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研究

2019-09-10卢伟霞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

【摘要】:德育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这点已经得到了普遍共识。为了显著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很多学校都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希望能够通过开展德育活动提升德育效果。但是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管理模式不合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不系统的问题,为此班主任需要注重德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的充分融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用更加系统化、合理化的教学方法,推动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德育工作 小学 班主任。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知识,培养道德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班主任不单单承担了教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任务,同时也要教授孩子相应的知识,教会他们待人接物,使得刚刚接触社会的儿童可以提升自身的素质、知识以及德行。小学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这点,在班级日常管理以及教育工作中融入德育,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产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打下基础。

一、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不够合理

当前,学校在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知悉相关的规定,主要是依靠教师本身的权威性,利用命令不断的告诫学生,哪一些行为是不能够触碰的,哪一些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从学生外表看,似乎能够达到预定目标,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服从学校的相关规定,坚决不做学校不允许的行为,对学校发布的各种学生管理条例也能够非常熟练的掌握。殊不知,学生所表现出的遵从,更多的是受限于学校当前管理规定压力,能够从内心完全将这些规定内化为自觉行为的学生数量很少,更多的学生在校外会依然我行我素。

(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不够系统

各个学校对于学生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内容以及学生个人发展层面联系不够密切,不管是利用政治教育课程还是利用思想品德课程所开展的德育工作都是向学生灌输各种德育知识,以贯彻落实政治要求为目的,而并非是从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此外,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所采用方式的系统性不高,多使用教条式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相关德育知识,这种课程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厌倦,虽然教师会偶尔穿插一些案例教学,但是这种教学形式采用的频率很低,系统性与连续性不高,没有被作为教育的主要形式。通常在案例教学的时候,学生会感到异常的兴奋,并没有将这种教育形式看做是德育教育,更多的是感觉这种方式像是讲故事,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这种思维形式会对学生自身德育知识框架完整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紧密联系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学生将教育内容逐渐转变为自身认知,同时还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产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知识依靠理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其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小学生对于很多事情都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直观感受以及亲身感悟对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更为有利。所以,小学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充分引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德育实践,提升德育教育效果。比如,小学班主任可以尝试开展献爱心、每天做一件好事等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得教师能够在德育活动的影响下确立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

除此之外,还能够召集学生定期组织主题班会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题班会需要秉承艺术性、知识性以及趣味性的根本原则。寓教于乐,使得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德育知识。比如,组织实施“争做文明人”的班会活动,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礼仪之邦的思想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并形成讲礼貌与懂文明的好习惯。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因为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心智尚不健全,具备一定的自尊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于教师、父母以及同学认可有着极大的渴望,这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心灵的保护,防止学生受到打击,要和学生构建相对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小师生距离感,使得学生认可与尊重教师,特别是不能够通过学习成绩划分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产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使其能够最终接受班主任教育,减少德育工作道路上的阻碍。

班主任需要和学生多接触与交流,及时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和学生展开沟通,全面掌握班级情况。对于已经存在问题的学生则要选择安静的环境与其展开沟通,探究影响学生情绪的因素,并引导学生相处问题解决的方法,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预防。需要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勇敢的面对失败,保护学生自尊性,避免学生遭受打击。

(三)掌握系统的方法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要注重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不单单要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合理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得学生快速的提升道德认知,对提升学生的德育学习效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班主任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德育知识,增加一些德育活动,鼓励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合理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小学班主任更好的传授德育知识。

结语

小学德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德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采用激励措施,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年龄差距以及心理状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差异化的方法,秉承公正合理的方法,这样才可以在显著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意识,提升德育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怀珍. 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167.

【2】 韓英华. 探讨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 好家长, 2017.

【3】 王运仪.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3):155-155.

作者简介:卢伟霞 出生年月:1980年4月 性别:女 籍贯:广东高州 学历:大学本科 专业:英语教育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