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
2019-09-10李娟罗鄂湘
李娟 罗鄂湘
摘 要:知识和技术是创新活动的来源,通过技术并购获得知识和技术对于组织实现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2008—2014年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构建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同时首次探讨制度环境和行业竞争互动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制度环境调节作用下,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会增强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在行业竞争互动的调节下,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会弱化其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绩效;技术并购;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制度环境;行业竞争互动中图分类号:F 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6-0721-07
Technology Acquisitions of SM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Interaction
LI Juan,LUO E-xiang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Obtaining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hrough external means such as technology acquisi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organization to achieve innovation.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sample of technology acquisitions data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from 2008 to 2014,used panel data random-effect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impact model of technology acquisition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At the same time,it discusse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interac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cquisition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empirical research found that:technology acquisition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under the moderating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technology acquisitions will increase the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interaction will weaken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Key words:technology acquisitions of SMEs;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SMEs;panel data random effect model;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industry competition interaction
0 引 言
中小型制造企業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目前,中小型制造企业占中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与大企业的垄断和资本优势相比,中小型制造企业有更多的创新动力,已经在信息网络,战略能源,现代物流和农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创新突破,但是受资源和专业分工的影响,中小型制造企业往往难以拥有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有必要通过并购和合作等开放式创新活动获取外部补充资源。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型制造企业引进外来技术,改进自身研发技术和产品性能,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获得竞争优势[1]。但这也会使管理者的注意力偏离自主创新活动,核心知识员工的研发效率会下降,研发过程和组织实践会中断,从而抑制了企业的创新绩效[2]。如张峥、聂思(2016)[3]发现技术并购能对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Kuen-Hung.T,Ming-Hung.H等(2011)[4]也发现外部技术并购正向影响产品创新,而Kuen-Hung Tsai和Jiann-Chyuan Wang(2008)[5]探索技术并购策略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时,也发现技术并购并不显著增加公司绩效。
因此,并购所得的技术能否对主并企业产生积极的创新效果,还是会依环境而异。从行业外环境角度看,经济环境、产业发展、制度环境等都可以影响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张光曦、方圆(2014)[6]发现环境动态性的高低会影响社会纽带的破坏和形成,并进一步影响被并企业创新绩效,环境动态性越强时新社会纽带的形成对被兼并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越显著。从行业内环境角度看,行业竞争、供应链、客户关系等也会影响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张庆垒、刘春林(2014)[7]等发现行业竞争互动能够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文中以中小型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技术并购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以及制度环境和行业竞争互动的调节作用,并为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发展及其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建议。
1 理论与假设
1.1 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
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可以使企业快速获取知识、技能、员工和技术[8],并内化为自身优势,获得较好的并购创新绩效[9]。技术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后的创新绩效产生决定性作用[10]。
技术并购作为一种外部创新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中小型制造企业克服技术方面的惯性障碍,跨越技术层级轨道,获取目标企业的技术[11]。Karim和Mitchell[12]的研究表明,通过融合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差异化资源,并购可以促进企业业务线的更新。
技术并购可以帮助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方向性调整,并通过组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构,把被并购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内化为自己的研发机构,从而建立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以实现组织上的协同。
同时,技术并购还能够消除外部专利、专有技术、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且更大范围内分摊研发的固定成本,增加研发费用总体预算,进而降低中小型制造企业从事大规模研发项目风险及交易成本,形成内部优势。另外中小型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并购使中间产品在其系统中实现内部转移,从而节省交易成本,降低外部市场不完全带来的风险。但是,企业实施技术并购使得管理者稀缺的注意力偏移创新项目,导致研发流程和组织管理中断,抑制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如果双方在组织、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缺乏相似度,导致技术并购所带来的创新绩效不能被完全获得,会进一步抑制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创新绩效。Hitt等(1991)[13]基于美国191家制造企业的并购事件,发现并购对企业的研发和专利强度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文中据此提出假设1a和假设1b:
H1a:技术并购会对中小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向显著影响。
H1b:技术并购会对中小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负向显著影响。
1.2 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制度环境通常被认为是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14]。现代制度经济学理论指出,制度能够决定经济主体行为,创新则会受到企业和制度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制度环境涵蓋资源、法律、政府等方面。良好的制度环境能提供各种创新所需的资源和法律保障,以刺激各市场经济主体进行创新。庄新霞(2017)[15]等实证发现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其产权保护水平、产业化体系完善程度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企业的创新投入活动面临更有利的环境,创新投入意愿更高。
资源基础观强调企业拥有的资源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具有独特价值。企业资源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16]。在制度环境良好的地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对发达,拥有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技术知识和创新人才等资源相对丰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中介机构能提供较完善的知识服务,主并企业有机会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和开展更高效的研发活动,使更丰富更高精尖的技术转移回主并公司,最终促进主并公司创新绩效。 同时,较高的法治水平为中小型制造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17]。有效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可以控制大股东对技术并购收益的侵占,还能抑制大股东掠夺公司利益,降低代理成本。La portar(1997)[18-19]等人研究结果表明法律更好的保护股东使公司价值升高。
此外,在好的制度环境背景下,政府对于市场的经济活动直接干预减少,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将充分的资源分配到生产研发领域。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寻租行为和建立政治关联的可能性较低,完全可凭借自身实力获得政府补贴、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机会,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产生激励作用,从而提升其创新绩效[20]。
据此,文中据此提出假设2.
H2:制度环境显著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1.3 行业竞争互动的调节作用
企业的创新战略效果会受到行业内其他企业与其竞争互动的影响。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指出,竞争对手一定会模仿率先展开行动的企业的行为并进行反击。Sundaram等(1996)[21]提出了行业竞争互动的测量方法并定义为CSM(竞争战略测量),并且进一步解释了CSM就是焦点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对手进行并购、合作联盟等行动后所采取的反应,如果焦点企业采取并购等相似行为,即进行跟风式创新,那就是强硬的竞争行为,行业竞争互动程度高;若不采取相似措施,则是顺从式竞争行为,行业竞争互动程度低。
中小型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互动,尤其是为了提高创新而针对技术领域的竞争互动,会影响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和绩效。当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并购,行业中其他企业若采取跟风方式,那么焦点企业技术并购的影响会被削弱;若行业中其他企业采取顺从式行为,那么焦点企业很有可能通过技术并购而获得自身创新绩效的提高。此外,若整个行业竞争互动程度高,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诱发价格战,导致中小型制造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影响中小型制造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资关注,从而制约产品升级。同时,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为了应对短期竞争,中小型制造企业会把资金与人员投入到宣传和促销等营销领域,而不是通过研发降低成本以获得竞争优势[22]。Blundell(1999)[23]发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可以提高创新活动的价值,即行业竞争较为缓和时,创新活动的价值得以提高。
据此,文中提出假设3.
H3:行业竞争互动对于技术并购与中小型制造创新绩效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
根据以上假设,形成文中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 数据与变量测量
2.1 数据来源
文中以中小制造业企业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检验文中假设。文中所涉及的数据来自于国泰安并购研究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的企业年报。
文中选取国泰安数据库2008—2014年间的并购重组数据,筛选发生在中小制造业企业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同时:①选择已经完成并购的公司;②删除重大资产重组、资产剥离、资产置换、关联交易的公司;③选择并购公司获得目标公司超过20%股權;④删除ST,PT类公司;⑤选择中小型制造企业为买家的公司。经过以上处理,最终获得了484家公司的741个样本观察值,分别来自18个行业,见表1.
文中在参考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控制其他企业层面的特征变量,包括:企业规模,无形资产净额,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性,董事会规模。这些数据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企业年报,系手工整理。
2.2 变量测量
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Y)。文中的被解释变量为主并企业进行技术并购后的创新绩效。衡量企业创新绩效的常见变量有研发支出、创新产品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等。由于专利具有的创造性、实用性
和专有性等属性,可以有效检验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考虑到技术并购后对创新会产生滞后效应,因此文中以并购当年及并购后2年的专利申请数之和来衡量。
解释变量:技术并购(X1)。文中设为虚拟变量,参照Ahuja和Katila的研究[24],如果技术并购发生前五年内被并企业获得过专利,或者技术并购公告中明确指出获得某种技术,就定义为技术并购并赋值为1,否则为0.
调节变量:制度环境(X2)。一般认为,制度环境可以由市场化程度来衡量[25-26]。文中采用樊纲和王小鲁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对全国31个省市进行了市场化指数评分,市场化指数评分越高,该地区制度环境越好。
调节变量:行业竞争互动(X3)。文中依据Huyghebaert和Van de Gucht(2004)的研究[27],对行业竞争互动程度的具体计算过程为:
首先考虑行业内每个公司的竞争者,即为相同行业内的其他公司,计算每家企业的净利润,即公司i每年利润的变化Δπi;
Δπi=本年营业利润π(i,t)-上年营业利润π(i,t-1)
然后计算公司每年的销售收入变化ΔSi,以及公司i所有竞争对手产出总和的变化ΔSc;
ΔSi=本年营业收入S(i,t)-上年营业收入S(i,t-1)
ΔSc=行业总收入S-企业i本年收入Si
最后计算给定行业内所有公司
Δπi/ΔSi和ΔSc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行业竞争互动程度。
文中所采用的控制变量有企业规模、无形资产净额、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性、董事会规模等。企业规模(X4)用公司总资产作为公司规模的衡量指标。无形资产净额(X5)以报表披露的无形资产来衡量。董事会规模(X6)以中小型制造企业董事会人数来衡量。资产负债率(X7)用中小型制造企业当年的总负债比上总资产来表示资产负债率。企业成长性(X8)以营业收入增长率计算。
2.3 模型估计
文中采用Stata 14.0对面板数据样本进行估计,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首先采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来验证假设,然后进行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p>0.05,最终选择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具体模型如下
Y=exp(β0+β1X1+β2X2+β3X3+β4 X4+β5X5+β6 X6+β7 X7+β8X8+β9X1*X2+β10X1*X3+ε)(1)
其中:Y为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X1为技术并购;X2为制度环境;X3为行业竞争互动;X4为总资产;X5为无形资产净额;X6为董事会规模;X7为资产负债率;X8为企业成长性;βi为各变量系数;ε为误差项。
3 研究结果
3.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3.2 回归结果
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分析法进行处理,回归结果见表3.
表3中,模型1为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包括企业规模、无形资产净额、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性及董事会规模。模型2加入了技术并购,回归结果显示,中小型制造企业实施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95.93,p<0.001),假设H1a得到验证,假设H1b未得到验证。模型3将制度环境与技术创新的交叉项纳入模型,检验制度环境对中小型制造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制度环境显著正向调节中小型制造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的关系(β=34.10,p<0.05),假设H2得到验证。模型4将行业竞争互动与技术创新的交叉项纳入模型,检验了行业竞争互动对中小型制造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行业竞争互动显著负向调节中小型制造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的关系(β=-266.14,p<0.05),假设H3得到验证。
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如图2所示,当制度环境评分高时,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当制度环境评分低时,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的正向影响减小。行业竞争互动的调节作用如图3所示,当行业竞争互动程度低时,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当行业竞争互动程度高时,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产生的正向影响明显减弱。
3.3 稳健性检验
在上节的回归分析中,明确了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会显著积极影响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绩效,且制度环境在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中会产生正向调节效应。为了进一步检验该模型的准确性,文中根据樊纲、王小鲁等人编制的《市场化报告》,将制度环境分成以下5个分指标,分别检验每一个指标的调节程度: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X9,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X10,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X11,政府与市场关系X12,非国有经济发展X13.采用Stata 14.0,进行回归后所得的结果见表4.
表4中,模型5显示了关于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X9)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说明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未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模型6显示了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X10)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模型7显示了关于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X11)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模型8显示了政府与市场关系(X12)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未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模型9显示了非国有经济发展(X13)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
4 结 语
文中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能有效促进创新绩效。中小型制造企业往往处于技术的探索阶段,它们十分依赖核心技术能力和团队,因此,为了培养核心能力,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并购,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协同效应,进而实现创新水平的提升。
文中的研究结论也显示制度环境正向调节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行业竞争互动负向调节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可见,行业内和行业外环境都会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为了提升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议地方政府创造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引导企业经济行为。同时,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预测机制来提高企业对行业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文中构建的模型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并购和创新理论,并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并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但是文中只采用了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之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创新绩效的其他可衡量指标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 平,刘利利.政府研发资助、企业研发投入与中国创新效率[J].科研管理,2017(01):21-29.
[2]韩宝山.技术并购与创新: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J].经济管理,2017(09):1-14.
[3]张 峥,聂 思.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创新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6(04):36-43.
[4]Kuen-Hung T,Ming-Hung H,Erik H.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veness:The moderating roles of R&D investment and configurational context[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1(28):184-200.
[5]Kuen-Hung T,Jiann-Chyuan W.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A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23):91-112.
[6]张光曦,方 圆.技术并购后整合对被兼并方创新能力的影响:社会资本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9):80-86.
[7]张庆垒,刘春林,施建军.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行业竞争互动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09):111-119.
[8]Bower J L.Not all M&As are alike-and that matter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1(03):93-101.
[9]王宛秋,马红君.技术并购主体特征、研發投入与并购创新绩效[J].科学学研究,2016(34):1203-1211.
[10]郝清民,任欢欢.技术并购与研发的创新演进绩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6):63-69.
[11]王珍义,徐雪霞,伍少红,等.技术并购、相对技术差异与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2):19-25.
[12]吴先明.我国企业知识寻求型海外并购与创新绩效[J].管理工程学报,2016(03):53-61.
[13]Hitt M.Effects of Acquisitions on R&D Inputs and Outpu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03):693-706.
[14]Lundvall B A.Institutional transitions and strategic choi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02):275-296.
[15]庄新霞,偶忠辉,周小亮,等.风险投资与上市企业创新投入——产权属性与制度环境的调节[J].科研管理,2017(11):48-56.
[16]Amit R,Schomaker P.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01):78-94.
[17]李 梅,余天骄.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海外并购企业的创新绩效[J].中国软科学,2016(11):137-151.
[18]La Porta R,Lopez-de-Silanes F,Shleifer A,et al.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76-93.
[19]La Porta R,Lopez-de-Silanes F,Shleifer A,et al.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7(52):132-148.
[20]邵传林.制度环境、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5(09):34-38.
[21]Sundaram A K,John T A,John K.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rategic competition and values the case of R&D competi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0(03):459-486.
[22]李庆满,杨皎平,金彦龙.集群内部竞争、技术创新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J].管理学报,2013,10(05):746-753.
[23]张 庆,余 翔.R&D投入绩效差异及其与行业竞争程度的关联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01):191-197.
[24]Ahuja G,Katila R.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A longitudinal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03):102-123.
[25]樊 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6]马富萍,茶 娜.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01):60-67.
[27]Huyghebaert N,Van de Gucht L M.Incumbent strategic behavior 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exit of entrepreneurial start-up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669-688.
(責任编辑:王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