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选育报告

2019-09-10魏志平宋建荣周喜旺刘鸿雁王娜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选育冬小麦新品种

魏志平 宋建荣 周喜旺 刘鸿雁 王娜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以中249-250/08T021为母本、兰天27号为父本杂交,   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 — 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2 a折合产量6 042.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6.1%;在2017 — 2018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324.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7.3%。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中4-1、条中34号、条中33号、条中32号、贵22-14和贵农其他菌系均表现免疫,对混合菌表现中抗。适宜天水及陇南山旱地区种植。

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 选育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9)06-0001-03

Abstract:Zhongliang 35 is a new winter wheat cultivar, bred from parental combination of zhong 249-250/08T021 with Lantian 27. In 2015 — 2017, the average yield of Zhongliang 35 is 6 042.0 kg/hm2, Which is 6.1%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ck Lantian 19 in Longnan Winter Wheat Regional Test. In 2017 — 2018, the average yield of Zhongliang 35 reaches 6 324.0 kg/hm2, which is 7.3%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ck Lantian 19 in Longnan Winter Wheat Regional Test. By inoculating ident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hongliang 35 is moderate-resistance to mixture race at seedling stage and immune to CY4-1, CY34, CY33,CY32, G22-14 Guinong strains and other mixture race, moderate-resistance to mixture race at adult stage.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dry mountain area of Tianshui and Longnan.

Key words:Winter wheat;New cultivar;Zhongliang 35;Breeding

冬小麥是甘肃陇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约为13万hm2左右,从海拔800 m的川道到2 500 m的高山都有种植,该地区为条锈菌的越夏易变区和新小种的策源地[1 - 2 ]。随着条中33号、条中34号强毒性生理小种的出现,造成当地生产的中梁系、天选系和兰天系小麦部分品种丧失抗性,严重威胁本地区小麦安全生产[3 - 5 ]。因此,培育抗病、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对稳定陇东南地区冬小麦生产及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至关重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经过多年试验,培育出适合天水、陇南及周边地区种植的优质、抗病、高产的山旱地新品种中梁35号,2019年由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90012)。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是由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中心以中249-250/08T021为母本,兰天27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组合为中249-

250/08T021//兰天27号,原系谱号08264- 13-2-1。其中,中249-250引自山西农业科学院,是中间偃麦草中5的后代,田间表现抗病性突出,但丰产性差,熟性晚(较普通品种晚10 d左右)。08T021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是优质小麦,田间表现早熟,矮秆,但高感条锈病。兰天27号引自天水农校,具有抗病性突出,丰产性好的特点。2007年利用中249-250与08T021杂交(组合为中249-250/08T021,代号07176),2008年F1表现矮秆,抗条锈病,但丰产性一般。同年再次与兰天27号杂交(杂交组合为249-250/ 08T021//兰天27号,代号08264),2009年将F1代点播,2010年选择无锈优良单株,按照系谱法优中选优,连续选择多代,得到抗锈、耐寒、耐旱、结实率高、生长整齐、落黄好的新品系中梁08264-13-2-1。2013 — 2014年度参加品鉴试验,2014 — 2015年度参加品比试验,2015 — 2017年连续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2017 — 2018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生产试验,同期进行异地抗寒性鉴定、条锈菌分年分小种接菌鉴定、品质化验,至2018年选育完成。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3 — 2014年度参加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旱地小麦品种(系)鉴定试验,中梁35号平均折合产量7 51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13.35%。

2.2   品比试验

2014 — 2015年度参加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旱地小麦品比试验,中梁35号平均折合产量7 32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8.88%。

2.3   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

2015 — 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其中2015 — 2016年度平均折合产量5 749.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5.5%,5点(次)中4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2016 — 2017年度平均折合产量6 334.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6.7%,5点(次)中3点(次)增产,1点(次)平产,1点(次)减产。2 a 10点(次)中有7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1点(次)平产,平均折合产量6 042.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6.1%。

2.4   生产试验

2017 — 2018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生产试验,中梁35号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6 324.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7.3%。5点(次)均表现增产,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该品种强冬性,生育期257 d,幼苗匍匐生长,株高105.0 cm左右。叶片披垂,叶深绿色。穗纺锤形,白色,顶芒,穗长9.21 cm,每穗结实小穗16.37个,穗粒数31.58粒。粒红色,椭圆形,硬质,千粒重37.86 g,籽粒饱满。成穗数514.1万穗/hm2。

3.2   抗病性

2016年和2017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兰州温室和甘谷试验站进行苗期混合菌和成株期分小种接种鉴定,中梁35号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中4-1、贵22-14、条中34号、条中33号、条中32号和贵农其他菌系表现免疫,对混合菌均表现中抗,总体抗条锈性表现较好。另据田间观察,中梁35号表现高抗白粉病、叶锈病和叶枯病。

3.3   抗冻抗寒性

2015 — 2017年连续2 a在张家川县平安乡(海拔2 100 m)、武山县龙台镇(海拔2 200 m)进行抗冻性鉴定,越冬率91.0%~100%,平均96.8%。表现出较强的抗冻性。

3.4   其他抗性

经连续多年多点田间种植观察,中梁35号抗旱性强、抗干热风性强,中抗倒伏。

3.5   品质

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哈尔滨),中梁35号容重817 g/L,粗蛋白(干基)12.73%,湿面筋29.2%,吸水量63.2 mL/100 g,面团形成时间2.5 min,稳定时间3.3 min,弱化度124 F.U,达到中筋粉的要求,适宜做面条、饺子、馒头等。

3.6   转基因检测

2018年经农村农业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合肥)检测,中梁35号未检测出CaMV 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ar或par基因和NPTII基因,表现为阴性。

4   适种地区

中梁35号适宜于甘肃陇南(天水及陇南市)干旱及半干旱地区、二陰山区示范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基施有机肥     9 000 kg/hm2、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建议9月25日以后播种,播量187.5~225.0 kg/hm2,提高播种质量,播后耙平耱细。拔节前进行人工除草,抽穗后或扬花后若有蚜虫和粘虫为害时用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可喷施适量磷酸二氢钾增加粒重。适时收获,茎秆全部干枯,籽粒呈干硬状、颜色发亮时(6月下旬)及时收获。

参考文献:

[1] 岳维云,宋建荣,李金昌,等.  抗条锈冬小麦种质中梁22号的改良利用[J].  甘肃农业科技,2013(2):30-32.

[2] 李金昌,王   伟,汪石俊,等.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4(11):3-4.

[3] 化青春,鲁清林,白玉龙,等.  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4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6(3):9-10.

[4] 周   刚,杜久元,周祥椿.  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7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1(7):3-4.

[5] 赵尚文,岳维云,宋建荣,等.  抗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2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7(7):1-3.

(本文责编:杨    杰)

猜你喜欢

选育冬小麦新品种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看禾选种
如冬小麦般耐心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