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2019-09-10苏浩楠
苏浩楠
《周易》有言:“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圣人坚守道义,传播道义,而道义在下一代人中发展创新,不断开拓完善,从而能够教化天下。文化也是如此,历经代代相传,不断壮大,才能历久弥新。
《周易·贲卦》又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确如此,文化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发展。所以,中国历代先人本着人文精神的理念不断努力,使中华文化在传承中始终茁壮成长,经久不衰。先人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我们这几代人“暴霜雪,斩荆棘,以启未来”,不使她因战火纷飞而支离破碎,不使她因沉默寡言而后继无人,新一代的我们需要用自己强大的开拓力、创新力、自信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使之成为源头活水,滋润华夏万物,惠泽世界各地。
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开拓力。罗曼·罗兰说:“最革命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最古老的传统的人。”文化如果要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内容上或地域空间上的开拓。例如,先人们对礼乐文化的开拓,使谐和美好的音符绕梁不绝;对诗词文化的开拓,让婉转多情的句藻独领风骚;对汉字文化的开拓,使楷、篆、草、隶能够在横竖撇捺的搭建下舒展筋骨;对陶瓷文化的开拓,让黄泥黑土在烈火的锻造中巧夺天工,在青花粉釉的勾勒下再生奇迹……这些古文化的开拓,使中华文化更加博大精深,厚重绵长。而今人对文化内容上的开拓,比如新年的又一习俗——看春晚,随着岁月的沉淀,也许若干年后它也会像端午节的龙舟、元宵节的彩灯载入文化的史册。这些何尝不是对文化内容上的开拓呢?“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中国古代的丝路文化进行了更加辉煌的开拓,文化交流之桥飞架,使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由“天堑”变为“通途”,再不用受空间地域的限制。新世纪高铁的笛声如古丝路的驼铃,神秘而又清脆,带来的是文化的包容和交流,带来的是文化的发展与融合的辉煌前景。
正是由于这些前无古人的开拓,古老的传统才可以流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能够手口相传,蓬勃发展。
中国文化的传承需要创新力。艾略特说:“假如传统和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当下文化传承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能为青年人所接受,这就迫使文化自身必须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在保证本质的条件下,刷新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郑燮也说:“删繁就简三春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用于文化的传承上就是要我们“取精华,去糟粕”,在内容和传承形式上不断创新。华阴老腔是陕西地区的传统戏剧,却一直鲜为人知,但一经音乐人谭维维对其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加入了现代的音乐元素后,粗糙雄厚的调子出乎意料地与摇滚音乐成了绝配,立马火遍了陕西大地。这便是对文化内容进行创新的成果,是创新让华阴老腔一声吼,吼得动地惊天。国粹京剧曾一度无人问津,然而戏剧人用京剧的原调做成动画播放后,热极一时,吸引了更多的戏曲爱好者来学习和传承,这便是传承模式上的创新。如今,许多中国古文化借助时代科技发展的力量与互联网,使文化传承有多条道路可走,不再面临濒危灭绝的危险,多少文化瑰宝不再因守旧或保留着“传男不传女”的老思想而被历史掩埋。
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要有自信力。习主席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雄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力是个人、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我国古代张骞出使西域,鄭和七下西洋,依靠的是对文化的充分自信,而当代青年人常常缺少文化自信。不少青年学生喜欢弹吉他,但却对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兴味淡薄,他们可能觉得大家弹吉他而自己独奏二胡是不合时宜的。恰恰相反,文化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于你是否真正地用心灵去感受。潮流的吉他,奏不出《二泉映月》的深邃;厚重的金属丝,也并不比洁白的马尾弦更结实;重要的是能否在文化交流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对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创新,更来自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光明前景。做到文化自信,那么赤白紫青的脸谱就会在新一代人的面孔上愈加光鲜亮丽;做到文化自信,那么唱念做打的功夫就能在青年人的表演下活灵活现。
中华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当代中国,文化星火已成燎原之势,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新时代的我们要开拓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让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指导老师点评
本文开篇即高屋建瓴,引用《周易》名句道出青年一代传承文化需具备开拓力、创新力、自信力,并以此展开全文。行文过程中,作者纵横古今,侃侃而谈,巧妙地联系书法、诗词、戏曲等传统文化,视野宽泛,素材运用灵活自如。更难能可贵的是,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以及面对传统文化现状的担忧,传达出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