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活化作文”走俏中考

2019-09-10周林

快乐作文(7.8年级)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题作文题新鲜

周林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由此派生的名词术语也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部分省市的中考作文命题也开始关注新生活背景下的新理念、新潮流、新行动,一些贴近生活实际、能极大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的“新生活化作文”的出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中考作文命题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题型特点】

2018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儿自已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 ,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8年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这是全民阅读的时代,这是人人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时代。在生活中,常常可见以下情景:S想好好读些书。回到家,S点开了微信朋友圈……请依据这个情景进行写作。

2018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席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电一次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充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阅读这些文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新生活化作文”很潮、很接地气,“朋友群”“表情包”“共享”“点赞”“全民阅读”“密码”“动力源”“一件文物”“充电”等既新鲜又时髦,完全跳出了“难忘”“挫折”等老旧的话题,更多地关注了新时代里“新”的成分,启发学生用新鲜的材料和语言再现新生活、新意识、新潮流、新行动,等等,让置身于现代生活的考生更有材料可选,有话可说。同时,它们还与当下最火爆的“传统文化”话题紧密结合,引导青少年关注传统美德、传统节日、传统美食、寻根文化等问题。

【备考技巧】

“新生活化作文”最鲜明的特点是与时俱进,内容新鲜。首先,要学会观察,注意新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注意其产生的新变化,思考出现这些“新”的背景和缘由。此外,还要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物,留心那些看似微小实则極有意义的事情,用心体会,认真思索。

其次,避开旧话题,挑战新内容。有了对“新”生活的思考后,面对一个文题时,就会避开旧的话题,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含的新成分,挑战新内容。遇到一个文题,要结合提示语或题目中提供的材料,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和启示,站在时代的高度挖掘出本质的、有价值的信息,探究其更深层次的意蕴。

再次,运用新表达,写出新创意。有文采的作者总能在文章中不经意地用上几个精致的句子,或者新鲜时尚,或者气场强大,或者极具内涵,让人羡慕忌妒恨。因此,平时在网络、影视、报刊里看到的新鲜有趣、健康前卫的语言,都应该收集起来,揣摩、模仿、运用,让文章显得清新活泼,富有时代气息,让文章绚丽生辉,读来余味无穷。

【佳作展评】

充 电

一考生

自然界中的植物,只有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养分,才能开花结果,这吸收养分的过程就是给自己充电的过程,开花结果就是释放能量。物如此,人亦然,我们只有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己,才能释放无穷的能量。

不断充电,才能绽放自己的精彩。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上,平凡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一鸣惊人,赢得冠军。这成功的背后,是雷海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等餐、等红绿灯的时候,还不忘背诵诗词。正是他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腹有诗书”,最终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释放能量,赢得冠军。

不断充电,才能紧跟时代发展,造福社会。共产党员廖俊波不断为自己充电,在工作中完善自己,为福建省政和县摘下了贫困的帽子;侯云德院士不断为自己充电,在分子病毒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无数病人因此受益;“英雄机长”刘传健在平日的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电,练就过硬的本领,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一百多位乘客的生命。他们努力进取,不断为自己充电,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关键的时刻释放能量,拯救危机,造福社会。

相反,不充电,不学习,终究会“泯然众人”。方仲永即便天赋出众,因为没有不断为自己充电,最终沦为了普通人。多萝茜·比林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东西,到明天就会过时,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新的时代,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原来拥有的知识是无法应对挑战的,时代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中完善自己,才能拥有足够施展才能和抱负的空间……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没有持续充电的意识,学一点点知识就自以为了不起,从而裹足不前,陷入困境。现在有个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从平凡人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可以说这一万小时也是为自己充电的过程。我们任何人无法掌握某一领域的全部信息,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学习的机会,花时间去充电,才能放电。

微点评:

本文开门见山,以类比巧妙提出论点,再从正面“不断充电,才能绽放自己的精彩”“不断充电,才能紧跟时代发展,造福社会”来论证充电的重要性。接着从不充电会“泯然众人”,不充电“就会停滞不前”来说明不充电的后果,正反结合,论证充分。本文材料丰富,引用了众多事例,以及多萝茜·比林顿的名句、“一万小时定律”,既显示了作者丰富的素材积累,又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猜你喜欢

文题作文题新鲜
新鲜汇
文题
新鲜的夜晚
新年好新鲜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完成新鲜的角色转换
文题
文题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