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

2019-09-10蓝慧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9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课改

蓝慧贞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方向和目标。就高中教育工作而言,高中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如何使高中班主任能够进行有质量、有内容的德育工作,是我们目前还需要去探究的。为此,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变得越发重要。学生综合素质的正确培养和有效提升离不开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思想道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在高中阶段,繁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使高中学生“艰辛前进”,高中班主任是有效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最合适的人选,但是目前的高中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高中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而且也影响着高中生所接受到的德育教育。为了使高中生能够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高中班主任准确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我们目前还需要进行探讨的。

一、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德育工作容易受到学生具有的“后进生”观念的阻碍。在当前国内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考试成绩在老师眼里或者家长眼里都代表了一个学生的好与坏,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就进入了重点高中进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进入了普通高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进入了较差的高中甚至是职业高中。其实,导致学生成绩较差的原因或许是该学生本身就是一名品德较差且不自觉学习的学生;也或许是该名学生品德较好但对学习没有很高的兴趣导致成绩较差;也有一种可能是因为该学生自身某些不可抗拒因素而造成的,但其自身品德是较为优良的。因此,教师要透过成绩去观察学生自身的品德和思想。多数品德较好的学生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导致成绩较差,但因为环境的影响,这些品德较好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后进生观念,让自己的品德出现变化。所以,学生中出现的后进生观念会阻碍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第二,管理制度过于刻板,不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目前绝大多数的高中学校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是基于教育部门对于高中生的要求而制定出来的。这些校园内的规章制度一般被称为“校规”,校规所定义下的学生在校内所要遵守的规则基本涵盖了学生在校内所要进行的各项活动,如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将早餐带入教室内等。虽然这些校规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有效地对校园进行管理,但某些校规的存在会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我和心理感受的抒发受到限制,从而使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和校规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这些情绪又会使学生放弃展现自己在校园内所能发挥出的能量和能够从校园内学习到的各种知识,最终令教师的德育工作失去作用。

第三,班主任是被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在大多数高中生的眼里,高中班主任更像是一个“传话筒”和“复读机”。因为高中的班主任在很多时候只是将学校所规定出的制度和规划出的计划通过传递的形式将信息转达给学生,这种类似于信息传递的方式甚至出现在了对学生进行的德育工作中。基于这种方式所进行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所接受到的德育教育失去了其应具备的实际性,同时也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处于比较缺乏的状态,最终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出现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念

第一,坚持“以生为本”。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和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障高中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成长,且在成长后能够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高中班主任必须要时刻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同时基于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了解去对其进行各方面的综合培养。为了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高中班主任应该做到“以生为本”,且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放在培养工作的第一位,通过各个有组织性和高效性的教学活动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为了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具有实际性,高中班主任还需要真实地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去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最终为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基于科学发展观,落实德育教育工作。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不仅要将上一小点所说的内容作为基础,同时还要基于科学发展观去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为了使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高中班主任应该将日常的教学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上。但是,过于表面的德育教育工作无法真实地帮助到每位学生,所以教师需要融入到学生之中去,通过沟通与交流去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律,再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去进行对应的德育教育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得益于“因地制宜”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得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最终使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真正帮助学生去全面发展自我。

三、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对于当前思维方式越发活跃的高中生来说,已经非常的刻板和乏味,这样无趣的受教育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让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被有效地落实,对学生进行“隐式教育”将会是一个良策。若要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隐式教育”,高中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对于班级内部相关氛围的营造,通过氛围的营造来让学生从心理上就在无形之中受到相应的德育教育。为了使“隐式教育”得到更好的落实,教师还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向学生传达德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如融入进学生群体之中。通过“身处”学生群体之中去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师对于其“爱”与“信任”。最终通过切身体会的方式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接受德育教育工作。国内曾有一所高中进行过相应的考察,即挑选出各方面相对相似的两个班级,然后对这两个班级进行相同的德育教育,但两个班级所接受到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一个班级接受到的还是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另一个班級所接受到的就是隐式教育方式,在一段时间后运用相关的科学考察手段后发现,受到隐式教育的班级对于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掌握的更为透彻。

总而言之,好教育要用心做。对高中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工作将会极大地程度地影响高中生未来的发展,为了使得高中生的未来发展得到巨大的助力,高中班主任定要用心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赖德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74-75.

[2]王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86.

猜你喜欢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