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站稳一微米舞台
2019-09-10舒年
舒年
在模具加工中,一两微米的差距,往往就能决定成败。因此,陈亮把“再仔细一点点,离一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点点”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和追求目标,实现了从“粗加工”到“微米”的华丽转身。
在工业界有这样一句话:模具是工业之母。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很简单,一切工业产品零部件的制造都离不开模具。
“我的拿手绝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一微米。”今年5月,在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公开发布的2019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中,江苏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副班长陈亮的绝活,令人惊叹。
一微米有多小?
一微米是千分之一毫米,万分之一厘米,百万分之一米。举例来说,一根头发的直径约60至90微米,人的红细胞平均直径约6至9微米。
走近陈亮,不难发现,他的创新成果就在你我身边。当你每一次打开易拉罐饮料时,都在享受他带来的创新。
小储备大发挥
1984年,陈亮出生于江苏宿迁农村,如今,每每介绍自己,他的开场白也很固定:“大家好,我是一名农民工。
陈亮的成长之路与大部分80后农民工相似。不同的是,他选择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2002年,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陈亮成为无锡微研股份公司的学徒工。21世纪初,在工厂做学徒工非常辛苦,特别是无锡微研一家从事精密模具研发的企业,生产的精密模具涉及航空航天、电子通信、高端汽车、医药等诸多高精尖领域,企业对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要求更高,特别是在数控精加工方面。
初入工厂,陈亮把公司车间里所有工序,如磨床、车床、快走丝等岗位都尝试了一遍,最后坚定地选择了做铣工。别人眼中苦脏累的岗位,在陈亮看来却是个“金疙瘩”。他认为,在整个模具加工工序中,最苦的岗位,恰恰是含金量最高、最富有挑战性的岗位。
选择做铣工时,陈亮还在粗加工班组,不仅常被飞溅的铁屑烫到手,还要搬运大量做模具的钢材。手臂上留下烫伤疤痕是常事儿,工装被汗水浸湿是常事儿。尽管辛苦,但陈亮从来不会下班就出去玩或者睡觉,他在“吃苦”后,仍选择留在单位跟着师傅学技术。
那时,对技术的渴望让陈亮的每个细胞都欢呼雀跃着。为了获得师傅的认可,他每天一大早就到车间帮师傅擦机床上的重油污。日复一日地坚持,慢慢地,师傅也喜欢上了这位真诚、憨厚的小伙子,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技能和经验。
数控加工需要编程,涉及诸多方面的知识,很多都是陈亮在学校没有学过的。为此,中专学历的他,自学编程,恶补知识。“市面上能买到的有关数控铣加工的书,我都啃了一遍。”为了上机实践,他还咬牙拿出半年积蓄,花9000元买了一台电脑,自学自动化知识。南方的冬天,湿冷得厉害,陈亮披着一件衣服学到深夜,手脚冻得生疼时才肯休息。
2007年,陈亮的机会来了。数控加工中心缺人手,公司领导觉得他肯学习、爱钻研,工作勤奋,自学的数控铣加工知识能立即派上用场,便调他过去试用。数控铣加工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很高的悟性,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超强的耐力和技巧,看似简单的部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加工成廢品,给企业造成损失。面对艰难却难得的机会,陈亮咬紧了牙关。
当年,公司接到了电视机定位销的制作订单,精度要求控制在2微米。但当时数控加工中心班组只能把精度做到3至4微米,产品达不到客户要求。
正当大家非常焦急又束手无策时,陈亮打开了自己的电脑,一边回忆平日观察到的操作手法,一边查阅相关资料,开始自己模拟编程。他还把砂轮挂在脖子上,来激励团队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星期后,陈亮成功找到了解决方法,不仅满足了客户的精度要求,还做到了精度更精,将最终精度控制在1微米。要知道,精密模具的制作一般是2至5微米,1微米精度的模具,在市场上是较为罕见的。
再仔细一点点
为什么老一辈工人做不到的精度,陈亮做到了?
“其实,我是在工具上做了创新,进行了工具移植。”陈亮说,老一辈工人只是用刀具加工模具,精度达不到要求。为了提高精度,陈亮有了灵感,“光铣不够,那再磨一下如何呢?”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思考,他在工具中加入精密砂轮,将二者组合使用,实现了铣和磨的双重功能,这样的组合既提升了生产精密模具的效率,又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
这一次的创新成功,让陈亮思路大开,坚定了他走技能成才之路的决心,也让他顺利留在了数控加工中心班组。在工匠的职业生涯上,陈亮实现了从“粗加工”到“1微米"的华丽转身。
在陈亮看来,模具加工过程中,一两微米的差距,往往就能决定成败。为此,他把“再仔细一点点,离一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点点"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和追求目标。再仔细一点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易事。
加工的时候,陈亮听着声音,不断做记录对比,脑子里还要随时反应出加工参数:转速、刀具磨损度……一旦有难题难以逾越,比如说,有些产品做了好多次仍不完美,他就连吃饭走路都变得若有所思,始终在琢磨模具加工的入手点。
2013年,陈亮团队首次涉足航天航空领域高精微细制造,一个月内就研制出样件,性能稳定可靠。次年,清华大学慕名而来开展校企合作,陈亮团队与清华大学共同承接了一项国家863重点项目一节能减排燃油喷射用微喷孔加工高精密先进制造设备项目。
这个项目,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供借鉴,陈亮就带领团队配合清华大学的研发人员,创新研制了一种微细倒锥孔工艺,研发出国内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微喷孔加工装备,目前产值已经突破亿元。
2016年,这一设备获得了“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的专家鉴定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作为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技术,这项技术也已成功应用于我国的飞机上,助力国产飞机翱翔天际。
“我们产业工人最大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产高精尖的零部件,用技能报效祖国!”陈亮说。
陈亮类似的发明创新还有很多。近年来,他和微研团队共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目前,他的团队正在和清华大学继续合作,联手研制用于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的高端电加工设备。
2019年,陈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2019年“最美职工”称号。
作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杰出校友,学院网站首页挂出了陈亮身披绶带、佩戴奖章在人民大会堂发言的照片,激励着他的学弟学妹们学技术、当工匠。陈亮也是母校的客座教授,参与学校智能制造教学和“工匠之家”建设工作,经常参与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系列活动。
心思定才能出成绩
做模具加工的产业工人那么多,为什么陈亮能从中脱颖而出?
公司管理层对他的一句评价非常恰到好处:“聪明人很多,他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是心思定。”毕竟,无锡微研接受的项目,一般都是个性化定制,没有现成模具可供参考,每一次处理订单,陈亮和团队成员都要仔细研读分析,力求精益求精,满足客户需求。
工友们常开玩笑说:“陈师傅对机器比对老婆好。”陈亮则说,机器每天都是不同的,状态并不固定,“只有摸透设备的习性与长处,才能用机器做出想要的样品,做到‘人机合一’”。
“人机合一”这个概念,是陈亮从易拉罐上的易拉环里领悟出来的。易拉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别看这小小的易拉环,其模具却长期从美国、日本高价进口,特别是模具中的关键道具刻线刀,价格比同等重量的金子还贵,卡住了众多国内企业。
要知道,小小的易拉环背后隐藏着大工艺。易拉环太松会自裂,太紧老人和孩子拉不动,这就对模具的精度提出了高要求。最开始,陈亮和团队进行了反复尝试,不是精度不够,就是使用寿命达不到要求。
为了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陈亮到国外深造时四处寻找资料;为解决易拉环模具的凹凸模加工难题,他仔细分析研究国外的刻线刀,并进行工艺创新,最大限度提高易拉环模具的使用壽命。深入了解后,陈亮发现,有些模具做不出来,主要跟设备有关,国外制造商采取了设备垄断。经过不断摸索,他突破性地使用了模具制造常用工具以外的设备,最终研制成功。
陈亮团队将高倍显微镜安装到机床上进行检测和监控,加工出高精度高品质的刻线刀,打破了易拉环模具被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获得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精模奖一等奖。
在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之下,陈亮和团队改进后的易拉环凹凸模与国际一流产品相比毫不逊色。就刻线刀而言,我国自主生产的刀具价格,只相当于进口的三分之一。既提升了制造的水平,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又为国家节约了大笔外汇资金。
在公司,有一整面专属陈亮的荣誉墙,他经常指着墙上的荣誉证书,激励年轻工人,“只要勤奋肯钻研,技术工人也大有前途,做产业工人同样能为国家做贡献”。
许多年轻,人家里条件不错,初进工厂时,看到模具制造材料脏、工作累,就打起了退堂鼓。陈亮不仅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还不厌其烦地手把手进行帮教。“要百分百地传帮带,不要藏一手留一手,让90后、00后真正成长起来,他们才是今后建设大军的主力。”陈亮说。
作为江苏省无锡市最年轻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陈亮想把更多的有志青年,引到大国工匠之路上。“希望工作室的每个人,都能成为技能大师,让厂里人才辈出。”2005年至今,陈亮已经培养了30多名优秀技能拔尖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
为了促进工作室发展,无锡微研还加强校企合作,以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知名高校合作为契机,为工作室成员提供学习深造机会,选派优秀工人赴日本、德国等世界精密制造高地研修,推动企业职工教育均衡、健康发展。如今,“向陈亮师傅看齐”已经成为无锡微研股份公司青年工人们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