尽快脱贫。”
脱贫攻坚重在脱,而不是免。项目选得对,村民干劲足,做啥事都能成。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俞书记通过人社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为村里配备了榨油机设备,这台榨油机为村集体所有,通过销售胡麻油增加村集体经济;同时,人社部扶贫工作队也为村里提供500只鸡苗,作为壮大薛牛坊村集体经济的尝试。薛牛坊村积极探索补贴鸡苗、鹅苗的做法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由于此次发放鸡苗、鹅苗不是像以往“免费”形式、而是通过“补贴”的形式,只有有养殖意愿和能力的村民才能报名缴费,既提高了产业扶贫的精准性,又激发了村民通过产业帮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村民的脸上有了笑容,党员干部也有了干事的决心。
薛牛坊村有着“大同玉”资源优势,俞贺楠又创新提出打造“紫玉山庄”特色小镇的想法,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领一方百姓步人小康之路。同时,结合扶贫车间的运作,他自己为薛牛坊村农产品代言,推出“紫玉山庄”营养小杂粮旱地小米、绿豆、黑豆、紅芸豆等系列农产品。
在带领记者参观农产品加工包装车间时,俞贺楠信心满满地表示:“这些农产品全部为薛牛坊村自产,均是营养丰富、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我们正在申请注册‘紫玉山庄’商标,预计年底就可以正式使用了。”目前,薛牛坊村已经开始通过人社部扶贫驿站“实名农户”电商平台、微信平台等销售农产品近5万元,让村民们切身体会到了“互联网+”农业跨界融合的奇妙反应。
助力脱贫攻坚战,消费扶贫大作为。在以人社部劳科院为主的各部门协调和帮助下,俞贺楠联系了北京、山西多家企事业单位,累计购买农产品超过30万元。近日,他在《中国扶贫》杂志上发表的天镇县薛牛坊村“消费扶贫”典型案例已向全国进行推广。
永葆真心:
扶贫接力人人参与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俞贺楠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短短9个月时间,薛牛坊村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离不开俞贺楠的努力以及国家人社部的支持。2018年9月,人社部张纪南部长亲自送扶贫工作队到天镇开展扶贫工作,多位副部长也多次到天镇开展座谈、调研等,23个司局单位与天镇县23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对天镇县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薛牛坊村主任薛胜斌说,“人社部领导们对薛牛坊村的脱贫进展十分关心,多次到村调研、慰问,听取工作汇报,对俞书记的扶贫工作成果表示了肯定,俞书记舍小家、为大家,我们每一位村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来到千里之外扶贫,意味着要放下自己的小家,而每一位扶贫干部的工作,都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谈起自己的妻儿时,俞书记脸上也泛起了笑容,他说:“妻子很理解我的工作,虽然有不舍,但还是觉得丈夫去扶贫是很光荣的事情。只是刚来时儿子才刚刚2岁,正是开始懂事也粘人的时候,每次我回家的时候都会说不要玩具,只想要爸爸。”远离家乡的父母、北京的妻儿,这无疑是艰辛的,但面对这些喜人的成绩,再艰辛的过程都变得微不足道了。面对今后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俞贺楠也有深深的思考,他表示将继续在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大胆创新、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在薛牛坊村今年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积极应对和防范未来村民脱贫后的各种返贫风险,进一步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