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村学校学生更多的尊重和关爱
2019-09-10刘开湘
刘开湘
在农村学校支教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发现农村高中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差,厌学现象非常严重。他们大多都是留守学生,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更因成绩差只能留在乡镇中学就读高中。而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缺乏对学生的全面理解、尊重和关爱,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训斥,甚至出口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最终造成师生感情隔阂、情绪对立,老师厌教,学生厌学,形成教育的不良循环。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尊重、关爱农村学生,消除这种不良循环呢?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校外聘专家范教授曾和我提到,大麻中学的学生文明礼仪较差,见了老师也不问好。我听了之后,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礼仪教育,一方面也留意观察和调查原因。原来,是部分外省来的老师自己先不尊重别人,学生跟他问好,他却视而不见甚至正眼也不瞧。学生的善意被践踏,其失落感可想而知。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人格尊严,老师应该同样去尊重他们。其实,农村的孩子是很淳朴的,只要你给他们多一点笑脸,多一些爱和尊重,他们就会和你很亲近。如平常我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总有很多学生过来向我问好,有些熟悉的还会问寒问暖、拉拉家常。这其乐融融的情景,让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开心,这就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结果。
农村中学有很多留守孩子心理敏感而自尊、脆弱而自卑。因此,我们更加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兴趣、爱好,努力做到像一个朋友一样去热爱他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体验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快乐。在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也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老师的一句“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的学生”,可能会完全毁掉农村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困生,我们更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能歧视他们,应给他们更多的关心鼓励,并给他们热情的帮助指导。这样,师生之间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师生关系就和谐融洽了,教育就会变得轻松愉快。
二、关爱学生,培养真挚的师生感情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中学的很多学生家境较差,见识较少,阅历不丰富,所以他们往往性格内向,孤独害羞,不愿与人交流。正因他们学习基础差,所以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帮扶。因此,首先,老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主动地接触他们、亲近他们,深入他们的生活和内心,用真情去关心爱护他们,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其次,农村学校的老师应尽量花多一些时间和学生在一起,特别是班主任。比如早晨可以陪着学生一起早读;课余可以与学生一起谈心,或者带着学生一起跑步、打球;晚修可以辅导学生学习;周末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再次,老师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滋润每一位农村学生。上农村高中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差,所以老师要特别有耐心,要让哪怕是最差的学生都能感受到真正的师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是幸福的,学校是美丽的,人生是快乐的。
只有在爱的氛围里成长,在信任和理解中学习,学生才能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天赋与个性。农村高中生学习基础差,但总有一些老师为了个人名利,不分青红皂白进行填鸭式教学,结果不但无法提高学生成绩,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更加厌学不算,还不断地挖苦、责骂学生。这种教育是缺爱的教育,是我们应该唾弃的功利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对一名后进的农村学生来说,只要老师对他们点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他们就会感到成功和快乐。老师绝对不能用语言暴力去伤害学生,要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去关爱学生。
三、帮扶学生,把教育当成一种慈善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们完全可以把教育当成一种慈善,给农村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帮扶。教师的服务精神是教育的命脉,农村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生,需要老师更多的帮扶和管理。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首先要对各班学生进行摸底,针对每个家庭、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建立相应的动态档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薄弱点和需要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学习上进行分类指导,且在生活上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扶持和帮助。同时,教师还要密切注意学生的闪光点,在教学中尽量挖掘他们的潜能,为各个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农村学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要全面了解农村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家访和电访加强家校联系。对于留守儿童,班主任要建议家长每周至少和子女电话联系一到两次,最好有书信交流;对学习基础差、心理较脆弱、家庭关爱较少、性格比较内向和自卑的学生,班主任要做详细的思想动态记录,记载这些学生的学习及思想等情况;对家庭經济条件困难的学生,班主任要通过申请国家的助学金和校友助学金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帮扶,鼓励困难学生住校,主动帮助他们申请减免住宿费和学费。同时,也要关心困难学生放学后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主动和他们学生聊天,给他们做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农村学校的学生需要更多的爱护和帮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应该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种爱的奉献、一种富有社会意义的慈善。正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一定会努力给予农村学生更多的尊重、关爱和帮扶,努力创造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尊重他们的人格,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系梅州市第九届教学科研项目 “生本理念下农村乡镇中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研究”(编号:MZ0904-DBX228)成果论文】