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19-09-10杨能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杨能

摘 要: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借助微课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微课作为信息技术时代的全新教育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科学教育主要内容,筛选丰富的微课信息资源,创新微课运用形式,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更能促进小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体现当下素质教育的价值作用。基于微课教育的种种优势,本文针对“如何利用微课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微课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小学科学; 微课;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微课教学模式一方面具有形象化、多样性特征,另一方面能够广泛地传递信息,充分整合碎片化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再加上基于微课为载体,实现声音、图片、影像视频等多样方式的融合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富吸引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潜移默化地提升科学素质。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发挥微课的优势作用?如何基于微课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以下结合笔者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展开探讨研究:

一、利用微课创新科学导入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在短时内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启发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探究兴趣;而利用微课创新科学导入环节,更是发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优势,以生动的微视频替代了枯燥的口头讲解,以此激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致。

例如学习《认识常见植物》时,为了吸引小学生融入“认识植物、研究植物”的浓厚学习氛围中,课前播放一段微课视频,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在视频中,展示各种各样的植物图片,并以设问的方式启迪学生思路:“同学们,春天来了,花园里百花齐放,漂亮极了!但是这么多美丽的植物,老师却不认识,你们能帮帮我吗?”于是镜头切换,视频中展示了桃花和郁金香,马上就有学生答出:“黄色的是郁金香,粉色的是桃花!”“原来大家是通过颜色来辨别植物种类啊,那如果颜色相同怎么办呢?”此时视频中又出现了了黄色的菊花和油菜花,大家继续开动脑筋,有的学生脱口而出:“油菜花是小小的、圆圆的;菊花是细长的!”这样,大家又通过花的形态辨别了种类。那么这些植物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在微课导入环节循序渐进地设问,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大家都想探个究竟,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利用微课拓展科学资源

微課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打通了课上与课下的界限,凸显“先学后教”的先进理念,鼓励学生借助微课载体开展自主学习,拓展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启迪学生打开思维,尽情地想象与创造。同样在收集微课资料时,教师也要借助互联网资源,收集小学生感兴趣的科学资料、短视频、电影片段等等,借助微课带给学生灵活性、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从中获得科学成就感,树立终身探究科学的学习意识。

例如学习《我能撬起地球》时,利用微课补充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拓展丰富的课外内容,让学生打开眼界。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研究“杠杆原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泛地收集视频资料,展示杠杆原理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讲一讲阿基米德提出“杠杆原理设想”的科学小故事,这样就能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学习感受,对杠杆原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再利用手中的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开展科学小实验,验证杠杆是否能省力。

三、利用微课渗透科学方法

形成科学思路、掌握科学方法,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设计科学教学方案时,我们要创新思路,尝试通过微课渗透科学方法,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学习《蚯蚓小导游》这一单元时,小学生刚刚尝试以观察的方法掌握知识,那么如何掌握观察顺序与观察方法,也是这一阶段的教学重难点。在观察小蚯蚓时,教师不妨设计微课方案,用手机摄像头拍摄真实的小蚯蚓运动情况、小蚯蚓的“家”的特点等等,通过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的直观拍摄,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探究活动变得生动又有趣,学生也能自觉按照微课中提到的观察方法,课下自主观察并做好记录。再有,一些科学小实验需要学生长期观察,如学习《种子发芽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开展种子发芽实验,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用手机拍摄图片与视频,整合实验现象,完善微课的内容。这样的科学实验过程中,促进了学习的互动性,满足学生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

四、利用微课优化科学实验

有些科学小实验的操作过程复杂,实验现象不易观察,再加上涉及很多繁琐的仪器设备,以往的科学课堂上,大多由老师讲解实验或者演示实验,但是学生很少有机会动手操作,甚至观察实验结果时,也没能把握细节要点,这必然影响了实验效果。微课的运用,同样在优化科学实验方面也要发挥积极作用。

例如使用温度计、酒精灯、弹簧测力计等最简单的实验器材时,要求学生把握这些器材的结构、使用方法及观察方法等,尤其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中的关键点,教师应利用微课功能将其“放大”处理;如将温度计的刻度放大,便于学生认真观察和准确读数;再如实验中应格外注意的步骤,借助微视频反复播放示范操作的过程,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微课中有步骤地展现实验操作流程,再配上生动的语言讲解、知识总结等,这样学生全神贯注地融入科学小实验中,提高实验可见度,也能调动小学生的实验兴趣,跃跃欲试地想要自己动手操作,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精神。

综上,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微课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发挥微课的积极作用。以微课为载体,为小学生打造妙趣横生的科学课堂,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创新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夯实科学素养,这正是新课标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秀瑜.论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的科学性[J].少男少女,2018,2(33):54-55.

[2]冯侠."微课"——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好助手[J].新课程导学,2019,(3):86.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