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事融通象境人合

2019-09-10苏晓晗

现代艺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禅意水墨笔墨

苏晓晗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启明星书画院特聘画师、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艺术家。

蜀人李国洲,自幼习书,青年时以当代水墨艺术闻名蓉城,九十年代初师从于著名山水画家朱常棣先生,而后又入室于当今四川乃至全国山水画坛领军人物刘朴先生研习传统中国画,用力甚勤。笔耕数十年,业已成为川蜀书画界实力悍将之一。

国洲少年时偶遇卖字的旧时私塾周铨老先生,自此正式入门学习书法。几十年来,国洲从未间断书法的学习,小时从唐楷入手,着力临习了颜、柳书体,后又自学汉碑诸帖,并多次前往西安碑林、汉中石门拜学。2004年,他与书家罗含杰结识并成为挚友,在含杰兄的帮助和指导下,更是在用笔和结字上有了质的飞跃。

国洲在学书的过程中,绝不囿于一家一派的模仿,而是转益多师,为我所用,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其字体古雅,笔力精到,遒劲丽美,含蓄多趣。或字字区别,极富个性;或映带相关,连绵一气。下笔有源,使转有法。其字形大小相杂,起伏跌宕,有如错落有致的音符,传递着书法的韵律;线条粗中有涩,细而有韧,使转灵活自如,形断意连,又如写意的画卷,倾诉着恬淡的情怀。

他从线条的世界里,悟出了呈现生命、吐纳万有的法门。因此,从书法到绘画,这中间似乎没有过多的纠结和滞障,仿佛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基于线条所涵养出的感觉力和表现力,也为他的山水画带来了不凡的气象。他笔下的几许氤氲,绘声绘色,具有灵动的水墨表现语言和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夫,画外有画、笔外有意,“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相互碰撞,赋予了作品真情实感和别具特色的艺术个性,创造出感人至深的禅机意境。

清代画家方土庶在《天慵庵随笔》中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又如黄宾虹先生所言:“山水事乃写自然人性,亦写吾人之心”。国洲在虚实中追逐玄机禅意,探求生命与精粹,他把对佛家的“无心才能心安”的个体感受通过画面传递给观众,空山寂寂,禅意声声,以画寄心,自由于心,天地也便安静了……整个画面或者其中的一隅,都能撩拨起观者的心绪,开始浮想联翩,寻找自己的审美彼岸和心灵归宿。

他的山水画既是传统的,但又是很现代的。说是传统的,是因为在画中除了禅意之外,还存有传统的笔墨精神和中国绘画的缘物寄情,是心的倾诉,情的抒发,有着强烈的情感意识,他对于传统中国画技法的理解和把握,服从于自然图像中蕴涵的那种亲和的关注和爱;说是现代的,是他能在研习传统中国画技法之后与早年的水墨艺术创作结合起来,既有装饰意趣,又有写意韵味,可以令人细细地去品味作品中所蕴蓄的那一分质朴天真的美,这是他内心流淌出来的那份恬淡。画中的气韵抑或山水,都让人感受到包容着我们的阴阳元气。我们仿佛掉入那个巨大的宇宙之中,并紧张回望,四周空荡荡的,在疏旷和靜寂的后边,有一份淡然的静谧。他赋予了这自然界中虚无飘渺的尤物鲜活的生命,轻松、潇洒、放逸、自然,却无烟尘俗气,颇得“绘事融通,象境人合”之致。

李国洲,这位从三星堆走出的汉子,在坚守中成长起来的书画家。从书写初心到对中国水墨精神的纯粹信仰再到深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他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深耕着属于他自己的一方文化净土。

猜你喜欢

禅意水墨笔墨
笔墨童年
水墨
禅意人生
尺八的禅意
禅意(外一首)
笔墨厨神
品一杯充满禅意的茶
泼尽水墨是生平
笔墨厨神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