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新模式的实时策略
2019-09-10杨清
杨清
【摘 要】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德育课占据基础地位。只有打牢德育课这一基础,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应变革教育模式,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网络与德育课这两者相结合起来,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德育;新模式
一、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应围绕着“学生”这主体,创设多元化的课堂环境,并将隐性德育渗透到其中,让学生主动获取德育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慢慢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以“寬容他人”这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为例子,每位小学生都应积极与每位学生沟通,正确处理好自身与其他同学间的矛盾,增进友谊,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朋友之间沟通、理解、宽容的重要性。比如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这样一个生活案例,小明丢了一根铅笔,正好他发现好朋友小李有一支与他一样的铅笔。小明看到了,就说:“小李偷走了我的铅笔。”此时,小李很委屈,但是解释不清。教师问:“如果你是小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开始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甲:“如果我是小李,我的心情是伤心的、愤怒的。”学生乙:“如果我是小李,我虽然有一点点难过,但是我会向小明说清楚,我没有偷你的铅笔,你应该相信我,并且帮助小明寻找他丢失的铅笔。”根据每位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当与朋友有矛盾时,要勇于沟通与交流,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想办法解决自身与朋友间的矛盾,这样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使友谊天长地久。
二、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加强德育的说服力
德育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比较落后,无法跟上当前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导致大部分小学生缺乏学习德育课的兴趣。为此,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上搜罗与本节课德育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并整合利用这些资源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以“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为例子,本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到多样的消费观,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崇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当下,很多小学生的物质生活比较丰腴,他们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买什么,他们不懂得勤俭节约,长此发展下去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师可以通过寻找我国偏远贫困地区儿童们的生活现状的视频给孩子观看,通过观看视频,让每位学生清楚认识到他们当下的物质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每位学生都应怀着感恩的心珍惜当下的生活。
三、不断完善德育体系,增强德育的实践性
传统的小学德育课堂上,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对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培养。再加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说教的方式,这使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无法主动参与到德育课堂中。除此之外,小学德育主要集中在学校,忽视了其与社会、家庭的联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也不能真正感受到德育的内涵。小学德育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如果将该教育仅仅局限在学校,脱离社会家庭,这样的教育体系是不完善的,无法达到德育的目的。鉴于此,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将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德育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QQ、微信等聊天软件应运而生。为此,德育教师应合理地运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当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日益频繁起来,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的相结合,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创新了德育的方法,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实现了德育的目标,真正提高了德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雪梅.信息技术在小学的德育工作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