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节学概论

2019-09-10张廷良

银幕内外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为智力调节

摘要: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一调节学:就是事物在力的作用下,由不平衡状态走向相对平衡状态的过程,分为自然调节和人为调节,并分析了调节运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定态,动态,能量,时间,空间等。还有调节的最佳方案原则,物体的最稳定状态原则,智力的基本结构,调节思维,意识的范围性等一些比较新颖的观念,很值得认真研读。

关键词:调节学:平衡:定态:动态:最佳方案:调节思维:意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616815

引言

调节一词在辞典里的注解是: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这个注解与我所述的内容相近,所以我这里借用一下这个词,但我将赋予它新的概念:事物在力的作用下,由不平衡状态走向相对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调节,或在一系列相关条件下,所有动态条件的运动变化的“动”,满足了定态条件的“定”就称为调节。调节分为自然调节和人为调节,一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运动变化称为自然调节,一切在有智力参与下的运动变化称为人为调节,现概述如下。

一、调节的基本条件

形成一个调节运动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条件,我这里就从一个简单的杠杆运动来说明一下:

定态件:阿基米得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其实这个支点就是我说的调节运动中的一个基本条件之一:定态条件。在一个杠杆运动中,并不是一个支点不动就完事,还需要其它一些不动的条件,比如杠杆是不可折断和变形的,支点所在的地面是不可下陷的等等,这些统称为定态条件,是不可变动的条件。

动态条件:在调节运动中还需要可变动的条件:比如在杠杆运动中杠杆与支点之间夹角是可变的,车在行走的时候,车轮是要能转动的等等,这些可变的条件就是动态条件。

这里要说明一点就是,所有的定态的或者动态的条件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比如支点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超过它的承载能力,它就会变,同时动态条件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才会推动的。

能量:运动是要消耗能量的,在调节运动中能量的表现是力。力是带有方向的矢量。

时间:时间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衡量单位之一,没有运动变化就没有时间,所以调节是要消耗时间的。

空间:调节是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完成的,在调节运动过程中要占据或涉及一定的空间资源。

二、自然调节

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运动变化称为自然调节,比如大自然的风、雨、海浪、闪电等气象运动,宇宙的天体运动,地质运动,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等。

三、人为调节

一切有智力参与组织的运动称为人为调节。人为调节往往有目的性,而在人为调节中目的就是定态条件之一。人为调节多是利用和组织一系列自然调节来达到目的,包括生命的生理的运动,生物的进化,人及动物的一些行为活动,社会活动等等。

四、最佳方案原则

无论是自然调节或是人为调节在没有太大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一般都遵循着最佳方案原则:即最简单直接+最少耗能+使用时间最短+占用空间范围最小。比如:自然调节中有个水滴在有空气环境中自由落体的运动:水滴在重力、表面张力、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一个完美的流线型形状,使水滴的下落速度能够达到一个极大值,即此时水滴的形状能使它所受的阻力在该条件下达到最小从而耗能最少,这就是调节的最佳方案原则的表现。同样人为调节也是这样,比如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的时候,一般要选择最短的或最好走的路径。

调节当量:我这里引入一个调节当量的概念,用以评判一个调节运动级别的大小,调节当量就是:条件的复杂程度大小×耗能大小×使用时间多少×占用空间范围大小。

这里来解释一下条件的复杂程度大小,就是一个调节运动所运用的定动条件的复杂度难易度大小,比如水在同等直径大小的管道中流动时,经过一个直角弯的时候所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当于在直管中行走一米所受到的阻力大小,电流在弯曲的电线中运行时电阻力(或叫线损)会大大增加。说明事件的复杂程度可以折合成耗能大小,甚至是耗时,占用空间的大小等这些可计量元素来計量的,俗话说能走千里光不走一里慌,这话虽然说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走路的难易复杂程度可以折合成路程的远近。

五、人为调节与自然调节的区别

人为调节与自然调节的根本区别是人为调节有智力的参与,人为调节多具有创造性,为达到目的,没有条件的可以创造条件。

六、物体的最稳定状态原则

一般情况下物体有一个趋向于保持最稳定状态的原则,比如:一个长方体放在一个平面上,若稍微加以晃动,它就会自然平躺成一个最稳定的状态,而不是竖立起来保持这种不稳定状态,这种最稳定的状态就是:以物体现有的形态而言,在所有综合外力的作用下,达到一个若要改变现有状态相对于物体其自身情况而言,需要所用外力的最大化。

所以美丽雪花的形成不是人为雕琢的,而是其形成过程中所遵循的最稳定状态原则。同样,化学中形成的各种形态的结晶体也是这个原则造成的,在地球表面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影响,因此物体最稳定状态的形成过程都有重力作用的参与,这就造成了在地面上吐的蚕丝没有在空间站上吐的蚕丝结实的情况发生,同样也有在空间站上所形成的化学结晶体或合金与在地面上形成的不同。

七、智力的基本结构

智力是与生命体同时产生的,智力是生命体与外界保持平衡的一种调节运算和指挥系统,智力具有感知识别判定能力(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分析判断等)这其中包括对于自身的内感知(对自身的状况和需求信息的感知)和外感知(对自身所处环境情况,相关因素等信息的感知),记忆能力(包括信号存储加工、信号检索,也包括知识和经验的学习积累等),计算能力(包括计划,设计,推演,想象,高级数学运算等),决策能力(包括确定实施方案,确定实行步骤等),指令能力(把决策变成指挥效应器操作的具体动作过程及程度的指令等),

基于生命体的智力是如何运行的,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当人在饥饿时,首先由内感神经感觉到身体所需,这同时由外感神经传递外界环境情况信号,统过综合分析内感与外感信号进行调节计算找到一个调节方案,然后决策,然后执行行动。

再比如,一个投球动作:由内感神经感知内心需要是将球投入球篮中,同时由外感神经感知自身位置,球篮位置,风向风速,球重等信息,然后进行内感与外感信息的综合分析判定,并进行调节计算,然后进行决策,指令(各肌群如何协调发力,发力大小和方向,角度等的具体数值),这里要提示的一点是,脑的记忆和检索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及速度都是惊人的,一个简单的投球动作所需要的各肌群之间的协调运动的力度大小方向等的工程计算是很复杂的,而人脑可以在瞬间作出决策,这足以说明脑的运算方法和速度是高级的。

八、意识的范围性

意识是生命体对与自身相关信息的有一定张力的感知度和反应度并能对所经历事件进行全程记忆的总称,意识是有范围性的,来自内外的信息是多样性的,是广泛的,生命体对于相关信息是敏感的,这来自对这些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感知和反应张力,而对于无关信息可以视而不见,这原因是对这些无关信息无感知和反应张力。所以意识是有范围性的,比较低级的动物的意识可能只有与自身的安全,所需食物等有关信息有感知和反应张力。而比较高级的人类的意识也具有范围性,不同的人根据其知识水平,经验积累,成长经历,所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工作环境,自身状况,思想境界,性格等等因素,决定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识范围限止。而意识的不同又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行为特点等等的不同。

九、调节思维(调节计算)

人为调节在行动之前都有一个工程的设计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调节思维也可以叫做调节计算。

调节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契合思维:简单的说就是要啥给啥的思维,比如说,这时饥饿了,那就弄点吃的吧,又比如说到河对岸很不方便,又想方便些来往,那就建个桥吧,又比如,现在发现有一种新材料比重很轻,造价又低,强度又高,还能耐高温,人们一定会想到它有许多用处,另外如果在记忆和现实中都找不到某种契合,大脑还可通过想象进行模型构建,然后依据想象进行设计创新以达到契合。契合这是调节思维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它确定了调节的目标,方向,最终目的。看似简单的契合思维,对于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目前的人工智能来说,并不容易,这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就如一个医生看病,什么病用什么药,用什么法疗方法,这不是一般人很容易就能掌握的能力。

(二)、揣度思维:指对现有条件的情况进行衡量测算和定位,以确定现有条件的真实情况,为以后的计谋提供保障,就相当于修建大桥的勘察测量阶段,比如要接好一个球,先要揣度一下这个来球的速度,力度,旋度,角度,落点等。古人云:“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揣度思维也是调节思维的基础思维之一,通过揣度思维可以实现对现有定动条件的把握。

(三)、计谋思维:利用现有定态条件和动态条件,依据最佳方案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以达到目的可实现,在这里各种事物有各自的方法和原则,比如:围棋有围棋的规则和走步方法,象棋有象棋的走步方法和规则,治病有治病的方法,修路有修路的方法等等,这里有各种学科门类,解决各种问题不但要有常规的原则也要有创新的手段,计谋思维不但能进行事先的设想,对有些事情也能进行事先的预知预判,比如天气预报,比如破案中的推断等。计谋思维就是根据各种问题用各种方法进行的事先的推演计划。

(四)、决断思维:根据计谋思维的设计,做出具体运行步骤的方案和执行流程。然后就是具体的行动了。有时大脑会对一些问题非常纠结,比如是往东还是往西的问题,比如两个候选人选谁的问题,等等,遇到问题如果老是纠结做不出决定,老是在脑子里打转,这就是自闭症的大脑。时间不等人,有些时候需要立即做出决定,这时就要求有较强的决断思维。决断思维有时候有随机性,外应性,被动性,盲从性等特点,决断思维不强的人往往智商不高,无主见等。

一般我们会认为调节思维是高级神经(比如大脑)的专属,低级神经元不能进行调节思维,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我们所能感知到的思维都是有意识的思维,还有些神经活动我们是意识不到或叫感知不到的,这就是低级神经中枢,包括每一个神经元,比如一个简单的投球动做,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活動分配不是大脑直接计算出的,而是大脑只用发一些指令包到下级中枢,下级中枢通过调节计算再产生一些指令包发到下级中枢,直到发到每个神经单元,最后才能完成一个复杂动做。一般我们认为只有人有智力,其它生物没有智力,这是错误的,只要是生物都有智力,都会进行调节思维,不然就没有生物进化,就没有趋利避害的行为。

十、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命的起源应当是自然调节形成的,但生命的进化必须是人为调节形成的.因为这里有智力的参与。

生命的根本属性是保持自身与发展自身,这也是物质世界的共有属性。生命的诞生也就意味着智力的诞生,生命体是由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首先是一种能够储存和聚集能量的物质(原生质)的形成,这种物质或许就是蛋白质之类的,另一种就是具有智能的物质(智能质),这种具有智能的物质或许就是核酸之类的。当这两种物质结合在一起后就产生了生命,由这种智能物质进行内感知和外感知,然后进行调节计算并决策和执行调节运动和建设,由此保持着原生质与外界的平衡,满足着原生质的保持自身和发展自身的需求。

生命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化着,生命的进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横向进化,指在原来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我,以达到与外界更好的平衡,以保持自身更好的存在与发展,另一种是纵向进化,就是由基因的变异,设计创造出一种新的物种,以更好,更高级的形式生存,这就是生命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要由智能参与设计的。生物的进化不是盲目进行并经后期的选择而产生的,而是提前根据内外条件进行精细设计好的,也就是说生物进化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选出来的(这里不包括人工育种)。所以生物的进化是有序的有智力参与的,是根据条件进行的。一种新生物的诞生起码要在地球的一定时期和一定地理范围内是可以保持长期存在的。生物的进化有智能的参与,这智能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于生物自身的智能系统。

只要有合适的条件,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进化是不断在进行中的,就包括现在也是这样,因为没有理由确定只有远古时代才能创造出生命起源的条件,并只有在那个时代才允许生命起源的。而同时现有的物种又在不断灭绝之中,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地球上与之相适应的生存条件有变化,另一个原因就是其自身的某些功能不断退化所造成的。

十一、人工智能之我见

对于人工智能,我是个外行,现仅根据我的一知半解谈一点看法:

我觉得,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为了少走弯路,我们应当多学习一些仿生,比如每一个生物,包括一株草,一个细菌,都是一个生化工厂,我们人要管理一个生化工厂,每天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多少硬件软件呢,而一个细菌能有多大个大脑,就能自如的管理一个生化工厂,并且井然有序,它的智能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这方面的研究是否太少了?

一只采花的蜜蜂一天飞行采蜜,它任意悬停,精准降落,根据风速风向调整飞行方法,还要遇到各障碍,还有导航问题等,这些都是无固定场景的,也不可能有预先设定的程序可用,它每天所遇到的飞行问题不亚于一个飞越太平洋的直升飞机,而它的大脑有多大?它的智能飞行控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这些生物智能密码如果能被人们破解掌握了,那一定能使人工智能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人工智能机器人有意识吗,我说有,前已述:意识是生命体对与自身相关信息的有一定张力的感知度和反应度并能对所经历事件进行全程记忆的总称。机器人虽然不是生命体,但机器人对相关信息有感知和反应并能记忆,这就是意识,目前在多数机器人还仅具有简单的条件反射意识,而比较高级点的机器人能够学习和根据场景进行编程,这种机器人的意识就高一点了。

智能机器人有感情吗,我说不可能有,你知道人的感情从哪里来吗,人是血肉之躯,全身每一微米都有感知神经分布,感情的产生就是这些感知神经信息的综合产物,你喜欢一个座椅,是因为你坐上它后感到很舒适,你讨厌一个东西,是因为它可能使你感到不舒适,或你感觉到它可能对你有威胁,有危害。感情的产生是基于生物界趋利避害的本能所派生出来的产物。而目前的机器人根本就没有趋利避害的意识,也没必要有這种意识。

机器人有世界观吗,我说没有的,世界观是人类的专属,它与人的社会存在有着极大关系,它是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相关或不相关事物的价值的,哲学的,伦理的,道德的,美学的综合评判系统,属于高级意识。

参考文献:

[1]明振峰.网络环境下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青春岁月,2018,(32):368-369.

[2]张佳瑶,浅析提高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J].青年时代,2018,(18):106.

[3]李晓霞,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企青年员工思政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2):197-198.

作者简介:张廷良,男,1959年7月29日生,汉族,籍贯:镇平县贾宋镇张营村,现在河南省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流行病学副主任医师职称,从事免疫规划及相关疾病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人为智力调节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十二星座之“家长会被批评后……”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欢乐智力谷
平均税率、标准税率与收入分布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
山高人为峰
调节日光
人为的“逆行射精”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