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失宠”
2019-09-10赵新江
赵新江
对于投资标的选择上,建议投资者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及收益优势的货币基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可以选择场内货币ETF产品;如果持有期较长,也可以考虑收益具有相对优势的短期理财产品。
“宝宝类理财真是没法买了,收益简直太低了!”郑州的张先生最近继续申购理财产品的时候,发现他以前一直购买的一款宝宝类理财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在2.5%以下。
据公开数据显示,6月4日,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仅为2.47%,较年初减少超1个百分点,收益率破2的产品更是多达52只。
在郑州某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张丹(化名)用宝宝类产品理财已经有6年时间了,从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开始,她就把零钱存在里面,后来还存过微信的理财通等。“以前刚存的时候,‘宝宝们’的收益还是不错的,而且还限购,现在收益越来越低,我最近开始寻找其他的替代产品了。”张丹告诉《理财》杂志记者。
收益率持续下跌
由于多款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货币基金均以“宝”命名,各种“宝类”货币基金亦被统称为互联网宝宝。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6月4日,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仅为2.47%。对比之下,今年2月至5月同期,这一数据分别为2.91%、2.74%、2.72%和2.5%。较年初的3.55%更是已减少了1.08个百分点。
从单只产品收益上看,数据显示,6月4日,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为创金合信货币,达到4.16%,也是当日唯一一只收益率超过4%的产品。而收益率低于2%的货币基金则多达52只。其中,国泰瞬利货币ETF的7日年化收益率仅有0.76%,山证日日添利货币C的收益率也已在破1%的边缘。
再来看关注度较高的余额宝,截至6月4日,余额宝接入的23只货币基金中,大部分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在2.4%左右。最高的建信嘉薪宝货币A的收益率约为2.74%,最低的长盛添利宝货币则为2.16%。
对于近期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北京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主要受当前市场资金面宽松影响,Shibor利率下降,银行只需支付较低的利率即可借到钱。而大部分货币基金中的主要资产是投向一年期以内的银行存款,因此,7日年化收益率也随之降低。
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隔夜Shibor在5月28日还处于2.76%的相对高点,此后持续波动下降,截至6月4日,仅约为1.74%。同期,7天Shibor由2.82%降至2.4%,14天Shibor由2.96%降至2.41%,3个月Shibor也由2.92%降至2.9%。
长量基金资深研究员王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宏观经济企稳预期打破,多数经济数据回落,短期经济承压,并不存在流动性收紧的条件,同时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改善还要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也提到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宽裕;另一方面,包商银行的信用风险事件带来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基金择券更加审慎。
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曾经是资产管理业明星产品的货币基金,如今正遭遇短暂尴尬境地。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为7.86万亿元,比今年2月底减少5082亿元。与此同时,受一系列新货币基金产品审批和发行接近停滞影响,市场已经连续数月未迎来新产品。
5月以来,市场风险偏好走低,A股延续调整,低风险理财品种受到关注。据数据统计,5月1日至24日,27只场内货币基金获得资金净流入,流入规模合计约211.7亿元。4月,27只场内货币基金仅获得61.3亿元的净流入。
场内龙头货基的吸金效应尤为显著。以华宝添益为例,5月1日至24日,该基金规模从1110.3亿元增至1234亿元,规模增长高达123.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3个月,在股市走强阶段,场内货币基金规模曾出现骤减,其间资金净流出,其中华宝添益失血约161.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场内货基规模激增,主要是避险情绪主导场内资金暂时撤退所致,这属于短期存量资金的腾挪。由于机构更注重现金管理,所以机构资金腾挪会多一些。
2019年第一季度,各类公募基金规模均有增长,其中货币基金规模增长最小,其增长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作为其流动性管理工具。未来,货币基金规模难言乐观。一方面,利率并轨趋势加强,货币市场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差距会更加缩小,货币基金收益率相较于银行理财和其他存款类创新产品越来越无优势,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会进一步减弱;另一方面,从今年其他市场资金分流效应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会对货币基金产生一定影响。
除了货币基金规模增速以稳为主外,其收益率未来也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一方面,第二季度货币市场流动性可能面临一定收紧压力;另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将仍以稳健为主,未来货币市场利率维持低位或窄幅上調的可能性较大。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杨慧敏认为,在资金面松紧适度的趋势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速度较货币基金相对缓慢,两者的差距不断拉大,加之在银行各种创新型管理工具的竞争下,货币基金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短债基金成替代优选
就货币基金收益率的后续走势,有业内人士表示,或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低位。专家表示,6月是财政支出大月,带来流动性支持,因此6月整体流动性相比5月波动不会太大,但是随着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大概率回落,货币基金短期收益率可能承压,个基发挥投研能力进行资产类型的调整是关键。
事实上,收益率的持续低迷已经使得货币基金出现规模缩水。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货币基金规模约为7.86万亿元,较2月底的8.37万亿元,单月减少0.51万亿元,环比下降6.09%。
面对货币基金收益率“跌跌不休”,不少投资者也开始寻求回报更高的短期理财产品。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士表示,近期货币基金增量有限的情况下,主打货币增强概念的短债基金受到热捧,短债基金兼具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的部分优势,如波动较小、流动性较好,且对比常见的“T+2”赎回,目前已有短债基金尝试“T+1”赎回模式。虽然对比货币基金,投资风险会有所增加,但投资范围更大,收益率也会相应提高。
而从年内短债基金的发行和成立情况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今年以来,共有30只短债基金(份额合并计算)先后成立,累计发行规模达316.57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只基金的发行额为10.55亿元,远超2亿元的成立线。对比年内短债基金和货币基金的净值变化情况看,短债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平均为1.68%,货币基金则为1.11%。
对于未来货币基金的转型,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摊余成本法货币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浮动净值型/市值型货基转型有望成为货基转型的方向。短期理财基金转型进程有所放缓,市场保持观望。摊余成本法下的定开债基或成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