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融合研究
2019-09-10朱剑荣
朱剑荣
摘 要:美术教育是中学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学生美术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合传统文化与禅绕画,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从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结合的重要性以及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融合这三个方面就“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融合”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为当前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学;传统文化;核心素养;禅绕画;融合
一、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与禅绕画
1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美的展示,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中国书法、中国结、商朝甲骨文、司母戊鼎等青铜器、剪纸、竹简、陶器、青花瓷、钟鼎文以及北京四合院、傣族竹楼、蒙古族蒙古包等传统文化与建筑都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素材。将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感知美、理解美,而且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内涵,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在美术教学中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美术教学中的禅绕画
禅绕画于2005年由里克·罗伯茨和玛利亚·托马斯夫妇二人创立,最早流行于欧美,后传入中国,逐渐为广大美术爱好者所熟知,是一种新的抽象的艺术形式,有“心灵的画作”之称。禅绕画的基本元素为简单的点、线以及几何图形,作画者可以将其自由组合,从而创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禅绕画最初主要在都市人群中流传,因为禅绕画不讲究场地、技巧、对错,绘画者可以随时随地尽情缠绕,只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即可,是职场工作人员缓解压力、放松自己的一种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禅绕画的流行与美术新课改的实施,部分中小学教师开始试着将禅绕画引入美术教学,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从图像识别、美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方面入手,充分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中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线条的魅力与美术的魅力,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融合的重要性
1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中学生审美判断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生来说,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部分中学生由于没有绘画基础、审美意识较差、教师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技能等原因而对美术学习产生害怕心理。禅绕画的学习对绘画基础要求不高,具有简单易学、轻松有趣等特点,加之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接触与了解,在美术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禅绕画有机融合可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对美术教学有更深刻的了解,最大程度地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二,禅绕画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美术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与禅绕画,体现了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也体现了时代发展新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在学习禅绕画的过程中对自己笔下的花鸟鱼虫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可以提高自身的图像识别能力,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表现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加强中学生的审美判断。
2加深中学生文化理解,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禅绕画历史、理论知识、绘画技能的不断学习,不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了解,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对东西方文化独特的理解,此外,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然后也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各种外来思想蜂拥而至,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美术教师应当注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关系,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禅绕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3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弘扬传统文化是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对剪纸等民间工艺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民族精神的挖掘,将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知识错置,未能意识到传统文化知识以及民间工艺只是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美术教学的一种资源与手段。在美术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与禅绕画,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一步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充实民族精神。
第二,在美术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与禅绕画可以促使传统文化与禅绕画为美术教学服务,开辟美术教学的新天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打破了美术教学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模式,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松自己的心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联系,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有利于美术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融合
1寻找切入点,创新美术教学观念
要实现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有机融合,美术教师应当注意结合美术学科特点以及具体学情,深入挖掘中学美术教材,寻找相应切入点,创新美术教学观念。
第一,美术教师应当注意运用民间工艺制作、中国传统建筑等元素,民间工艺制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如寺庙等则体现了我国古代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体现对纲纪法度的遵循,蕴含着“吉祥观”等特定的文化内涵,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二,美术教师应当注意把握禅绕画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图像识别、美术表现等方面的区别,关注禅绕画在美术表现方面注重个人情感表达这一特点,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与评价方式,突破传统美术教学缺乏创造性的弊端,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中学生自主创作,提高中学生的创作热情。
2注入新元素,优化美术教学手段
第一,美术教师应当注意发现传统文化中新出现的教学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不断为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提升中学生在创意实践方面的美术素养。例如,北京奥运五环的设计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完美融合,奥运五环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整個造型像一个规则梯形。
第二,美术教师应当注意充分利用美术教学中的图案设计。图案设计是美术教学中较为枯燥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慢画游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线”的魅力,鼓励学生从内心的感受入手,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以先对图案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创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美术教师还应当注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促进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融合。
美术教学具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等作用,是中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因此,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当注意寻找美术教学的切入点,创新美术教学观念,优化美术教学手段,为美术教学注入新元素,促进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禅绕画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罗拉,戴宁,戴安.禅绕画之书[M].台湾:远流出版社,2016:135.
[2] 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