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社会实践组织模式现状分析
2019-09-10李静芸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归纳法、数理统计法,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和评价模式进行现状分析,为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等的合理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 大学生社会实践 组织模式
前言
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由学校组织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依托社会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课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让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本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和评价模式进行分析,为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1 相关概念
1.1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根据高等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让学生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同时提高各项素质和技能。
1.2普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现行组织模式
1.2.1社会调查、公益活动、为主的社会实践模式
为了让当代大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国家相关政策或发展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影响,以此促进大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普通高校通常利用寒暑假开展了社会调查、咨询服务等活动。如为了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百村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1.2.2实习、兼职实践为主的社会实践模式
普通高校学生经过学校介绍或自身努力,到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检验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及培养的能力。
1.2.3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队为主的社会实践模式
普通高校学生参加学校组织、其他机构组织或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利用自身的技能、资源为社区、社会等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的志愿服务。
1.2.4“三下乡”服务团、“挑战杯”竞赛等社会实践模式
由校团委组织,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等在广大农村传播,一般学校里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形式以支教、调查为主。另外为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培养其创新和实践的的能力,高校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等,这也是现行社会实践主要模式之一。
1.3普通高校社会实践的创新组织模式——“复合”模式
复合模式=区域联动模式+双重模式
1.3.1何为“区域联动模式”
区域联动模式就是指校区、社区、就业园(包括个培训机构、健身房等)区等融合与联动在一起发展,其主要形式是由学校与各个社区、学校、就业园联系,取得长期合作关系,作为实践基地,向其输出各方面人才,如:游泳培训班,为其推荐教员,救生员等、在社区做公益体育咨询等,其主要特点是以互动、互利为主。
由图可知,区域联动有利于合理配置区域内校区、园区、社区的资源。
1.3.2“区域模式”特点—互动是核心
“区域联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创新模式,涉及多维度的职能、资源和利益,其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规划协调机制和功能对接机制 重点是建成“产学研”创新体系、创业孵化体系、教育资源配置与人才培养体系等等。
1.3.3何为“双重模式”
双重模式是针对精英模式的弊端,增加个人申报社会实践活动的竞赛活动的创新型模式,通過专家组评选出1-3等级,依次提供全额经费支持、50%经费支持以及20%经费支持,增加学生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的机会。
2 普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的模式分析
2.1普通高校现行社会实践的管理模式
为了提高普通高校全校师生对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能够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推动普通高校社会实践发展,则成立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目前我国有些部分高校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另外,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统筹策划、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验收等小组。大部分高校委托团委或学生处管理。
2.2普通高校现行社会实践的运行模式
实践的主题对整个实践活动的实施具有统领和导向作用,是普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由各个单位确定主题并进行申报,确定社会实践的形式,实践形式要求切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并将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等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制定活动计划书,向学校社会实践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请求立项。学校社会实践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上报项目进行初审和终审。评审通过,由社会实践主管部门拨付一定的经费,由主管部门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在专家的指导下,实践团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及时和主管部门沟通、汇报,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有序的进行。实践结束后,形成社会实践报告上交主管部门。
2.3 普通高校现行社会实践组织模式的评价体系
普通高校社会实践评价分为对集体和对个人的评价。社会实践集体包括社会实践的团队和学校的二级单位各院(系)。对于个人的评价,一方面是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和形式 另一方面是参加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果。
2.3.1 普通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形式
2.3.1.1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指对普通高校社会实践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的形式,具体表现为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效果、参与人数及比例、经费支持情况、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2.3.1.2 个性评价
个性评价是指对普通高校社会实践工作中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个个人进行评价。具体表现为对社会实践过程中个体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贡献大小、表现出来的先进性等进行评价,比如“实践标兵”“实践先进个人”等。
2.3.1.3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是指社会各方面对普通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给予的评判,主要表现为当地政府、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对普通高校社会实践的效果、形式、意义等
进行评判。
2.3.1.4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普通高校或者参与社会实践的个体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判。
2.3.2评价流程
2.3.2.1社会实践管理部门进行评价
一般情况下,应由学校社会实践主管部门对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评价,学校评价院系,院系评价学生。每年社会实践总结阶段,组织专家、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有关教师组成评价小组,对每个学生的社会实践自评情况进行考核,并给出相应成绩。
2.3.2.2反馈评价结果
评价最终必须以一定的形式来表现评价的结果,主要评价方式包括一是评语表述法,就是对评价对象的实践结果以语言文字形式进行评价和描述 二是等级表述法,就是对评价对象的实践结果以量表的方式进行打分,并按照得分情况划分等级 三是综合表述法,就是对评价对象的实践结果结合其他表述法进行综合表述。
2.3.2.3组织开展表彰奖励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后,普通高校各院(系)对在社会实践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院(系)、优秀指导教师、社会实践团队、先进个人予以表彰,授予荣誉称号,对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并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推广。
通过对模式分析发现,普通高校现行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盲目 普通高校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影响指导老师及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有限无法满足更多学生需求 社会组织如企业等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程度较低等问题。
3 普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的复合模式分析
3.1管理体系
在三个交汇处区域内设立一个职管部门,负责整个区域之间的联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2运行体系
在现行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增设学生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申报,由学校领导和相关老师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实践内容、形式、实施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等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价值性进行分析,评出1-3等级,依次提供全额经费支持、50%经费支持以及20%经费支持,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中来。
3.3评价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进行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成效及个人收获等的进行汇报,由通过专家组评选出优秀集体及个人,并进行表彰。
由此可见复合模式具有能够将校区、社区和企业联动以后,将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提升校区和社区各自的层次,社区为校区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也大大拓宽了实践渠道 并且避免了精英模式带来的弊端,增加个人申报社会实践活动的竞赛活动的创新型模式,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模等优点。
4 结语
普通高校现行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不完善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有限无法满足更多学生需求 企业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度较低等问题。然而,本文提出的创新复合模式,将校区、社区和企业联动以后,将资源进行整合,能够为普通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渠道 并且增加个人申报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型模式,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模等。
【参考文献】:
【1】胡美玲.高校辅导员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研究[J/OL].现代交际,2019(07):1-2[2019-06-17].
【2】孙珊.高校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圈”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09):59-63.
【3】许夏冰,李海峰.关于大学生党员“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管理机制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2):3-4.
【4】吴运卿,李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机制模式构建探究[J].现代交际,2018(19).
【5】 薛海鸣,李德芝.农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模式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5 卷(第一期)2006
【6】 赵忠,李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探索与实践(第一辑)[M].
【7】 杨跃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J].台州学院学,2006(2)
作者簡介:李静芸(1991—),女,汉,贵州贵阳。硕士,研究方向: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