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机制 健全体系 努力提高滑县农技推广服务水平

2019-09-10杨宁张勇魏党振刘娜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滑县种地农技

杨宁 张勇 魏党振 刘娜

滑县是河南省第一粮食生产大县,于2017年10月31日宣告脱贫摘帽。近两年,滑县在积极落实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过程中,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脱贫攻坚任务,一手抓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创新,为全县粮食持续多年的稳产高产打出了一手“补短板,敢担当”的“好牌”。

一、多谋划,敢担当

两年来,在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作为农业部门,滑县农业农村局时刻牢记肩上的政治责任,既要完成农业脱贫攻坚任务,又要积极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健康发展。全县以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条件建设、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整合项目结余资金为切入点,以积极谋划、敢于担当为工作动力,整合项目节余资金,为滑县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配备了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为区域站的正常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体系,强队伍

围绕“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这个基本目标,滑县结合自身优势和短板,以区域站建设为桥梁,招聘村级农技推广联络员补短板,整合项目资源,构建了“县有农技中心,乡镇有农技推广区域站,村有农技推广联络员”的新机制。目前,全县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达625人,开创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新局面。

目前,滑县农技推广区域站做到了“五个到位”。一是人员到位。2017年区域站从县种子公司改制人员中录取了40名人员,纳入编制管理,成为财政事业全供在编人员。二是设施到位。滑县先后利用争取项目节余资金,为每个区域站购置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三是经费到位。农技推广区域站纳入县财政预算。四是车辆到位。9辆农业科技服务车已全部到位。五是管理服务到位。为保证区域站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县农业农村局为此专门成立了区域站管理办公室,负责9个乡镇区域站日常事务及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2019年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公开招聘了525名村级农技推广联络员,对指导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技术到位率,有效打通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通过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的形成,进一步提升了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步伐。

三、搞基地,做示范

农业示范基地在促进农业技术转化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出。我们按照“增产增收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多专业集成融合思路,积极利用项目资金并与大专院校合作的机会,贯彻落实河南省“四优四化”精神。结合滑县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全县建立了留固镇优质强筋小麦示范基地、枣村乡玉米糁专用生产基地、瓦岗乡高油酸花生示范基地、八里营乡优质高效瓜菜基地及焦虎乡屯集小杂粮生产基地。同时,我们借助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要求9个区域站在全县每个乡镇建立1个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共设置28个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的试验示范,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科技示范户和农民合作社技术骨干,使一些新技术、新成果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滑县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一村一品的形成起到了引领作用,也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四、抓信息,促发展

滑县农业农村局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发了“滑县农管家”信息服务平台,创新了农技推广方式和方法,使小小的手机成为滑县农业生产的“新农具”,以解决“未来谁种地”的难题,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社会化服务。

“滑县农管家”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目前由10个模块构成,即农技专家、农技指导、小麦服务、玉米服务、花生服务、种子服务、化肥服务、农药服务、农特产品、金融服务。设立“滑县农管家”服务平台,主要致力于为农民种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和信息全程服务,着力解决当前农民种地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为农民种地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随着“滑县农管家”信息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将为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作出积极贡献,加快土地托管信息化步伐,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广大农民种地难的问题,真正让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更通畅。

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基础,顺畅的管理体制是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能力、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必备条件。实践证明,在全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繁重的大背景下,我们有一支能打善战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坚守在农业第一线,扛起重任,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滑县种地农技
种地钓鱼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滑县120急救中心集体献血忙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
滑县表彰“最美邮递员”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
如何让种地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