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

2019-09-10徐桂华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学美术生活化

徐桂华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和宗旨,美术也不例外,美术创作与实践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改革,我国对各科教学的重视不断增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发现了很多符合美术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那么不论是创造还是教学都会变得晦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在教学实践中将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本文主要针对美术课堂生活化的特点与重要性展开论述,重点阐述了如何促进中学美术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与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描述,给更多中学美术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与探究

一直以来,艺术的创作与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中,美术亦如此。中学美术在教学中也应该积极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中学阶段的学生,其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也在不断发展,他们对于生活都存在极大的探究心理,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灵活运用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展开美术创作,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已经有部分学校认识到了实际生活对中学美术教学的意义和作用,积极运用实际生活创设情景式教学方法,促进中学美术的教学效果。但是就大的方向来看,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还是存在不足,缺乏统一的指导。

一、目前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欠缺的表现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推进,很多学校都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各学科的重视也在随之加强。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创作力和表现力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将中学美术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创设情景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目前虽然有部分学校已经认识到了这点,并积极开展了生活情景式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但是总体而言目前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欠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很多老师虽然知道将中学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是由于教学条件和教学能力的限制,无法达到教学效果。还有部分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认为艺术应该是天马行空的,只重视对于中学美术教材的讲解,忽略了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探究,这不仅无法真正达到课堂效果,還会限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1]。

二、造成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欠缺的原因

对于中学美术教学欠缺生活化的原因多种多样,和传统教学观念、我国的教育环境以及实际的教学方法都分不开。

首先是我国的应试教育环境阻碍了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探究与改革,我国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都是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而忽略了艺术类教学。在我国的大部分中学里,美术、音乐、体育课堂被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所取代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美术课堂都都语文、数学等占用,长此以往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重视都严重不足,缺乏对美术课堂探究和改革的兴趣。因此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根本无法推行下去。

其次是实际的教学方法影响了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推广,很多中学在进行美术的时候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教材中的理论实践,忽略了运用实际生活的引导作用。部分教师在中学美术的教学中,都坚持“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只注重向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情趣,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美,长期将中学美术与实际生活分离。

最后是教学条件限制了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运用与探究。我国多数中学学校的地区分布密集,教学条件有限,无法真正展开生活化美术教学。很多学校的地方小,并且教室分布密集,教师无法真正进行生活化教学。

三、中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索

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探索,需要从中学阶段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出发,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对美学的感受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秉承美育的探究精神,加强对学生的探究引导。

(一)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

很多美术教师认为想要提升中学学生的艺术性,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全方位、多方面的观察,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教师应教会学生从生活中积极发现美,提高对美的认知。例如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组织学生对某一生活场景进行细致观察,结合自身观察后的感受进行创作。另外教师可是加强对生活中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对于美有不同的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展示著名的画作《伏尔加纤夫》,这就是不同时代下的生活场景。通过这样的实例展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

(二)注重加强学生生活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因此加强中学美术生活化的探究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生活中才是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增强学生对生活美的感知。例如在《画家笔下的色彩》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拓宽教学范围,将学生带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胆尝试色彩[2]。还可以转变教学方法,举行一场“时装秀”,让学生通过穿着搭配,增强对色彩的感知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美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思,促进学生多种兴趣爱好的养成。

(三)注重贯穿美育探究教学

教学观念的改善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贯穿美育探究教学,在教学中坚持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教师应当将美育教学贯穿中学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在日常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感悟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入对我国传统艺术的讲解,如剪纸、皮影、壁画等。通过对我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加强中学生的美学认知和民族自豪感[3]。

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与中学美术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也应该回归生活。因此中学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加强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美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

参考文献

[1]郭维霞. 美术教育生活化,艺术美学进万家——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7):220.

[2]安青山. 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中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与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2):229-230.

[3]陈臻. 中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4):111-112.

猜你喜欢

中学美术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中学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