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挑战:森林火灾扑救为什么是世界难题
2019-09-10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入春以来,一场场森林火灾,烧毁了一片片林区,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重返现场凉山木里森林火灾
“爆燃”前后70小时全记录
一次上山扑火,30名蹈火英雄牺牲,四川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4月2日晚,木里山火的过火面积约达20公顷,起火点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区域,扑救难度大;4月3日早上已发起灭火总攻,并于当日中午进行人工增雨。
目前,牺牲的30名英雄,相关部门都已通过相关渠道上报评定烈士。凉山州政府决定,4月4日为全州哀悼日,全州范围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经四川省政府请示,国务院批准,同一天,凉山州西昌市、木里县将降半旗,向在扑救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0位英雄致哀。
澎湃新闻通过回访幸存消防员、当地村民,综合官方发布信息、公开报道等,梳理还原了此次火灾从发现火情,到上山扑火,再到突遇爆燃,以及后续救援处置等前后接近三天的过程。
1.进山
3月30日17时许
发现疑似烟点,徒步过去要六七个小时
时间回拨到3月30日17时许。
天气突变,乌云密布,不少立尔村村民听到了惊雷的巨响声。
立尔村驻村第一书记姬韦超记得,当时有领导们在工作群里提醒:注意火情。
很快,有村民发现了几处疑似烟点。
防森林火灾,在当地是一件头等大事。
立尔村,位于四川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距离县城100多公里、6个小时的车程。
对于木里而言,森林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该县幅员面积大,森林覆盖率67.3%,活立木蓄积量1.17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是我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
木里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森林资源是当地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张副主任从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十多年,他接受川报观察记者采访时也说,四川全省77.84%的森林面积都位于贫困县,森林就是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森林资源丰富,往往也意味着防森林火灾的压力大。
木里所在的凉山州,全州17个县市中有12个县市为国家一级火险县,其中包括木里。每年冬季至第二年汛期来临之前,天气干燥,是重点防火时段。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木里森林火灾之前,凉山州今年已发生21起森林火灾,过火面积总共超过291公顷,约等于7000个篮球场大小。
立尔村位于海拔三千余米的山区,有6个村民小组、700余人,是贫困村。村里的脱贫攻坚作战图有这样描述:受环境影响,全村168户村民居住极为分散,交通不便,3个村民小组的生产生活物资靠人背马驼。
多位村民说,立尔村有“扑火队”,由本村村民担任,镇上任何地方有火情,都会去灭火,扑火队员也有一点补贴,平时若没火情,就正常巡查。
疑似起火的地方,在森林深处,从立尔村的最近居民点过去,只能徒步,要六七个小时。
村民们发现,虽打雷了,但下了不到一分钟的小雨,有火情蔓延的危险。
当晚,立尔村6个村民小组组长都接到了火情信息,要求召集村民上山灭火。19时许,雅砻江镇副镇长、乡党委副书记和立尔村主任带领第一批扑火队46人,前去排查灭火。
立尔村甲尔组组长杨捌斤说,按照当地规定,每个组按照人口多寡,安排有“打火队”,甲尔组有3名。
立尔村地理位置偏僻,不少地方没有通讯信号或信号差。杨捌斤用对讲机通知灭火队员和1个护林员。之后,杨捌斤又接到通知说,火情还在蔓延,村里在家的人都准备待命,他赶忙通知村里的住户。
3月31日凌晨1时许
今年已14次灭火作战,凌晨时分再次出发
仅休息两个多小时,31日凌晨2点,杨捌斤起床,打算安排村民上山扑火。
就在前一个小时,一支消防队伍已开始集结。
张军是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大队长,他记得:31日凌晨1时,队伍接到命令集结,约半小时后出发,6个小时后到了立尔村。
当地森林火灾多,消防员也很辛苦。
张军所在的消防大队,从年二十九晚到大年初一,连续作战两天;休息两天后,年初五又奔赴火场。今年以来,他们已参加14起灭火作战任务。
木里森林火灾发生前三天,他们刚完成在凉山冕宁的扑火。一位已牺牲的消防员朋友圈显示,自3月28日后,他共发了三条,分别是:“昨天晚上上山,现在才下山” “这得洗几次才干净”以及“这点出发,又是木里,心中五味杂陈”。
澎湃新闻采访发现,一天前,即3月30日,周六,很多消防员才得空跟家人联系。
牺牲的27名消防員中,一人这天给家人发短信说,刚救完一场火,又准备赴木里救人,他怕家人担心,没说是去森林扑火;当晚22时许,一人跟在贵州老家的家人视频聊天,正聊着,他突然说,“马上走了,去救火了。”他的家人没有太在意,“他救的火太多了,我们觉得无所谓。”
31日凌晨3时许,经过连夜艰苦跋涉,第一批上山的打火队员有13人到了起火点附近。村民撒达扎什说,由于当时是晚上,对地形也不熟,电筒也差不多都没电了,他们便就近休息,但大家都不敢真正睡。
3月31日8时许
上山前曾跟村民说:下午扑灭火后回来吃羊肉
31日凌晨4时许,杨捌斤去接村民前往指挥部。3个小时后,全组40多个扑火人员聚集到半山坡的临时指挥部,其他村民小组数百人也陆续到齐。
8时左右,第二批参与灭火的村民们,带着弯刀、小刀和一些简单的干粮,出发了。
经过6个小时车程,消防队员们也已抵达立尔村。和他们同行的还有县林草局局长杨达瓦,后者长年工作在防火工作一线,原本要去西昌开会,但他得知有火情,推掉了工作。
西昌大队大队长张军说,前一天,火就发生了,部分村民也到过火场,想去灭火,但群众不是专业的,缺乏专业能力、专业器具等,只能在距离火险较远的位置观察。
消防队到了立尔村,意味着很快接近火线,就要开始战斗了。张军表示,他们的装备并不简陋,是国内人工灭火领域的一流装备;队员也是专业的,平时有严格训练。
立尔村驻村第一书记姬韦超发现,消防员们都在吃泡面,跟他们的教导员说,“你们天天这个方便面也不行,我们这里有稀饭、馒头,干脆你们和我们一起吃,他们说不用了。”
负责后勤的驻村干部林志明至今记得,这些消防队员穿着整齐,“长着娃娃脸”,比自己孩子大不了多少。有些消防官兵可能刚毕业,背着东西走路显得有点吃力。
吃完泡面后,消防员上山。一段村干部手机保存的视频显示,消防员列队上山时,有人叮嘱他们:“你们注意安全啊!”
姬韦超记得,消防员上山前,还跟村民说:今天下午把火打灭了,杀两头羊,下午回来吃羊肉。
3月31日16时30分左右
消防人员分为三组,计划对火场合围
走了五六个小时,31日下午3、4点左右,杨捌斤和村民们来到一处高处,看见了火场的烟点,“看起来并不大”。
前面是悬崖,没法直接下去靠近火场,他们只能绕道从侧面靠近,并准备砍出一条隔离带。
另一边,经徒步8个小时后,消防队到达火场上方一平台位置,等待命令。
事实上,消防队也带了无人机,准备用无人机对整个火场态势观察,主要观察明火,以及火场的态势、山势、植被、林向等情况。
然而,无人机飞起时,根本看不清。张军说,海拔太高,木里温差大,导致无人机镜头起雾,甚至出现冰晶,只能看到雾蒙蒙一片。
与此同时,张军和副队长沿着火场山背的一条盘山路,去了火场的另一边,想了解火场情况,并探寻是否可以从火场下方靠近,但到达后发现,那里没有通往火场的路。
31日16时30分许,消防队开始往回机动,山上队伍分成了三个小组。
第一组,西昌大队六中队,由教导员的带领,迂回到火场下方灭火。扑灭一段火线后,他们发现山崖上仍有两三个烟点,但山崖高达十几米,队员无法靠近。
第二组,由四中队指导员胡显禄和三中队排长刘代旭带领,从火场侧方迂回到一烟点位置实施处理。不久,火场情况基本得到控制,仅存山崖上有两三个烟点。
第三组,由木里县林草局局长杨达瓦等人带领,迂回向火场机动,计划一举对火场实施合围。
然而,意外很快发生了。
2.爆燃
31日18时许
“蘑菇云冲天而起,烟柱达到五六十米高”
17时50分左右,杨捌斤等人来到另外一处山头,此处视野较高,可明显地看到烟点。很快,他们看到,烟点处突然燃起大火,“像爆炸一样”。
村民拍摄的视频显示,现场的熊熊烈火仿佛爆炸一样,烟雾升腾到高空,盖过了午后的阳光。杨捌斤大叫:“那里要是有人就全完了。”
从立尔村的位置往上看,姬韦超发现火点附近的天空被乌云笼罩,预感不妙,他立马联系上山的人员,得知发生了“爆燃”。山下的村民不停拨打对讲机,统计人员情况。
而这时,靠近爆燃地点的消防员们,经历的却是一场生死考验。
张军说,在队伍距离火场仅剩五六百米时,突发明火“爆燃”。当时,他的位置在火场南侧,突然听到一声爆响,“蘑菇云冲天而起,烟柱达到五六十米高”。
形成的浓烟柱两三分钟后便往下沉,浓烟迅速覆盖整个火场,火场呈扇面式燃烧扩散。
危难之际,四中队指导员和大队教导员分别采取措施带队避险。四中队指导员成功带领3名消防员避险,但教导员赵万昆和三中队排长刘代旭在避险时失联。
“沒有几秒时间,火一下从半山腰烧到山顶。”
郎志高是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四中队消防员,他事后回忆说,当天经过约6小时的爬山,消防队伍到了山顶,稍作休息,命令就来了。
郎志高所在的队伍接到指令:所有人下山,向山下烟点方向进入,处理好两处烟点。
这时,教导员让郎志高和另一个战友李班长留守山顶,一是看装备,再一是在山顶观察形势。
随后,教导员带20多名消防员向山下的烟点靠近。
然而,不到半小时后,对讲机里传来声音说,“有火复燃”,所有人立即向安全区避险。
“没有几秒时间,火一下从半山腰烧到山顶。”郎志高说。
大队长用对讲机一直呼教导员等人,再没声音回答。
郎志高说,山下的火很猛,很快向山上烧来,他和李班长不熟悉地形,后在当地几位村民的带领下,向山的另一侧安全区方向避险。
紧急避险,回头看到队友绝望的表情
赵茂亦,凉山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二班副班长。当时,他和战友一起,从山脊去半山腰,清理两处烟点。
经约十分钟扑救,两个烟点扑灭了,而悬崖上还有两处烟点,够不到,无法扑救。
这时,赵茂亦的班长听到声音,从下面传来,像是爆裂声,他就爬上一棵高树往下看,发现山下有烟。
赵茂亦立即向指导员汇报,指导员又向教导员汇报,说下面有火了,叫他们往右走,不要往左来。
指导员让赵茂亦等人跟随他往右避险,当他们走到沟底,再翻过沟底,到对面斜坡时,情况不妙了。
“当时下面的风声,爆裂声,还有烟,特别大的烟……(哽咽)火十秒不到就从山脚冲到我们的位置,当时我们的指导员大喊,快跑。”赵茂亦说。
赵茂亦等10人拼命往前跑,跑到一个山脊时,一棵直径一米多长的倒木挡住了他们的道路。赵茂亦是队伍中的第三个,他发现身后一个战友滚了下去,“火太烫了,那温度太高了,直接就从山腰滚下去。”
班长翻过倒木后,火势更加大,指导员无法翻越倒木,“我们当时真的绝望了,火太大了”,“10秒鐘,我感觉就像一个世纪一样。我感觉跑不出去。”
前方的战友喊快跑,前面已经没有火了。赵茂亦一把将指导员推过倒木,然后把身体蜷缩一团从倒木处往下滚,大火在他的后背灼烧。避险后,他第一时间呼喊身后战友,无人应答……
最终,10个人中只有4人成功避险,“我们四个当时头脑已经空白了”,在指导员的指挥下往山下走,“当时我们在一个悬崖上,直接往下滑”。万幸,滑到沟底时,他们与六中队成功汇合。
当时的情形仍在赵茂亦的脑海里萦绕,残酷的绝望感让他难以自拔,“当时我最后看了一眼,看到18岁的小战士,当时他那个绝望的表情……四天了,我每天晚上都会梦见当时队伍里那个18岁的小战士,他在梦里对我说:‘班副,拉我一把!”
火灾疑雷电引发,突遇山火爆燃
“可以说一两分钟的时间,瞬间就燃上去了,确实是人力无法抗衡,避险的可能性非常小。”
大队长张军表示,因地形、植被、气候、风向等因素,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明火,但很少在没有明火的情形下,会瞬间产生巨大的火团,非常罕见,“至少是我打了这么多年火,从来没有遇见过的。”
央视新闻的报道显示,着火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复杂、坡陡谷深,交通、通讯不便。火灾发生后,州、县两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投入689人实施灭火作业。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
据新华社报道,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周彤表示,据初步掌握的情况,扑救难点在于:一是火场海拔高,风大且方向不定,火势难控制;二是木里当地地形复杂,尤其是雅砻江沿岸一带山高坡陡,很多地方没路,给灭火和搜救工作带来困难;三是当地森林腐殖层较厚,火不易打熄;四是山上取水非常困难。
上述报道显示,根据专家初步分析,此次火灾很可能由雷电引发,在燃烧过程中可能还发生了“轰燃”现象,其突发性导致部分灭火人员避难不及时。
周彤介绍,木里火灾最初规模属于较大火灾,应归属地管辖。当地先后组织了森林消防凉山支队西昌大队、当地专业救援队伍参与扑灭,最多时救火人员达到700多人。
“应该说当地动员了一切力量参与灭火,专业队伍的反应还是很及时的。”周彤说,初步了解到,“轰燃”发生后,救火人员分两路撤离,其中一路成功逃生,而另一路不幸牺牲。
什么是“爆燃”?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教研室主任白夜接受新华社采访说,林火爆燃通常指爆炸性燃烧,和森林灭火平时说的“轰燃”相近,往往发生突然,会瞬间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温度极高。
对于造成爆燃的原因,白夜分析,一是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同时与腐烂的可燃物混合后,突遇明火燃烧导致;二是在陡坡、山脊、山岩凸起地形、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式的地形中,蔓延而至的林火使这些地形中的可燃物同时预热、共同燃烧后所形成。
白夜说,在灭火救援时,消防队员要侦察好火场,尽量避开危险地形、危险植被类型,避开危险的气象条件科学扑救;发生险情时切记不要顺风逃生,不要往山上逃生,不要经鞍部逃生等。有条件点火时,可跟进无剩余物的火烧迹地避险。实在没有逃生办法时可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包裹好裸露的皮肤迎火冲出火线。
3.救援
4月1日8时许
大部分遗体都头朝上,“好像是在逃命的样子”
至3月31日19时许,确认有30人失联。
情况紧急,县里在村委会召开紧急会议,县委副书记带队,安排体力好且熟悉环境的人员,上山搜救。
山高路远,地形复杂,搜救艰难进行。搜救人员一边呼喊,一边用对讲机联系,可除了回声,没任何回应。
相应地,其他系统也在行动,投入救援工作。
31日晚,西昌市各医院接到指令,安排医护人员和床位以备急需。西昌市3家三甲医院迅速行动,安排20辆救护车,并在车上各自配备一个医疗组,由院长带队奔赴前线。
西昌市到立尔村的常规线路,需要绕道木里县,全程要走10多个小时。为了争取时间,锦屏水电站的一条快速通道被打开,急救车3个多小时就到了。
一切都在等待伤员归来,然而直至深夜,也没消息传回。
4月1日凌晨4时许,带队领导和二十名消防员、三名地方群众共24人前往山谷继续寻找。
约4个小时后,第一具遗体被发现,接着第二具、第三具……在发生“爆燃”的位置附近,一片连站立都难以站稳的斜坡上,牺牲人员的遗体陆续被发现。
有现场搜救人员说,大部分遗体都头朝上,“好像是在逃命的样子”,有两具遗体还紧紧地搂抱在一起。
4月2日14时30分左右
30名失联人员全部遇难,其中27人是消防员
4月1日,木里县多个乡镇接到通知,每个乡镇运送2具遗体。从遇难地点到最近的一处平坦地垭口,还需走好几个小时。指挥部给村民们派发了包裹遗体的棉被和绳子,担架则是村民临时砍下木棒制作而成。
发现遗体的现场,杨捌斤去过3次,第一次是找失联人员,后面两次则是运送遗体。他哽咽说,草木几乎被烧光,留下的烟尘依然呛鼻,残缺的遗体还带着温度,“都还是娃娃,太惨了。”
山路陡峭,村民们四个人抬一副担架,运送一具遗体,左右还要四五个人手扶着,以免滑落。“我们要护送他们回去,不能出问题。”杨捌斤说,大家几乎是一路流着泪,抬着遗体下山,也不知道累。
18时许,30名失联人员的遗体全部被找到,包括27名森林消防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之后,多个官网官博变成黑白,以示悼念。
次日凌晨,第一批23具遗体抵达西昌,众多群众自发在街头守候,在道路中间放着菊花,有人点了白烛,白色的条幅上写着“救火英雄一路走好”。运送遗体的车队通过时,很多人高呼:“英雄,一路走好!”
2日14時30分左右,30名牺牲人员名单公布。
27人来自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其中干部4人、消防员23人;80后1人,90后24人,00后2人;党员9人(含预备党员1人),团员11人,青年7人。
他们的平均年龄仅23岁,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另外3人为地方扑火人员,均为四川籍,一人是木里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一人是川林五处职工,一人是当地村民。
当晚,第二批6名牺牲人员的遗体,也被运送到了西昌。
剩余的一位,是立尔村49岁的老党员捌斤。按家属意愿,他的遗体于2日下午在村子里按当地习俗火葬了。晚上,十余名村民为他守夜至天亮。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包括27名森林消防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
在大家痛悼救火英雄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了疑问——海拔4000米的无人区,为什么要冒着危险去救火?就是一些树木而已,值得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去扑救吗?
四川防火形势有多严峻
四川是全国森林防火重点区,现有森林面积2.8亿亩,森林覆盖率为38.83%,森林面积居全国第四。特别是,四川森林资源集中分布的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为干旱河谷、干热河谷广泛分布区,防火形势更严峻。以凉山州为例,该州共有17个县市,其中有12个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之相对,也有12个县市为国家一级火险县。
每年冬季至第二年汛期来临之前,都是重点防火时段。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统计,仅以2016年为例,全省发生森林火灾263起,其中2月至4月,共计发生209起,占据全年总数近8成。
为何扑救而非放任燃烧
生命最宝贵,但森林火灾是不是就不该派人扑救,放任燃烧?
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张副主任已从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十多年,他表示,在森林火灾中,扑救是世界主流,我国也以管控火源并“打早、打小、打了”为应对森林火灾的指导方针。
为何扑救是主流?“全世界看,大火带来的不只是生态损失,更会对林区周边城镇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已退休的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老干部龙先生说:“我国居民居住区与林区大多犬牙交错,一旦火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张副主任介绍,以木里县为例,森林覆盖率达67.3%,活立木蓄积量占全省的10%、全国的1%,以县为单位居全国之首,且集中连片。人员失联发生时,火势尚未得到控制,蔓延速度极快,火场附近有村镇,烧下去不只林子没了,老百姓也要遭殃。
国外也有类似案例。2018年1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比尤特县天堂镇(当地为地中海型气候,冬季干燥高温,与木里县类似)发生山火。即便当地政府全力应对,但最终仍有86人罹难、200余人失踪,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木里火灾区域为原始森林,如果火势蔓延到集体林区,还要毁坏老百姓的财产。” 张副主任介绍,全省77.84%的森林面积都位于贫困县,森林就是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而木里县正是国家级贫困县。
国外是否就是任由山火蔓延呢?“我在巴西、美国和欧洲都接触过森林火灾应对课题,也听说过不少因为扑救而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龙先生介绍,森林火灾防控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总体上有两派观点:放任燃烧和人工干预(扑救),但具体执行中还是以疏散平民、积极扑救、设置隔离带三大举措为主。无论在哪,疏散平民、管制交通、派遣人员干预都是当地政府的第一反应,因为只要灭了明火就意味着扑救成功了一半。
那为何不设置隔离带?相关行业专家表示,设置隔离带有前提,就是火场要距离定居点、城镇、交通干线较远,且扑救人员有充足的时间砍伐树木、清除地表可燃物。“这也是火实在没法打灭时的选择。”张副主任介绍,砍伐隔离带一般在火线蔓延正前方、地势相对平坦、风力相对较小、可燃物相对较少、森林稀疏、宽度尽量较大,一般40米至60米,个别的甚至上百米以上,砍伐出来也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我参加过2015年甘孜州雅江县森林火灾扑救,当时那里是树冠火,蔓延得快。我们砍伐隔离带时,火场距我们起码还有四五公里,数百人轮流干,刚弄好隔离带,火就到面前了。”龙先生表示,木里森林火灾为地表火,林下可燃物较厚,火场山势陡峭,隔离带作业极为困难,“我看了视频,山坡坡度起码五六十度,作业难度太大了。”
参与扑救的人员专业吗
机构改革之后,原武警森林部队移交给应急管理部门。在四川,各地还依据实际组建本地扑救队伍。此次木里县遇难者中,27人为森林消防人员(隶属原武警森林部队西昌大队),2人为林业职工,1人为地方扑救队员。
武警消防人员专业性自不必说,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参加扑救。经验尚浅者,多数在火场只从事火场值守、烟点清除工作。
“其他的我不敢讲,攀西地区扑救队,专业水平没得挑。”张副主任介绍,凉山州12个一级火线县的地方扑救队员,均由18周岁—55周岁、初中以上文化本地劳力中选聘,每年集训和在岗半年。多年来,四川扑救森林草原火灾,凉山州扑救队员均参与其中。如2018年,凉山州当地扑救队就曾支援过甘孜州雅江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即使这样,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张副主任表示,直面火灾,意味着扑救人员就要直面风险。特别是,山区多变的风力。
“我们有句话叫做‘十火九风’,也就是森林大火中基本都伴随有大风。”龙先生说,四川地形崎岖,这些山风、谷风在日落前后会受到光照、海拔带来的温差变化影响,突然风力大增、风向骤变,火势随之反复、蔓延,“最夸张的一次,我在雅砻江边上,见过大风把火球吹了四五公里远,而且一旦烧起来,火场中心温度有两三千度,再专业的消防员、再好的设备也没用的。”
2013年6月2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亚内尔山发生一起雷击引发的森林火灾。与木里县火灾类似,在扑救过程中,一支20人的扑救队伍遭遇风向转变。即便扑救人员动用了防火帐避险,但全队20人中除了那名因为观察火情提前离开者,剩下19人无一生还。
春季历来是我国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多发期,数据显示,近5年来35%的森林草原火灾集中在4月份,重点林区防火形势严峻。
今春,北方多地温度偏高、降雨偏少、大风天数多,防火形势严峻。再加上清明节用火高峰火险隐患较多,叠加春耕生产等因素,火源管控难度大。
入春以来,中国多地山火频发。
山西沁源森林火灾扑灭任务完成 6人牺牲
3月14日,山西沁源县沁河镇南石村发生森林火灾。截至4月5日,山西沁源森林火灾扑灭任务完成。在扑救沁源县沁河镇南石村森林火灾中英勇牺牲的6名同志被批准为烈士。
呼和浩特突发山火 300人扑救5小时明火被扑灭
4月5日14时30分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古路板村(旧村)附近突发山火。接报后,专业防扑火队员、森警及周边村防火队员近300人参与扑救。据统计,此次山火过火面积约150亩,未造成人员伤亡。
北京市怀柔区发生山火 明火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
4月4日20时48分,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下坊村发生山火。火情发生后,国家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和地方专业扑火队、消防支队共同赶赴现场扑救,至凌晨5时20分,明火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
辽宁大连乔山墓园附近发生山火
4月4日上午,乔山墓园附近发生山火。由于风力较大,火势蔓延速度较快。大连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组织救援力量奋力扑救。
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突发山火 明火已基本扑灭
4月3日13时许,河北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南山中段突发山火。目前,明火已被基本扑灭。经初步调查,火灾系当地住户温某燎废铜线引发,火借风势,逐步蔓延,嫌疑人已被控制。
湖北随州一林场发生火灾 消防员奋战近9小时扑灭
4月1日,湖北随州市随县一林场发生火灾,当地消防员历经近9个小时奋战,成功扑灭大火。
疑因村民烧秸秆引发山火,鹤壁两护林员牺牲
3月26日,鹤壁市鹤山区高洞沟发生山林火灾,姬家山鄉护林防火队杜法军和姬有生2人在扑火时牺牲。据初步调查,火灾起因是当地一村民在田地里燃烧秸秆,起风后,火借风势,引发山火。
森林灭火专业性强,火场环境险恶、瞬息万变、险象环生,扑救人员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是国际公认的高危高难行业。
扑救沁源森林火灾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火点多、火线长;二是山区气候复杂、影响大;三是森林比较茂密,进入火线的道路难走;四是气温持续回升,持续3—4级西北风,风向总在变化。凉山木里森林大火救援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造成惨重伤亡。
业内专家表示,“爆燃”就是爆炸性燃烧,和“轰燃”意思差不多,往往发生突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等现象,爆燃时产生的温度极高。造成爆燃的主要原因一种是林下可燃物突遇明火燃烧导致;另一种在陡坡、山脊、草塘沟等特殊险境地形中,多种可燃物同时共同燃烧后所形成。沟塘火的燃烧模式行为是顺沟火快,阳坡火猛,燃烧强烈,易形成爆燃。遇有窄沟塘沟、山脊线、向阳坡的凹陷处、石崖植被结合处、乔灌草繁茂混交杂处、幼林、灌木林密集处,特别是密度在0.8以上中幼针叶林、灌木林、灌草相连和火场小环境风与火场主风方向不一致的乱流区“林火”,这些地域遇火燃烧时,必生高危险火势,这种情况下要能让则让,能避则避,不可逆险面战。
爆燃可以预测并可采取预防措施。一是科学扑救,勘察好火场情况,尽量避开危险地形、植被类型和气象条件;二是紧急避险,切记不要顺着风向,也不要往山上或者经鞍部避险,要迎着火头方向快速冲出火线避险。
对于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而言,每一种火灾的危险性都很强,相对来说,上山火、险境火、树冠火、大风火、密林火更加危险。
上山火的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火头燃烧猛烈,难控难灭,危险性大。特别是白天朝阳迎风处的上山火燃烧更为强烈,极易形成强烈的局部热对流和“火爆”。如果此时灭火队员迎火头灭火或从山上向山下接近火线,或在燃烧火头发展前方的山脊线上、山脊谷地、朝阳平缓坡位上灭火或开设防火隔离带,都是十分危险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此处灭火必遭伤害。
险境火是燃烧在火场高危险环境之间的火。在高危险环境下,火的行为变化激烈,火强度大,火势发展方向多变,极易出现难控火、难打火和打不了的火。救援人员如误闯危险环境中灭火,后果十分危险。实践验证,90%以上的火场人员伤亡都是由于误入高危险环境灭火而造成的。
最大限度降低救援人员的伤亡,一是根据火场态势选择用好灭火战法。每次灭火作战都要按照“抓住最佳时段、选择最佳地段、运用最佳手段”要求,火情不明先侦察、气象不利先等待、地形不利先规避,提高自身避险能力。二是最好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各地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对重点部位死看死守,切实做到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做好卫星热点和火险预测预报。各级森林消防队伍、航空消防飞机和地方专业扑火队要靠前驻防,一旦发生火灾,坚决做到“打早、打小、打灭”。
4月1日晚,应急管理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今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将多地火险维持在“极度危险”级别,这也是官方时隔三年再次启动该级别预警。红色预警是最高级别的预警提示,它的发布意味着在林区、牧区等地域从部门到公众都应禁止一切用火,严格加强火源管理。最近一次的红色预警发布于三年前的2016年3月。
为什么时隔三年后再次启动红色预警?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东北、内蒙古等地温度偏高、降雨偏少、大风天数多,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部分区域可燃物载量每公顷达60吨,高出国际公认易发特大火灾临界值的两倍。此外,清明节是祭祀用火高峰,叠加春耕生产等因素,火源管控难度大,违规野外用火多,容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
红色预警的发布,意味着吹响集合号,拉响战斗警报,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全力打好防范、化解森林草原重大安全风险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意味着森林草原防火灭火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后,经受住了最真实、最严格的考验,各项应急机制得到了最有力的检验和证明;意味着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进入临战状态,全面启动应急值守,主要领导亲自带头,森林消防队伍24小时备战,一旦遇到突发重特大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第一时间作出响应。
范强强: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原主任委员
在森林大火中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
美国消防协会杂志NFPA Journal 2019年3/4月号,刊登了专业人士托马斯·戴利以读者来信形式写的文章,呼吁美国消防协会制订有关规范,要求在可能受到森林火灾危害地区建筑物设置建筑物外部水喷淋,以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托马斯认为,我们有许多证据支持这种需求。2010年以来,森林火灾在美国导致数百人死伤,烧毁数以万计栋建筑物。
在2015年到2018年期间,西部各州森林火灾各种损失达到高峰。据美国消防协会统计,2015年以来,美国以美元计损失最大的火灾,都是森林火灾。
2018年加州火灾造成至少86人死伤,烧毁18800栋建筑物,大多数是民宅,成为该州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大的森林火灾。
建筑物内的喷水灭火系统在遭遇风助火势的森林大火时,无法保护建筑物。
2016年10月,加州圣罗莎的塔布斯火灾把全屋都装洒水喷头、耐火等级4级的房屋夷为平地。
1998年,卡罗拉多州韦尔山1栋内部设置喷水灭火系统,名为双驼鹿棚屋的大木结构(耐火等级3级)的建筑物因为有人纵火而夷为平地。
第二年该房屋重建时,业主沿整个屋檐加装了外部水喷淋装置。
外部水喷淋对建筑物保护的影响力,可以与几十年前喷水灭火系统对高层建筑的相比。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早期,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群死群伤的高层建筑火灾,使规范制订团体提高了美国建筑和消防规范對高层建筑火灾探测系统和灭火设施的要求。
尽管这些要求主要针对新建建筑物,但是许多州,包括路易斯安娜、内华达、佛罗里达以及许多市和县都通过了法令或命令,规定这种提高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既有建筑物。
上世纪80年代,许多建筑物的业主和经营者,包括一些主要的连锁旅馆自愿按新要求改造了数以千计既有高层建筑中这些建筑消防设施。
其结果是,到上世纪90年带后期,美国高层建筑的火灾死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直线下降,以致其比率在全国火灾损失中无足轻重。
建筑外部喷淋通常是沿边墙水平设置,大面积覆盖,不锈钢型的,洒水喷头往往间距很小。
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13喷水灭火系统安装标准允许,但不要求安装外部水喷淋。
NFPA已经有一些关于实际要求的指导条款,见2019版的NFPA13第8.7条和11.3.2款,但是这些标准条款针对已设置了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而言,外部喷淋只是标准喷水灭火系统的增配设施。
然而,单独应用的外部喷淋在对付森林火灾中有已经证明的成功记录。2007年明尼苏达北部的哈姆湖和引火燧石小径两起火灾,证明了外部喷淋的有效性。
在这两起火灾中,几十栋安装了外部水喷淋装置的住宅幸存下来,而邻近没有安装这种装置的住宅烧毁了。
在更近一些的加州森林大火中,1名有先见之明的业主为自家房子安装了外部水喷淋,发生火灾时火焰近不了他家房子,而周围的房屋都烧毁了。
西部各州通常根据森林火灾风险给林地与城市的交界地带分级,绘制地图,供建筑和消防官员按法规评估火灾风险。
这些西部和山地各州,除了俄勒冈州和爱达荷州外,在采用建筑和消防规范的同时,也采用国际森林城市交界地带规范(IWUIC),该规范对在可能遭遇火灾的地区建造的建筑物提出更高的要求。
然而,这些法规只是在2003年起才实施,数以百万计的既有建筑物在建造时没有考虑森林火灾的风险。
而且IWUIC只是轻描淡写地谈及外部水喷淋的有效性,而事实上正相反,它非常有效。
最近,有人提出在2022年IWUIC的规范修订时增加对森林火灾危险性极大和很大地带新建的3级、4级和5级(不耐火)建筑物要求设置外部水喷淋和其他水喷淋保护的议案,结果被否决了。
美国消防协会有机会成为制订标准,要求在有森林火灾风险地区的建筑物设置外部水喷淋,并付诸采用的带路人。
2017年版的NFPA1141 荒野、农村和郊区土地开发消防基础设施要求住宅有水喷淋保护,但没提外部水喷淋。现在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面对森林火灾的威胁,我们还要让多少栋建筑物烧毁,多少人丧生,才采取行动,修订我们的规范和标准?
王鹏飞: 天津消防总队主任记者(退休),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公安局授予警营艺术家,知名画家。
森林大火敲警钟
不到一个月,我国南北多地发生森林火灾多起。据媒体报道,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致使30名扑火人员牺牲。此前,山西和北京也曾发生受到全国关注的森林火灾。3月30日中午12点23分,北京市密云区东邵渠镇太保庄地区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640亩。这起火灾的起火点位于东邵渠镇高各庄村,当地村民郑某等6人在林地内修理水管时,不慎将水管下方土坑内的杂草点燃,引发山火。因风力大,数小时内,浓烟升腾,火势一路从密云蔓延至平谷。
今年我国多地多发的森林火灾,给人们敲响警钟。4月1日18时,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今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预计4月2日至8日,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四川南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将维持在极度危险级别。在每年的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部门联合发布的森林火险预警虽已成为常态,但红色预警仍较为罕见。据悉,最近一次的红色预警发布于三年前的2016年3月。
其实,针对高危的森林火险,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已在近日发出紧急通知,对清明节期间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作进行专题部署。通知要求,采取超常规措施严控林区牧区上坟烧纸、焚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点放孔明灯等行为,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严惩火灾肇事者和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通知提出,严格落实卫星监测热点核查“零报告”和2小时反馈制度,切实做好火灾监测和境外火堵截,按规定及时上报火情信息。此外,应急管理部也发布提示,要求进山入园,需注意森林消防安全,做到进山不带火,入林不吸烟。进山入园祭祀扫墓,自觉做到文明、绿色祭扫,以免引发森林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范?亦是社会非常关注的。根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春防期间,历来是中国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时段,1987年以来,全国共发生71起特大森林火灾,60%集中在这一时段。此外,这组数据还显示,春防期间还是野外火源管控最难时段,传统民俗用火、祭祀用火、春耕生产用火交织,进山踏青旅游、采摘山货、驴友穿越等活动频繁,90%以上的森林草原火灾系由上坟烧纸、吸烟、烧秸秆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原因引发。
除了人为原因,不利的气象条件、物候条件、基础条件同样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近日,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便提出了相应的不利条件。例如,在气象因素方面,包括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局地高温、干旱、干雷暴等极端天气可能增加等;而在物候条件方面,则包括了中国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林区牧区可燃物载量明显增多,一些地方远超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临界值等。此外,在基础条件方面,该办也提出,中国浅山区林农交错、林草相间现象十分普遍,田在山上、村在山间不同程度存在,加之当地民居木结构较多,存在“家火上山”和“山火入户”形成火烧连营的风险。
作为一个森林大国,我国始终严肃对待森林火灾,坚持"打早、打小、打了 "的基本扑救原则,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集结附近扑救力量迅速赶往火场,同时充分发挥航空护林防火的关键作用,实行地空配合,往往在火灾发生初期就能将之扑灭。但对于火情复杂、瞬息万变的森林火灾还需科学施策,有效应对。与此同时,我国在林火监测和预防上高度重视,在重点火险区防火紧要期可以做到定点安排人工巡护,基本杜绝人为火种进入林区。
李竞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防火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
森林火灾爆燃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
1. 何为森林火灾爆燃现象
2019年3月31日下午,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的扑救过程中,受风向突变影响,发生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未及撤离,英勇牺牲,使人无比痛心。
爆燃是森林火灾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经常(大火常见,但“爆燃”现象罕见)会发生的现象,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森林大火中多次出现,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爆燃发生时,火焰以极快的速度向周边蔓延,并在短时间内形成火球、蘑菇云等爆炸特征,火场温度和有毒烟气浓度骤然升高、能见度急剧下降,给灭火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如图1所示为森林火灾爆燃中形成的爆炸云团。因此,有必要对森林火灾中爆燃现象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科学解释,据此形成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指导森林灭火作业,保障灭火人员安全。
图1 森林火灾爆燃现象
2. 森林火灾爆燃现象的成因
(1)可燃气体的来源
森林火灾爆燃本质上属于一种化学爆炸行为。然而,如果仅从林木燃烧的角度考虑,其属于固体燃烧范畴,理论上不会发生爆炸。爆燃现象符合可燃气体爆炸的典型特征,而森林火灾中可燃气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其一,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如落叶、枯枝、动物排泄物)长期累积、腐烂,形成局部的潮湿贫氧环境,在厌氧细菌发酵作用下生成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即所谓“沼气化”过程。特别对于落叶性树种集中的林区,此种效应更为显著。这只是推测,并无数据和案例。在野外开放环境下,可燃气体浓度很难升高到燃烧、爆炸极限。如果林地上可燃气体浓度达表1爆炸极限范围,即使不发生爆燃,此范围内的一切动物也会很快中毒死亡(事实上,野外并无此情况,請查看CO等有害气体的危害浓度),任何措施都来不及展开。关于爆燃形成的原因,请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乃安教授的解释并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应对办法。国内只有刘教授团队做过此研究。
其二,火灾的发生导致火场周边温度升高,大量未燃木材受热之后首先被烘干,进而发生热解反应(也称脱挥发分),析出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以及多种可燃烃类物质,如图2所示。通常而言,林木密集度越大,火场温度越高,则可燃气体析出量越大,其蓄积浓度也更高。
图2 不同温度下典型木材的热解产物平衡
(2)可燃气体的聚集与引燃
图3从原理上解释了森林火灾爆燃现象发生的基本过程。如图3(a)所示,在山脊鞍部、山谷洼地、草塘沟等较为封闭的地形环境中,可燃气体的聚集程度相对偏高,为爆燃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正常情况下,作为助燃剂,风由火场外吹向火场内,此时空气与上述可燃气体进行了充分混合,并在火场辐射、对流作用下被逐步预热。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其爆炸极限(通常为爆炸下限,如表1所示)时,混合气已具备了爆炸的基本条件。而当风向发生转变时,如图3(b)所示,火焰裹挟高温烟气流向可燃气体聚集区,混合气中自由基浓度迅速升高并不断激发链式反应导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以数百米每秒的速度向四周传播,形成更为广泛的高温区,导致所到之处更多可燃物被引燃,即呈现为爆燃的现象。
(a) 可燃气体聚集和预混阶段
(b) 引燃和爆燃阶段
图3 森林火灾爆燃现象发生的基本过程
表1 几种常见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总结而言,森林火灾爆燃现象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林木密集,地面可燃物常年堆积发酵,且火灾已达到较大规模,火场温度极高。而导致其最终发生的直接原因一是地形相对封闭、可燃气体聚集,二是风向突然变化、达到了爆炸极限的混合气被引燃。历史上大多数森林火灾爆燃事故均满足以上条件,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以上解释的合理性。
3. 应对森林火灾爆燃现象的对策
在分析了森林火灾爆燃现象的成因之后,如何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在灭火作业中保证人员安全,是更为重要的任务。笔者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警惕不利地形和风向,及时预警撤离。在山谷、洼地、沟壑中进行灭火作业时应格外小心,特别当风向出现转换迹象时,及时撤离现场,优先保证灭火人员安全。
(2)清理地面可燃物,降低可燃气体浓度。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清理地面枯枝残叶,既起到降低可燃物总量的作用,也可以降低爆燃发生的危险性。在火灾距离较远时,甚至可以受控地用火烧出一块区域,即所谓“以火攻火”,不仅可以作为防火隔离,也相当于预先消耗可燃气体,防止爆燃现象的发生。
(3)灭火人员携带可燃气体报警器。考虑在灭火人员的装备中增加可燃气体报警器,如检测到浓度超标应迅速报警,提醒灭火人员撤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