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产业情报服务的社会网络视角探析
2019-09-10韩翠峰
韩翠峰
摘要: 从社会网络视角探析了面向产业情报服务模式。分别从社会网络模型的构建,以及网络测度着手,探讨了中观层面下,产业情报服务内容与社会網络模型构建及统计测度的关系。对于大数据时代拓展产业情报服务方式,更新产业情报服务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业情报 社会网络 情报服务
中图分类号: G35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社会网络是建立在复杂网络基础之上,指社会成员(即抽象为复杂网络中的结点)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关联(即抽象为复杂网络中的边)体系,它关注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联系与影响。复杂网络理论来源于数学中的图论,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复杂网络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个自我完备的学科体系。网络理论渗透至数理科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现代经济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众多的学科体系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储与计算能力上的突破等,现实世界中需要测量与计算处理的数据规模爆炸式增长,数据的分析理论突破了规则网络与随机网络的界限,为社会网络的应用提供有力的解决手段;随着Watts等人提出的小世界网络模型,以及Barabasi等人提出的无标度网络模型,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模型刻画越来越客观,为社会网络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的理论支撑。
竞争情报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自身竞争策略的信息产品研究过程,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合法的专门的情报活动。从目前的研究内容来看,竞争情报分为基于微观层面的企业竞争情报,以及中等层面的产业竞争情报。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国内外相关研究分布在图书情报、企业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产业竞争情报在国外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贸易的便利化,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越来越重要,于是在国内以陈峰为代表的学者做了定义,提出了产业情报的研究对象及服务内涵。随后,关于产业情报服务相关的研究成为关于竞争情报研究的重要方面。鞠英杰、赵康、王超、胡笑梅、李丽梅等一大批学者对产业情报服务的内涵、要素等做了深入的探讨。这些研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产业情报服务模型、基础理论、供需问题及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本文从社会网络这一视角,从整体性上来探讨产业竞争情报的网络模型与网络测度,探讨对于从整体上把握目标产业竞争态势,尤其是在当前产业结构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上,从社会网络理论角度挖掘出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等进行产业竞争情报服务。
二、基于产业情报的网络模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关联以及企业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且在经济增长及企业生产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点、线、簇、网四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可能发生在同一区域的不同企业之间,还可能发生在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间,整个经济活动从中观层面看呈现出了整体性与系统性,这就为产业情报服务提出新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为研究基于中观层面上的产业情报服务提供了技术手段。产业情报涵盖市场、技术、供应链生态等多要素,从社会网络的视角系统性的情报服务中弥补企业情报服务模式中的局限性。因此,根据产业情报服务要素的不同角度,以及服务要素的层次,从产业的整体性与服务要素的精准性两方面来考虑构建不同的社会网络模型。
(一)基于整体性的网络模型
1. 构建产业网络模型
以具体的产业部门为节点,各产业行为主体之间的资源交换、传递活动作为连边,来构建以产业为节点的产业网络模型。这类网络节点间的关联可以是知识或信息等虚拟的内容,也可以是基础设施、资金流、供应链等实在的关联。以产业为节点的网络研究成果主要有,张许杰等基于产业为节点对英国产业网络结构的分析,其分别从节点度、网络直径等社会网络理论的统计指标来分析该产业网络的特性。田恒、刑李志等对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区域产业结构网络的各类模型进行了研究。张来宁等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顾晓焱等人对湖北省的主导产业关联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这些网格模型都是以具体的产业为节点来构建,从而研究产业情报服务新视角。
2. 构建区域空间网络模型
区域空间内企业生产其实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重组、集聚与扩散的过程,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通过动态演变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闭合空间系统。这就是“核心—边缘”理论。在以区域空间为节点的网络模型中,国内外已有不少的相关研究,如着眼于世界体系理论领域方面,陆刚等就区域关联的网络视角下对我国各省区市的农业现代化构建了网络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迈克等人,采用卫星及调查数据,构建出了中国长三角地区的网络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上海为顶级大都市,南京、杭州为中心都市,宁波、苏州、无锡、合肥等为区域都市的论断。这些研究从宏观上的区域网络模型着手,从而为服务产业布局,支撑企业投资决策等提供产业情报服务。
3. 构建企业网络模型
“企业生产网络”是以企业个体为节点,企业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如合作关系,竞争关系,隶属关系,产品供应关系等作为边来构建的网络模型。如吴冰等人选取某一国家软件产业园构建了以该软件园内软件企业网络模型,进行了网络结构的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明确了软件园内各企业及企业集团的地位及角色,能够揭示众多类似软件园区的诸多共性,从而为企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赵朝等对吉林省的汽车企业构建网络模型进行了企业的创新竞争力的研究。叶广辉等对铁龙物流集团下的企业构建网络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等。
(二) 基于精准性的网络模型
1. 企业合作竞争网络模型
合作竞争的提出是竞争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博弈論商业应用的重要范例。合作竞争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包括战略联盟、联合创新、市场竞争等。建立在小数据基础上的企业合作竞争情报,能够根据企业微小的合作关系构建网络,分析企业间合作关系中最具竞争优势的规划,从而达到生产力最大化。如吴晓伟等针对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合作竞争研究及其实证分析研究等。
2. 生产要素网络模型
一般意义上来讲,经济学上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等为生产而服务的各种社会资源,随着社会分工及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情报在生产组合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生产要素情报对提高其它生产要素的价值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生产要素的网络模型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上,企业的生产只有在区域内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集群,才能降低成本,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如曾金莲的基于网络化的产业集群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基于投出产出的网络模型研究,如吴为怡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山东省商贸流通业分析研究等大量的研究成果。
三、面向产业情报服务的网络测度
基于以上构建的网络模型,分析不同的网络测度,便可量化出不同的产业情报服务内容。关于社会网络的测度理论,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如何将网络测度理论分析应用于产业情报服务内容中,可通过研究不同网络模型测度的物理过程来实现理论支撑。
(一) 产业集聚性指标
由于现代经济活动中,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生产分工越来越精细,相互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企业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才能实现最终的生产目标;为降低生产成本,合作最为紧密的企业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集聚在一起,共享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此外,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资源及要素禀赋,这也会导致在不同的区域内培育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复杂网络理论中的聚类系数则能客观的用来衡量相关产业的聚集程度。在分层网络结构中,不同规模结点形成自相似性嵌套,这些节点在组内的连接相比较组间的连接更为密集,这种节点组就是网络理论中的集群,又叫社团。对网络社团结构的研究,也能够客观的量化产业群的聚集程度。
(二) 关键经济体识别
社会网络理论中,应用于关键经济体识别的测度理论较多,如结构洞理论,在图论中它类似割点。存在结构洞的经济网络中,占据结构洞中心位置的经济体可以获得更多的非重复性资源,并且具有保持资源与控制资源流动的绝对优势,故处在结构洞中心位置的经济体起着关键性作用。此外,节点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量化出相关经济体的重要程度。
(三) 薄弱环点识别
在社会网络中,识别出薄弱节点,将有助于克服短板。而在产业情报服务中,基于企业的供应链生态中,识别出该网络模型中的薄弱节点所代表的实体,生产企业可进行扬长避短,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社会网络“结构洞”理论及“弱关系优势”理论等,对产业情报中一些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识别出来,从而制定相对应的策略加以克服,实现企业乃至区域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 动态演化情报服务
产业的动态演化情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下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网络进化理论进行分析。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复杂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其自身具有的特点特别适合分析与解决社会、经济和生态等一类非线性问题。网络进化理论是构建不同时期的社会网络模型,分别研究它们的特性,根据网络测度之间的差异,来分析某一区域内的产业经济动态发展过程。如李守伟等基于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机制,来研究产业经济网络的演化过程等。这种基于网络动态演化的理论,可以从网络模型的节点演化,边的演化,以及子网演化等方面反映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企业战略转移的成效等,对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成效进行动态跟踪及量化服务。
四、 结论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定的产业环境、发展方式、创新模式、技术水平等,对产业情报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大数据时代,必将改变现有产业的竞争与发展模式,同时,对产业情报的需求及服务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不断拓宽产业情报服务方式方法,创新服务手段,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将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产业情报服务中,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手段,服务并解决现代产业生产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是产业情报服务的一种新使命。
参考文献:
[1] Watts,D. J. & Strogatz,S. H.,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world’networks,Nature,vol. 393,no. 4,( June) 1998.
[2] Barabasi,A-L. ,Albert,R. ,Jeong H.,Mean-field theory for scale-free random networks,Physica A,272,1999.
[3] 路畅. 2012-2016竞争情报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6):22-23.
[4] 陈峰. 产业竞争情报理论方法研究综述[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37(10):139-144.
[5] 鞠英杰,游雪雯.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研究[J]. 情报杂志,2018,37(1):22-27.
[6] 赵康. 面向开放创新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探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4):20-25.
[7] 王超,许海云,董坤,方曙. 基于创新链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框架与应用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1):87-93.
[8] 胡笑梅,刘帅. 国内产业竞争情报研究进展[J]. 情报科学, 2016(12), 34(12):161-167.
[9] 李丽梅,吴新年. 产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演化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12), 60(23):37-45.
[10] 张许杰,刘刚. 基于复杂网络的英国产业结构网络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9):151-152.
[11] 田恒.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区域产业结构网络模型研究[J]. 神州, 2017(22):260-260.
[12] 刑李志.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区域产业结构网络模型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2,31(2):19-29.
[13] 张亚宁.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实证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4] 顾晓焱. 湖北省主导产业关联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2004.
[15] Friedmann J.R.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 [M]. Cambridge:MIT Press, 1966.
[16] 陸刚,张永礼,董志良. 区域关联复杂网络视角的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证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15,31(3):112-117.
[17] Mark Henderson, Douglas M.Messenger, G.William Skinner. A Hierarchical Regional Space Mode for Contemporary China-Delineating Regional Systems and Core-Periphery Structures, Paper prepared for the Geoinformatics99 conference China Data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20 June 1999.
[18] 吴冰,王重鸣,唐宁玉. 高科技产业创业网络、绩效与环境研究:国家级软件园的分析[J]. 南开管理评论, 2009,12(3):84-93.
[19] 赵朝. 产业集群网络与吉林省汽车企业创新竞争力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33(9):24-27.
[20] 叶广辉. 企业集团经济网络研究—以铁龙物流为例 [J]. 物流技术, 2010,29(9):34-36.
[21] 包昌火,谢新洲,等. 竞争对手分析[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2] 吴晓伟,楼文高.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合作竞争研究及其实证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5), 33:52-57.
[23] 王娟娟,陈峰. 基于生产理论的产业竞争情报需求模型研究[J]. 情报杂志, 2013(1), 32(1):15-26.
[24] 曾金莲. 基于网络化的产业集群的研究[J]. 商, 2015(19):269-269.
[25] 吴为怡.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山东省商贸流通业分析研究[D]. 山东大学,2012.
[26] 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5( 2):6-12.
[27] 邢宪光,刘敏榕.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产业竞争情报供需模型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8),56(16): 91-147.
[28] 李守伟,程发新. 基于企业进入与退出的产业网络演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30(6):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