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9-09-10孟成义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得失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个初中乃至高中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如何带着学生迈好数学学习之旅中这关键的第一步,为他们步入高级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好衔接,一直以来,是我们苦苦探索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学生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在数学起始学学习阶段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适应,作为数学教师,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排出学生学习上的这些障碍,势必将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本文根据本地生源实际,参考问卷调查和实验结果,从树立学生的正确学习观、捕捉和挖掘生活素材,融民族民间文化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创设适合农村实际的学习情境等几个方面,试探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七年新生从小学升初中后,由于学段上的上升,加上学习环境的变化,多多少少会对其学习上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影响。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带着学生迈好初中数学学习之旅中这关键的第一步,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初中生数学的起始教学,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个初中乃至今后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本人任教二十年,一直任的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生源绝大部分为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农村学生,主观上在刚进入初中时还是对初中数学充满着好奇和神秘感,学习积极性还是挺高的,但紧接着一段时间过后,由于原来的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刚刚离开父母而想家等原因影响,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在一个似懂非懂的状态中度过。客观上有一部分学生是迫于《九年义务教育法》的威慑,被政府和家长逼来上学的,加上到学校后,学校禁止在校使用手机、禁止玩娱乐游戏等,另外,受社会乃至家长的外出打工、“读书无用论”等思想的影响,造成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厌学情绪加剧。再则,由于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少村寨一年中增加了不少的节日,例如本人所在学校的生源地就被称为“百节之乡”,民族民间活动频繁。而这些活动的参与者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校中学生。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逃学厌学的情绪。久而久之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学习障碍面前退缩,越来越覺得数学无味而且难学,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问卷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调查显示:其中“非常喜欢”的只占9 %,而选“一直不喜欢”却占了 36 %。如何让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要求,并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数学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排除学生学习的障碍。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拟定策略措施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起不了什么作用。问卷 “20、你对数学考试的态度是( )A、喜欢考试;B、无所谓;C、害怕考试。”选C选项的占了35%,选B“无所谓”的居然占了36%,这反映了不够端正的学习态度。另外,绝大部分家长都是农民,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看到的更多只是眼前利益,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些家长灌输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自己名字就行了”,“我们坟山不好,祖上就没有人吃过国家粮,就算考取了学校也没有工作安排”,“还不如村上某某,出去打工几年赚了多少多少钱”等等思想。问卷中“5、你每天花在学习数学上的自主时间(不包括数学课)有多少时间?( )A、1小时以上;B、0.5—1小时;C、0.5小时;D、0.5小时以内。”同学们勾选 “D、0.5小时以内”占了54%。可见,学生花在学习数学的时间上是很少的。“7、在学习数学中,你是否会自己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A、经常提出;B、偶尔提出;C、从未提出;D、没有问题。”D“没有问题”占到了45%,可见我们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觉悟还是欠缺。
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应该把一些纯数学问题转化为和他们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例如:买衣服碰到的“打折问题”,“家里粮食或椪柑的产量问题”,“电话费、水费问题”等等。通过实例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而且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不像自己和家长之前所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
二、联系生活,创设适合农村实际的学习情境,溶民族民间文化于数学教学之中,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尤其在民族地区的农村,鼓楼、花桥(风雨桥)、吊脚楼等民族建筑处处可见,这些无不包含很多数学知识、数学原理在里面。而这些民居、建筑基本上都在农村、就在我们的学生身边。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挖掘生活素材,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现象溶入课堂教学之中。如教学“对称图形”、“勾股定理”或“正多边形”等内容时,均可出示鼓楼、花桥等图片,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联系自己的生活,寻找出与要学内容有关的知识。然后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加以引导,这样,定能让学生惊讶于自己天天出入和玩乐的地方,竟然暗含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在里面。从而一方面渗透了德育在课堂教学之中,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问卷“4、你是否想了解数学的历史?( )A、很想;B、比较想;C、无所谓; D、不想。”A、B选项分别占到了21%、38%。后两项比例小。
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例如在第一节课《正数和负数》时,我采用的方法是创设实物情景:从实验室里拿来几根温度计,找一两本写有存取记录的存折,让学生观察,从而发现一些从没遇到过的数(负数)的存在,让学生感觉到以前学过的数已不够用了,从而自然的进入本节课的内容。从而这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才有动力,知识才更能容易掌握。
四、放低教学起点,让学生享受成功快乐,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调查显示,学生基础差,所以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独立完成作业。“13、课外数学作业是否能独立完成?”“A、全部由自己做” 占4%; “B、大多数自己做”占20%;“C、半数自己做,其它参考别人的解答”、“D、多数要靠参考他人作业完成”各占38%。
由于农村学生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低,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起点放低,我们可以从学生已学过所把握的、所了解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到倒数和相反数时,最容易混淆,原因是相反数和倒数都不能单獨一个数存在,必须是成对出现,但对于刚刚步入初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其思维仍然还保持在小学阶段的知识状态上,总爱把相反数当倒数认。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我在教学中通常是利用学生对话和游戏来解决,把写有5、-5、1/5、-1/5、2、-2、1/2、-1/2的几张卡片分别贴在8 个同学的背上,然后让学生捉对,看看哪两个数是互为倒数,哪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这样把知识寓于游戏中,一方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的基础差,但是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学好数学有着憧憬。问卷“2、你是否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 )A、没有;B、偶尔有;C、经常有;D、有过,感觉不明显。”比例为别为6%、36%、27%、31%,说明,老师完全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体验、唤醒他们的成功的欲望而逐步实现预期效果。在“21、你认为影响数学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 )A、学习基础;B、智力;C、老师;D、自身努力;E、学习方法。” 中,选D“自身努力”的同学占到了52%。经过老师对知识的调整,发现同学们树立起了这样的信心,觉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数学成绩。
五、巧借多媒体设备,拓宽学习数学的方法途径
现如今,中小学多媒体设备已基本普及。而初中数学又是与计算机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能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所要讲解的知识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让学生掌握;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巧妙地插入一些图形、图片、声音等文件,让学生对整堂课充激情和兴趣。本人就有这种感受,一讲到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明显比在普通教室上课要感兴趣、要来劲得多。连平常不爱上课的个别学生,也早早去争抢着位置。此外,还可以提供给学生观看网上解题的视频、趣味案例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有多种方式获得数学知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欣赏。
六、关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第一要求,也是教师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就象他们父母或朋友。学生喜欢某位老师,自然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学习这一学科的的信心就会增强。
结束语:以上是针对农村初中新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的分析。我的体会是,障碍的形成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表现为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初中生活学习的不适应等,客观方面表现为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的欠缺,社会、家长对学生学习重要性、目的性的认识不足等等。所以,农村初中数学起始教学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是教育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念,努力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才有动力。其次,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努力去创设适合农村实际的学习情境,努力去挖掘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让民族民间文化溶于我们的数学教学之中,让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三,做好知识的铺垫和衔接。初中老师有必要了解高中的数学内容、高中老师也要了解教学的内容,沟通好要衔接、打实基础的、有长远意义的知识点。第四,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学习,真正做到教师角色的转换,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让学生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最后,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检查和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勤能补拙,自然能做到熟能生巧。
作者简介:孟成义,男,1971年12月生,侗族,籍贯贵州,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毕业,任教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第三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