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文艺精品滋养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2019-09-10谢春英

公关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精品文艺总书记

说到群众文艺下乡,上级就提出来送下乡的文艺必须是精品。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文艺精品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新华社北京2014年10月15日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对文艺精品作出了十分精辟的诠释。

本文就群众文艺精品下乡作一粗浅的探索。

一、为什么送下乡的文艺要求是精品?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华社北京2014年10月15日电)。

(一)社会的需求

习总书记的讲话对全国文化艺术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寄予了期待,群众文化是文化艺术大概念中的一个方面,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对于群众文化,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认为群众文化是小儿科,是下里巴人,它的主要任务是普及文化,是一种只能自娱自乐的大众性的活动。况且,我国是农业大国,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所以,一度认为送下乡的文艺特别是文艺演出,只要使农民能娱与能乐就可以了。基于这种观念想法,群众文化从部门到工作者很少考虑精品的创作和下乡。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批农村文化设施特别是文化礼堂等犹如雨后春笋般建成,群众文化如果再固守以往观念,只是在轰轰烈烈搞活动的基础上为农民群众提供感官娱悦,显然是不行了。农村以及农民群众需要送下乡的文艺是精品,需要在打造活动品牌的同时,自我升华。因此,笔者认为群众文化下乡搞活动也要出精品,这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需求。

(二)时代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非常明确地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怡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新华社北京2014年10月15日电)。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人不是光吃米就能活的,还必须要有精神滋养。文艺精品下乡特别是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是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农村群众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与信念,坚定农民群众全面奔小康的信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的重要举措與有效途径。因此,群众文艺下乡搞活动也要出精品,这是时代的要求和时代特征的体现。

(三)群众的呼声

文艺下乡是传播先进科学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

首先,农民在生活富裕之后,需要高层次的精神愉悦,以前那种光局限于蹦蹦跳跳图热闹的文艺下乡,显然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再加上如今传播文艺的途径越来越多,网络时代已经给农村和农民提供了掌握先进科学文化技能、享受文艺精品的无限可能,农民群众的先进科学文化水平和欣赏文艺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群众需要接地气的文艺精品下乡。其次,农村文化礼堂等大批文化设施建成后,需要常搞常新的活动来不断吸引农村群众参与,这也需要精品的文艺下乡为之助力。再则,随着农村文化礼堂等大批文化设施的建成,农村群众文艺团队迅速崛起并壮大,这些群众文艺团队需要精品文艺的帮衬与扶持,需要借鉴精品文艺的表演方式和方法。并且,随着农村文化礼堂等大批文化设施的建成,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应运而生,这些初出茅如的小年轻或者文艺爱好者,同样面临着业务水平与业务能力的提高,他们盼望着文艺精品的下乡。因此,笔者认为群众文艺下乡搞活动也要出精品,这是农村群众的祈盼与呼声。

二、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给文艺精品作了非常明确地定位,即: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从具体来说,笔者认为:

(一)思想的精神

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把“思想精深”放在了精品之所以“精”的首要位置,说明了思想对于文艺的重要性。这里说的“思想精深”,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一是创作者的思想要精深;二是送下乡文艺作品的思想要精深。送下乡的文艺演出也好,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也好,在思想上、主题上要能够体现并传播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念以及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社会平安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为文艺精品创造了优美的创作大环境。因此,我们审视自己送下乡的文艺是否“思想精深”,其衡量标准就是,首先看看创作生产出来的作品是否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其次看看创作生产出来的作品是否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怡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新华社北京2014年10月15日电)的要求。唯其,我们才能说自己送下乡的文艺是“思想精深”的精品。

(二)艺术的精湛

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艺术精湛”放在了精品之所以“精”的第二位,说明了艺术在文艺中的必要性。艺术精湛一直是思想精深之后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一个重要观点。因此,作为精品,艺术性一定要强,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叫做好看。我们送下乡的文艺要尽最大努力地在艺术处理、艺术表现方面达到一定的完美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中,一要创造出具有鲜活的、具体的、典型的艺术形象;二要创作出具有生动的、曲折的、起伏的艺术情节;三要创作出具有严谨的、完整的、呼应的艺术结构;四要创作出具有准确的、鲜明的、个性的艺术语言;五要创造出具有精当的、多样的、新颖的艺术手法;六要创作出具有民族的、乡土的、独创的艺术表现。我们知道,送下乡文艺的艺术性越高,它的感染力就越强,也就更能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并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文艺的社会作用与价值。唯其,我们才能说自己送下乡的文艺是“艺术精湛”的精品。

(三)制作的精良

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制作的精良”放在了精品之所以“精”的内容中加以强调,说明了制作在文艺中的不可忽视性。有了精深的思想,有了精湛的艺术,还需要有精良的制作。一个作品的诞生,从文字脚本到搬上舞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方方面面的磨合,从艺术品生产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制作。当制作被要求 “精良” 时,我们必须围绕着“精良”来选择脚本、选择演员、选择道具、选择服饰、选择舞美甚至选择导演等。而这一切选择必须是精良的、精细的、精致的、精美的、精巧的。文艺特别演出类文艺,属于综合性的舞蹈表演艺术。精良的制作就显得精彩,显得观赏性强,用农民群众的话讲叫做“好看”。说句大实话,农民群众由于受文化程度、艺术鉴赏水平以及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理解的局限性,对下乡的文艺是否精品,在很大的程度只局限于是否好看。好看的节目群众喜欢看,看多了文艺潜移默化的功能就能在农民群众的身上体现出来。唯其,我们才能说自己送下乡的文艺是制作精良的精品。

三、如何打造才能使下乡文艺成精品?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新华社北京2014年10月15日电)。要达到习总书记的要求,笔者认为:

(一)平台的搭建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要从宏观上制定诸如“文艺精品创作十三五规划”之类的纲领性文件,要让广大文化工作者明确近期创作方向与目标,同时加强创作队伍的建设与创作人才的引进。文化部设立的《群星奖》,以及不断完善的《群星奖》评奖机制,就是国家和政府为群众文化的精品创作搭建的政府层面的激励平台,体现了国家对群众文化精品创作越来越重视,其落脚点就是为了鼓励群众文化的精品创作。其次,从部门层面来说,要为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创作文艺精品搭建有利于精品创作的环境与条件,要在营造精品创作氛围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一些有利于精品创作的事。譬如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的采风活动;召开作品研讨会、加工会;请名家、专家及基层创作骨干进行专题讲座或培训班;为精品创作者外出观摩、学习、受训提供方便;在精品扶持、人才培养和精品激励上要舍得投入等等。唯如此,我们才有可能让群众文艺创作者有一个优良的创作环境与平台。

(二)地气的连接

接地气,就是人民性、群众性。群众文艺精品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就是因为接地气。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算是接地气的精品呢?一言以蔽之,笔者认为,充满并洋溢着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气息且具有鲜明时代与地域烙印的群众文艺作品,即是接地气的作品。因此,要创作出掌握人民群众生活语言、感悟人民群众冷暖诉求、反映人民群众情绪表达、讲述人民群众小微故事的文艺精品,作者首先要接地气。我们每一个群众文艺创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新华社北京2014年10月15日电)。我们常说,人民与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因此,我们想要创作出符合时代特色、被群众广泛认可和接受的群众文艺精品,就必须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唯如此,我们才能创作出接地气的文艺精品。

(三)传统的承接

衡量文艺作品是否精品,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即是否有特色。群众文艺工作者肩负着用“文艺精品滋养农村群众精气神”的重任,因此,我们要努力创作出具有深厚民俗传统文化底蕴且地方特色浓郁的文艺精品。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这就要求我们群众文艺工作者在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开拓创新地深入到农村和农民群众中去,了解本土文化。

在挖掘本土特色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提炼,并使之成为焕发新的生命力的群众文化精品;其次,要努力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打造文化品牌,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到民俗民风的研究领域中去,在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用群众文艺精品来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本土特征的文化品牌,從而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唯如此,我们才能创作出让人在潜移默化中体味到浓浓的乡愁的群众文化精品。

综上所述,群众文艺精品下乡,是党和国家的号召,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更是农村群众的呼吁。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艺术上、制作上为农村群众努力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又有地域特色,并能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上发挥积极作用的精品力作,让文艺精品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新华社北京2014年10月15日电);

2. 《文化馆(站)业务培训指导纲要》于群、冯守仁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3. 《文学审美特征论》童庆炳、钱中文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4.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2月。

(作者简介:谢春英,浙江平湖市当湖街道文化站站长)

猜你喜欢

精品文艺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1942,文艺之春
时局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精品画廊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釉光青精品欣赏
节日畅想曲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