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特色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19-09-10姜苏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校本红色特色

姜苏

为弘扬红色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操,争办特色学校,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深挖地方红色文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编写基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红色文化,发扬革命文化传统,培养民族情感,扩展红色课程资源。

教育部提出了“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以此为灵感,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特色,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课堂为媒介,传承地方红色文化;同时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挖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一、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预期目标

我校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开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不仅挖掘当地红色故事,也将红色文化融入语文、历史、政治等国家课程中,并积极开展参观红色历史纪念馆、唱红歌、朗诵红色诗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预期目标:一是将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与德育相融合,重视德育文化工程的建设,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二是立足于地方红色文化,选取有内涵、有价值的红色故事,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结合语文、历史、政治等国家课程,将红色文化与国家课程深度融合,以此来促进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性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坚持德育先行的教育发展策略。学校教育不仅要重智育,更要重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比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而在德育工作中,红色文化德育更是重中之重。

2.要发展当今社会需要的教育。

我校红色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共筑中国梦的需要。红色教育,狭义上来讲是爱国主义教育,旨在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挖掘其内涵精神,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更多的爱国主义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发展爱国主义力量。

3.结合地方特色和国家课程,丰富课程资源。

我校所在的乡镇,红色底蕴雄厚,自古就是招远黄金重镇,在抗日战争时期,仅灵山沟金矿就为革命队伍输送了大量的黄金进行支持。从国家课程角度来看,红色文化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能够紧密结合。以历史学科为例,在授课时可结合具体革命历史事件,将红色精神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让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融合发展。挖掘地方红色文化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红色资源,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扩展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凭借本地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突出地方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特色,将地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提炼,形成极具乡土特色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进而增强青少年对自己家乡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的了解,强化当代青少年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增强青少年的家乡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与学生和教师有着天然的亲近,在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学生更易于接受,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实现“在做中学”。

三、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构建旨在以地方红色文化为依托,将学生放在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我校校本课程的构建极具地方特色,扎根于蚕庄镇的乡土民情,围绕当地红色史实,发现学生身边的红色故事,编写基于当地特色的红色校本教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者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具体课程内容就是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曾发生在蚕庄大地上的红色英雄事迹,以一个个真实的红色故事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意志。同时,在与红色文化联系紧密的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上下功夫,深度融合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中,力争国家课程地方化,地方课程校本化,让课程贴近学生,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四、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价值开发的实现途径及策略

1.结合地方史实,编写特色校本课程

招远市蚕庄镇红色文化深厚,在抗日战争时豪杰纷起,如西曲城村的杨志军烈士,同时,蚕庄镇境内发生的灵山战役以及灵山沟金矿为抗日革命队伍输送黄金等事迹都无不昭示着蚕庄镇的红色底蕴。学校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遍蚕庄镇大大小小的村落,通过村里的档案记载和老人们的口头叙述,探寻红色历史,以事实为依据编写红色校本教材。

2.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唱红歌、朗诵红色诗歌等文艺活动,吸引学生参加,调动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多样化的红色主题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中华革命历史的点点滴滴,更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以多样化方式向学生传递着价值观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研学红色展馆,感悟红色历史

借助研学旅行的机会,带领学生参观周边县市的红色历史展馆,例如位于莱阳的胶东第一县委革命历史展览馆和海阳的地雷战景区,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拓宽学生对整个胶东地区红色文化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感悟红色精神,了解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4.融合国家课程,实现共同发展

红色文化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有着天然的亲密性,我校积极融合国家课程与红色校本课程,将红色文化的开发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将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进行筛选与重组,形成不同的主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依托国家课程进行校本研究,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积极传播红色精神,筑立学生心目中的红色丰碑。

五、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效

1.坚定“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

“立德树人,德育为本”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办学理念,而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构建恰恰与“立德树人”相呼应,红色教育始終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红色精神不应只存在于战争年代,而应时代永存。

以学校课堂为媒介,帮助教师和学生切实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进而不断促进并完善自身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在开发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对红色文化不断自我认知并提升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这是学生接受革命先辈事迹洗礼的时刻,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并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扬勇于拼搏奋斗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基于招远市蚕庄镇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构建记录了蚕庄人民光荣的红色抗日革命历史,大大丰富了红色文化课程资源。通过学习校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红色历史故事,发掘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贴近生活,因地制宜的学习红色文化,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启发与共鸣,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打造红色名校,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构建,不仅是传承红色精神的需要,更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体现。而基于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以其与学生在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亲切性,拉近了学生心理的距离,使得红色精神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就在我们身边。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之路还很遥远,我们当基于乡土特色,结合时代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乐于了解红色文化,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传统,使得红色文化与学生成长更加融合。

猜你喜欢

校本红色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追忆红色浪漫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